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教师教育具有培养目标的特殊性,结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主要包括:意识、知识、技能、应用和社会责任等。  相似文献   

2.
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对教师的新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教育技术、一般教学法和学科内容交互作用的分析,研究者提出当前教师应具有技术一教学法一内容知识,善于利用教育技术有效表征和呈现学科内容以利于教学和学生理解。可通过基于问题解决的训练模式帮助教师获得技术一教学法一内容知识。该理论是对教师知识研究的拓展,对教师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也对当前我国教师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ICT)在教学领域的应用,教师专业知识和技术应用之间、新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之间、旧的教学模式与ICT环境下的新的教学方法之间等产生了巨大的差距。外语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不仅仅取决于语言知识的学习,还应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掌握现代化教学设计思想以及教育技术手段。为此,外语教师应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为平台,进行技术教育和技术学习。  相似文献   

4.
浅议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艳玲 《教育与职业》2006,(36):162-163
现代教育技术进入教育领域,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优秀品质、健全人格的塑造者,教学信息的制作者、加工者和处理者,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也是不断接受新知识的学习者和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者。  相似文献   

5.
开设适合的技术类课程以应对当前技术教育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是师范院校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新西兰职前技术教师教育框架是奥克兰大学、梅西大学等六所高校共同开发的一个共享资源,旨在支持六所高校在职前技术教育方面保持信息一致,提升职前技术教师教育质量。该框架由技术哲学、技术教育的原理、技术课程和技术教学四个关键要素组成,在强调技术知识和技术教学知识的同时,关注技术价值观和目的观教育,并提供相应素材支持课程开发与实施。新西兰职前技术教师教育框架对我国技术教师教育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教师教育具有培养目标的特殊性,结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主要包括:意识、知识、技能、应用和社会责任等。  相似文献   

7.
目前,职业技术教育师资队伍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就汽车技术专业来说,比较突出问题是专业课教师严重缺乏,即使是本专业毕业的教师,也具有一定理论知识,但在实际操作能力方面比较欠缺;缺乏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不能很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现有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因此,从事汽车技术教育工作的各级部门、各位教师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尽快扭转这种局面,为尽快建立起一支强大的专业师资队伍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8.
教师教育系统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立足于培养系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知识并具有学科教学能力的专门人才。但是目前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培养的学生在中小学教学系统中从事辅助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依然扮演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员、教学课件的编制人员的角色,这实在是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教师教育系统现代教育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增加学科教材教法的内容,形成新的教学思路,使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生也具有参与学科教学的能力,成为复合型的现代教育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教育和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表达能力。所谓的教师的表达能力,就是指教师把自己的思想,知识,技术、信念和情感,通过语言和表情动作向外表现的能力。它是教师劳动的工具,是教师传授知识、技术和教育学生的手段,无论是教学还是教育的内容,主要是通过语言,行为、表情传入学生头脑中的。在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中,我体会到教师的表达能力在教育和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一、调查研究的目的本次调研拟通过了解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实际情况探索两个问题:一是中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二是影响教师教育技术应用、发展的因素。二、调查对象呼和浩特一所中学的专任教师。三、调查研究的方法⑴调查问卷。⑵访谈。四、结果被调查的教师对本次调查采取了积极配合的态度,发放问卷85份,实际回收问卷76份,问卷回收率达89.41%,问卷有效96.05%,说明调查结果基本有效,具有分析价值。五、材料分析和讨论(一)教师的教育技术知识与技能现状1.教师对教育技术知识的了解程度⑴通过调查教师对“教育技术”这个概念的了解情况,发现…  相似文献   

11.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出发,通过不断的学习、反思、探究使其专业知识不断丰富、专业技能不断完善的过程。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既丰富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也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发展高速化、应用模式多样化、理论研究深层化、知识技能专业化等特点,决定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在于不断地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让教师及时掌握最新现代教育技术,提高现代教育技术与自身专业的整合水平,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IBSTPI教师能力标准非常突出教育技术内容。其教育技术内容包括2项能力、13条绩效指标和一些教育技术行为表现的例举;这些内容的实质是教育技术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他们具有四个特点:面向三种教学环境、体现时代性、可操作性强以及指向有效教学。这些对我国教师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类就业与技术教育组织制订了各种改革课程,目的是更新技术教师的知识,当然教师的水平不能在一夜之间发生奇迹般变化,所以人们在寻求一个帮助技术教师进步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4.
芮守文 《甘肃教育》2006,(12B):19-19
一、新课改在教学中的优势 1.现代教育技术推动了新课改的步伐.使教育方式发生了变化,为教学节余了时间.拓展了空间。教师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引用素材备课,制作课件,升华了教材内容,拓展了知识层面.更好地完成了对学科知识的加工与整合;学生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可网上阅读+查找资料,聆听空中课堂.从中充分感受汉语言的魅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普通话水平,而且可以检测自己的思维过程.使思维在启迪中构建新的知识平台。现代教育技术使教育资源异地可以共享.异步也可共享.从而更大程度地满足了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一世纪,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已被教学所采用,成为教育教学的支撑平台。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学为学生学习知识,接受知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作为实践性,直观性较强的面点学科的教学,多媒体技术的介入,不但具有可行性,还为教师演示及学生操作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在努力消解教育技术学一直以来给人"媒体的应用"的技术主义倾向中,米斯拉和科勒引进了舒尔曼的课目教育学知识概念,进而把(教育)技术学知识与学科知识和通用教育学知识进行融合,提出了技术整合型课目教育学知识的概念。技术整合型课目教育学知识,就是教师基于课目知识、通用教育学知识和情境知识,将技术有效地整合到真实教学活动中,形成的一类特殊教育教学能力的知识表征。这类知识,在真实教学情境中具有灵活性与创新性,从而促使教师必须加以学习与研究,以便让其转化为他们各自的新型素养。于是教师就需要成长为创新型的课程设计者和知识生产者。至今技术整合型课目教育学知识已经得到了广泛开发,不仅形成了设计—实验、技术映射等开发方法和五维评价标准,而且孕育出了"教学哲学的民主转向"、"教师知识研究的范式转型"、"教育技术发展的理论建构"和"教师教育改革的课程创新"等课题。  相似文献   

17.
TPACK为改善职业院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提供了新的视角,职业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需要将技术与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进行整合,丰富自身的TPACK知识,即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研究认为:应当从养成技术与学习整合的统领观念、选择恰当的策略及技术、支持学生运用技术进行学习和支持有效的课程教学几个方面培养职业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18.
TPACK框架下《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改革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PACK框架从教师技术整合的知识框架、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审视框架及教师教育技术应用的语言框架等方面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对当代教师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探讨了TPACK框架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课程定位、课程内容、课程活动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的指导作用,试图以TPACK框架为基点将国外技术整合研究及其全新理念融入《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以期为师范生提供全新而简约的技术整合视角,从而促进其教育技术应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教育技术能力是21世纪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任何学科老师都必须具有的能力。通过对内蒙古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进行调查,我们发现教师教育技术的意识与态度及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与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存在明显偏差,必须进行系统地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同时了提出培训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关于培养高师学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指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知识是时代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培养高师学生的教育技术的技能,既是重视师范生教育技术意识的培养,更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教育技术的技能,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教学改革能否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