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
一 多年来多种版本的教学参考书和教师用书都认为,藤野先生的品质是“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诚恳”、“严谨治学”、“不怀民族偏见”等,《藤野先生》的主题,也就是赞扬他的这些精神,同时抒发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以上对藤野先生的品质的概括,我认为不准确,把主题定为赞扬藤野先生这些精神,当然也就不准确了。 藤野先生是鲁迅终生感激和怀念的老师。他不但写了这篇回忆性散文表示怀念,还一直在家里挂着他的照片。1934年,日本岩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多种版本的教学参考书和教师用书都认为,藤野先生的品质是“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诚恳”、“有求实精神”、“严谨治学”、“不怀民族偏见”等,《藤野先生》的主题,也就是赞扬他这些精神,同时抒发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抒发爱国主义感情当然是正确的,但以上对藤野先生的品质的概括,我认为不准确,把主题定为赞扬藤野先生这些精神,当然也就不准确了。藤野先生是鲁迅终生感激和怀念的老师。他不但写了这篇回忆性散文表示怀念,还一直在家里挂着他的照片。1934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  相似文献   

3.
章学诚根据“明道”与“经世”的宗旨,提出了他的独特的治学理念.章学诚的治学观不仅是对当时的学风和世风的批判与指责,对当今青年学子开展研究性学习也有其重要的借鉴价值.章学诚的治学观主要可以概括为“学以致道”的治学宗旨、“去名保真”的治学态度和基于实践的治学经验等.  相似文献   

4.
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的治学精神可概括为:实事求是、敢于怀疑、认真严谨、踏踏实实。他的治学精神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总结、学习和提倡。  相似文献   

5.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一篇叙事散文。文章用不足2000字的篇幅,生动地叙写了闻一多先生的光辉事迹,表现出他作为诗人和学者潜心钻研、严谨治学的态度,以及作为革命家和民主斗士敢说敢做、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6.
据孙席珍同志回忆,当年许多学生要求鲁迅先生传授作文秘诀,鲁迅答以并无秘诀。只有一点经验,那就是“要少说废话,不要有败笔,不要拖泥带水,不要故意拉长……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删’字。”另一次鲁迅先生讲了这个“删”字,然后又在黑板上写了“割爱”两个大字,并加以阐述道:“要做到会删,还须懂得割爱。割爱的意思是要能够舍得,不要舍不得。我们写文章,是为了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传给别人,只要这个目的能够达到.其余都是末节。”因此凡属可有可无的、无助于达到写作目的的东西,都要  相似文献   

7.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一篇叙事散文。文章用不足2000字的篇幅,生动地叙写了闻一多先生的光辉事迹,表现出他作为诗人和学者潜心钻研、严谨治学的态度,以及作为革命家和民主斗士敢说敢做、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一生中用过一百多个笔名。他的这些笔名,有的犹如煌煌的火炬,照亮了人们夜行的路;有的犹如匕首、投枪,直刺敌人的心脏。从这些笔名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先生的战斗历程,可以深切地感到先生与敌人斗争的伟力。鲁迅的笔名能够产生这样突出的效果,与其笔名运用修辞手法是分不开的。一、节缩鲁迅先生的笔名大多采用节缩(节短语言文字,叫做节;缩合语言文字,叫做缩。——陈望道)的修辞手法,来表达深刻丰富的内涵。“索士、索子”是一九○三年鲁迅  相似文献   

9.
单从专家学者的角度来研究鲁迅,是不恰当的,因为鲁迅首先是伟大的革命家,不仅是专家学者;单从治学方法来研究鲁迅的学术成就,也是不恰当的,因为鲁迅的学术成就主要在于方向、道路,而不仅在于方法。不过,作为专家学者,鲁迅的治学方法又确有其独到之处,要想全面学习鲁迅,这一方面也是必须认真研究的。鲁迅生当清代乾嘉学派统治学林一百几十年之后,又当胡适派的学者提倡“国学”、鼓吹“国粹”甚嚣尘上之时,竟能打破“奴才家法”,独树一帜,在遗老遗少的包围之中,冲锋陷阵,所向披靡;其研究成果,不但以其革命性俯视一代,而且以其科学性独步一时,这是同他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之下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一切科学方法分不开的。这里且就下列几个方面对于鲁迅的治学方法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谈谈吕叔湘先生对文章的修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叔湘先生的文章素来以谨严精确而著称.他的文章有些虽然历经数十年,文字仍是难以移易.我喜欢吕文.我对照阅读了先生收在集子里的原已发表在一些报刊杂志上的文章七十余篇,近三百四十万字,发现许多地方都作过改动.在这些改动中,可以看到吕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文章精益求精的精神.下面略作些例说.  相似文献   

