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Lorenz(1963)发现了作为非线性大气动力学的一个重要问题——确定性系统的内在随机性,七十年代中期以来受到了科学界的极大重视,掀起了“混沌热”。本文首先综述了这股热波的概况,然后介绍了目前人们对混沌现象的理解深度,最后简要介绍了通往混沌的三条典型道路。  相似文献   

2.
"黑导"是一个没有导游资格、非法从事导游活动的群体",黑导"的存在严重扰乱了正常的旅游市场,损害了导游行业和旅游景区形象。文章从"黑导"的概念入手,界定了"黑导"的概念和类型,分析了其产生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网络时代的到来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交往等日常行为方式,并且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现象、社会群体以及新的词汇。本文拟对近年频现报端的"宅"现象进行初步的探讨,对其概念、产生的现实可能性进行分析,以期为人们认识"宅"现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服装品牌名称既反映了人们的精神追求与文化品位,又影响着人们的精神追求与文化生活。通过对南京市湖南路及中央商场服装品牌名称的调查,发现了国产服装品牌名称“洋化”现象近十年来呈愈演愈烈的趋势,并从语言学及伦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其实质及危害,呼吁采取措施遏制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5.
微博营销是网络营销的新兴组成部分,随着微博营销的兴起,旅游微博进驻中国旅游市场,各地纷纷抢占旅游微博市场,旅游市场出现微博热的现象。文章首先对旅游微博营销进行了概念的界定,然后分析了旅游微博热现象,最后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70年代末80年代初勃兴的“朦胧诗”,是中国当代诗歌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艺术革命.它由受非议——让步——承认——获得较高评价,走过了一段较长的被认识、被认同过程.今天看来,“朦胧诗”的最大功绩就在于,它从根本上恢复了诗的审美特质.而从80年代中期开始,当代新诗再次发生激变,又出现了以“朦胧诗”为否定目标的“朦胧后现象”(又叫“新生代诗”、“第三代诗”、“后崛起”等).1986年《深圳青年报》和安徽的《诗歌报》联合举办的“现代诗群体大展”,就是这股诗潮的第一次  相似文献   

7.
"好人现象"折射出一座城市的集体文明。近年来,烟台涌现出一批好人,他们诠释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好人精神和道德品格,塑造起一个跨越时代的"烟台好人"群像。烟台"好人现象",是烟台市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宏观社会表现,是烟台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和为贵”是周代“礼治”社会的重要政治传统.“和为贵”在“出奔”中的体现包括:允许贵族出奔避罪、优待流亡者家属、招徕流亡者返国、为出奔者另立继承人等.“和为贵”之所以在春秋时期成为处理贵族出奔的重要准则,是当时国际环境、列国国内政治形态、社会盛行的亲亲之道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在2l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乒乓球比赛中,华东理工大学学生帖雅娜战胜众多世界名将,一举夺得女团、棍双和女单三枚金牌,被称之为“帖雅娜现象”。这一现象给予我们一些启迪:(1)我国优秀体育运动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有待完善,应把高校作为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2)遵循体育和教育的双规律,对具有运动潜质的大学生进行培养。(3)普通高校培养优秀体育运动技术人才的成功关键在教练。  相似文献   

10.
"马虎"现象是中小学生常常出现的问题。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常见的"马虎"现象有读题出错、落笔出错、抄错题、看不到已知条件、低级计算错误、错了检查不出来等。具体形成原因有心理方面、习惯养成、思维方式和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等几个方面,本文针对不同的现象提出不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上一次我们谈论了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冲突,深受青少年亚文化影响的孩子们着实让大人头疼,但还有那么一部分早已走过青春期的成年子女,也仍免不了让家长担心。尤其是一些女孩子。因为她们已经跨入了“剩女”的行列。  相似文献   

12.
对“恒大女排现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东恒大女排俱乐部的运作模式、人员构成以及取得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了解恒大女排在我国排球联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探讨我国女排职业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我国许多地方幼儿教育中出现了“小学化”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游戏的主导地位被学习所取代,幼儿教育中识字、算术教学的比重过大,课堂讲授结合作业练习的教学方式方法取代了生动活泼的游戏化教学.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重视,本文拟对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早恋”,是中学教师及社会相关人士谈论已久的话题,近几年,更成为中学班主任们深感棘手的问题。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如果处理得当,“当事人”的身心仍会健康成长,班级的各项工作也可以顺利开展,否则,就会使这些孩子的思想发生剧烈波动,造成观念和行为的偏激,不仅影响心理健康,有的还会导致此后言行的逆反与对抗,而我们为社会培养的“人才”也可能走向对立面。同时,班级受其影响,产生连锁反应,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因此,作为班主任,我在处理中学生“早恋”这一问题时,确是慎之又慎,唯恐愧对“教师”这一称谓…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竞技场上“因祸得福”现象的分析,阐述优秀运动员阶段性休整的心理、生理、训练意义与依据,进而探讨优秀运动员延长运动寿命的理念、思路、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学生课堂产生“分心”的原因,有其自身的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和消除学生“分心”的方法及措施,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的“死书”就是指那些长期滞留在书架上无人问津又未进行流通周转的图书。“死书”现象在各个图书馆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而在技术设备落后、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的图书馆,“死书”现象就较为严重。“死书”现象使大批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因种种原因而借不出去,常年“躺”在图书馆的架子上,不能为读者和社会所利用,从而使图书  相似文献   

18.
“很多”与“很少”的不对称主要表现为修饰名词、动词时的差异。我们发现“多、不少、很多”(简称“多”系列)与“少、不多、很少”(简称“少”系列)、“数词+名量词”、“数词+动量词”也表现出这种.不对称。本文运用标记理论,在“多”系列、“少”系列和“数词+名量词”、“数词+动量词”这两类表数量的单位与名词、动词之间建立起关联标记模式。这一关联标记模式解释了“很多”与“很少”的不对称现象。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出现的所谓“思想进步,艺术退步”是现当代文学发展中带有“偏至”性的“普遍化現象”的批评,是一种“偏至”批评。对被指责的所谓“老舍现象”、“茅盾现象”有其片面性。对被重点指责的所谓“郭沫若现象”,作者认为应根据广义的“诗学”原则认识郭沫若创作发展,他不仅在初期以诗歌《女神》显示出文学“高峰”地位,而且在中后期又以历史剧显示出文学“高峰”地位。对其中后期诗歌也应实事求是评价。  相似文献   

20.
“文革”中农村体育“兴盛”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革”这场浩劫使体育事业遭受了极大的损失,在城市体育衰退的状况下,农村体育反而“兴盛”起来。本文对这种反常的现象从社会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是由“文革”中农村社会环境的相对平稳,发展农村体育被当作社会主义体育的根本方向和任务而纳入“农业学大寨”的范畴,知青上山下乡传播带动,运动队和体育院系“开门训练”、“开门办学”进行技术辅导,农村社员娱乐观赏需要以及集体耕作有利于组织活动等因素促成的。这种没有政治和经济基础的“兴盛”只可能是暂时的,通过这种分析有利于深化对改革后农村体育广阔前景的认识,也是从历史的角度服务于现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