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镇化对老年被征地农民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在脱离了依赖土地的生产方式之后,生产与消费的分离奠定了老年被征地农民的生活基础.在城市化的居住环境中,由于需要熟悉现代化的生活设施,以及在城市居住环境中新的交往方式都对老年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影响.因此,老年被征地农民适应失地后生活方式的目标与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老年被征地农民养老模式选择的过程.传统的生产与消费方式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影响逐步消逝,以土地为核心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而老年被征地农民在晚年的生活方式上也要有适合城镇化模式的养老选择.  相似文献   

2.
民以食为天,食以农为先。迄今为止,以小康为目标的中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仍然是农民问题。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最为艰难的就是农业的现代化,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型农民培育的教育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培养新型农民、实现农民现代化的根本路径就是发展农村教育,建构我们的农村教育创新体系。这样才能促进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现代化的实现,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新农村建设等法规和文件从政策层面要求构筑农民体育生活方式,现代农民的生产劳动特点、我国发展体育人口的使命、农民体质状况、农村留守人员闲暇生活状况是农民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动力,加强地方政府职能,落实体育法规、政策,加强宣传和引导,组织开展"体育三下乡"活动,结合当地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丰富农民的闲暇生活,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是农民体育生活方式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5.
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是现代化的需要.也是现代化进程中人自身的内在要求.中国农民的素质偏低,提高农民素质的基本途径是解放与发展.基本内容是确立正确的生存态度,正确对待传统,发展个性.  相似文献   

6.
实现市民生活方式现代化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遵循“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文章认为生活主体的素质是生活方式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生活主体的素质核心是生活素质。本文探讨了生活素质的构成要素和提升市民生活素质的策略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农民现代化,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在新时代对农民现代化的现实探索。面对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亟待解决的诸如城乡发展不平衡、生产生活方式转型困难和乡村精神文化待提升等现实问题,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作用,而且对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实践探索也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系统性工程,不仅应在党的领导下推进现代化乡村社会治理,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夯实社会基础,而且需要对不同农民群众采取精准施教的现代职业培训方式,形成外部保障,同时注意培养农民主体意识,激活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化很大程度上是农民现代化的过程。在中国,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制度问题。农民现代化是消解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必要途径。农民现代化的最高目标是使农民向本质回归,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9.
对社会转型期中国贫困农民处境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转型期中国贫困农民群体处境艰难,表现在农民与市民的生活差距太大,贫困农民负担沉重,看不起病,子女大量失学等方面。农民创办乡镇企业、进城打工一方面是寻找新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更是为了摆脱农村贫困的生活。农民贫困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的不公平。农民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国家和社会应该关心和爱护贫困农民,把注意力集中到农民的教育、健康和发展上来;媒介宣传应该反映贫困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是新生代农民工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的一个外在体现.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有其独特作用,加快了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进程.新生代农民工在追求生活方式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些不良倾向延缓了其城市融入的进程.在融入城市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应当追求和谐的现代化生活方式,保持良好心态并构建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之间的合理平衡,努力将“以成才为导向”的学习作为其日常生活方式以不断提高融入城市的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1.
农业现代化与农民科技能力协调提升的教育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及管理方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农业生产主体——农民是实施现代农业技术的桥梁,由此农民科技能力水平高低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基于对A市农民科技能力的调查,发现基层农村中拥有一定农业科技能力的农民比例仍旧较低,农民科技能力的缺失仍旧是阻滞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要突破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困境,在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还应加快政府主导下的农民科技能力教育,不断加快农民科技能力认证工作,拓展农民科技能力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期我国农民的政治社会化面临时代挑战。农民政治社会化方式单一,村落公民伦理建设滞后,农村生活的政治社会化元素稀薄,农民政治理性发育迟缓,农村政治社会化社会力量缺失。加强农村公民伦理建设,重视农村地方性结社中的政治社会化资源,引领和塑造农民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培育农民的理性和科学精神,以利益激发农民的政治需求和热情是促进农民政治社会化,实现村落中的公民成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陶冶农民情操.农村教育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农村教育的发展创新,才能提高农民素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形成可持续推动农村建设新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4.
试论农民问题与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胜  邱涛 《安康学院学报》2004,16(1):32-34,51
经过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和家庭联产承包制,伴随着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全面展开,我国农民不仅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且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亦相应地发生了深刻的变迁.但是,还存在大量的农民问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加速解决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民贫困是建设新农村的重大障碍,在分析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消除农民贫困、建设新农村的十条途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城市和城市文化生活方式走向现代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存在矛盾和冲突。探索现代城市生活方式途径的同时,需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城市和城市文化生活方式走向现代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存在矛盾和冲突。探索现代城市生活方式途径的同时,需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8.
通过推广农业技术来达到培训农民的目的是世界各国农民技术培训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宣传、技术培训、试验示范等手段,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生活质量。目前,我国农业推广培训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大体可归纳为如下七种。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农民要逐渐向新型农民转变,农民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的主要途径,农民培训方式是影响农民培训效果进而影响农民素质提高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农民的培训方式和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农民培训方式的经验,对我国的农民培训方式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前广大农村存在着种种和现代化社会不相适应的现象:现代化的土地管理方式和耕作方式难以推广;计划生育工作难以开展;虐待老人,重男轻女;农民经济收入较低,文化生活贫乏,各种违法犯罪现象干扰着社会的治安。种种现象的发生,究其原因,和农村文盲率较高,农民文化素质偏低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要适应现代化农村的发展,培养具有现代化素质的新一代农民的工作,应及早在农村教育中花大气力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