11.
释“悳”     
鲁迅先生在他的《名人和名言》中曾写了如下的一段话:还有江亢虎博士,……谈到小学,说“‘德’之古字为‘惠’,从‘直’从‘心’,‘直,即直梵之意”,却真不知道悖到那里去了,他竟连那上半并不是曲直的直字这一点都不明白。这种解释,却须听太炎先生了。(鲁迅:《名人和名言》)一九七二年底,我的一位朋友给鲁迅先生的这段话作注,要我帮他解决一下有关“惪”字的形义问题。他既问道于盲,我则义不容辞。曾先后给他写了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直”字的本义是“正见”,它的引申义才是“正曲为直(不弯曲)”。“惪”字的上半本是“正见”的直,并不是“曲直”的直。因此,不能说“惪”字的上半就是“曲直”的直字。  相似文献   

12.
《闽台地方史论稿》一书,是汪毅夫先生2008-2011年间学术论文和随笔的结集.通过研读此书,读者可以体会到汪毅夫先生闽台地方史研究的三个鲜明特色:严谨的治学态度、多元化的史料采摭以及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3.
南京大学中文系程千帆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古典文学专家,他造诣精深,著述斐然,在学术界享有盛名。然而更值得称道的是,程先生是一位诲人不倦的好老师,他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用于教书育人。从1979年以来,程先生先后招收了九名硕士研究生和七名博士研究生,他在研究生身上倾注了满腔心血。他常常引用《庄子》中的话说:“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把正确的治学态度和严谨的治学方法传授给学生,让祖国的学术界后继有人,就是年逾古稀的程先生的最大心愿。  相似文献   

14.
鲁迅的日常生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朴素的战士的生活。关于他在北京时期的生活情况,孙伏园先生有一段文章,描写得很如实,很恰当。他说:“鲁迅先进的房中总只有床铺,网篮,衣箱、书案这几样东西。万一什么时候要出走,他只要把铺盖一卷,网篮或衣箱任取一样,就是登程的旅客了。他永远在奋斗的途中,从来不梦想什么是较为安适的生活。他虽是处在家庭中,过的生活却完全是一个独身者。”(以上这一段,见孙著《哭鲁迅先生》)在上海的时期,鲁迅的心中虽然不象在北京时期的那样孤单和寂寞,但日常生活方面却仍然和从前没有多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这一学科的发展与壮大,古代文论的学习和研究走向渐渐成为学者们积极探求的目标.申建中先生用严谨的治学态度,以自己的探究实践总结出一条科学的治学之路,那就是端正态度、努力探求历史原貌,用多种方法研究探讨,对于丰富复杂的资料进行宏观的审视与理论的思考,而不是试图用现代人的观念去试图使这一学科转型.  相似文献   

16.
少年鲁迅善对词句鲁迅(1881年一1936年)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的博学,历来被人们特别称颂。这与他从小就勤奋学习分不开。鲁迅少年时代就学于“三味书屋”。一天,寿镜吾先生给学生们出了个三字对:独角兽。几个学生觉得这有何难,没好好动脑筋便抢着回答,...  相似文献   

17.
对于《故乡》的教学,宁鸿彬老师曾简述这样一个教例:用一个字来带动对课文的学习,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个字就是“变”,即:鲁迅先生笔下的故乡,自然景物、社会风貌、人物事物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向着贫穷、困苦、落后的方向发展着。概括地说.鲁迅所描绘的,就是“变”了。那么,鲁迅先生叙写故乡之“变”用意何在呢,就是“希望”有“新的生活”,就是思“变”。这样,用一个“变”字来概括全篇,一下子就抓住了这篇课文的要领,用时少而收效大。(见《语文教学通讯》1989.9.P14)  相似文献   

18.
对话鲁迅     
在历史的银河中,闪耀着许多光彩熠熠的星辰。一颗明星,就是一座照亮后人前进的灯塔。于是我穿过时间的隧道,去历史的太空,寻找那一颗星。我四处寻找着,忽然,我看见一位穿黑色长袍的先生正在桌上埋头写作。我走过去,他似乎被我打搅了,慢慢地抬起头来。一张瘦削的脸庞,透露出刚毅与坚强;两道犀利的目光,仿佛能刺透那沉沉的黑夜;一头不屈的硬发,根根显示着与恶势力的不调和。没错,就是他——鲁迅先生。鲁迅先生也看见了我,微笑着让我走近他,我此刻感觉到他是那样慈祥、和蔼。“鲁迅先生,我与您是相隔一个世纪的人啊,但我也很爱好文学。”他放下…  相似文献   

19.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是鲁迅先生的名篇,文中有一个长句子,对梁实秋的无耻行为一针见血,揭露无遗。它体现了鲁迅先生的复杂思维、一贯文风。由于其表现形式既独特,又复杂,所以作为句子的结构该怎样分析,长期以来,久持不下。请看:在《答鲁迅先生》那一篇里,很巧妙地插进电杆上写“武装保卫苏联”,敲碎报馆玻璃那些句子去,在上文所引的一段里又写出“到××党去领卢布”的字样来,那故意暗藏的两个×,是令人立刻可以悟出的“共产”这两字,  相似文献   

20.
孙望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六年了.但是他的音容笑貌,他那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严谨的的治学态度,都深深留在学生们的脑海里,孙先生是永远不会离开我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