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几种尝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生关系是教育大厦的基石,能否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将直接影响师生间分享的效果,决定教育的成败。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更是告诉教师:教育就是服务。所以我认为,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当今教师必须面临且必须解决好  相似文献   

2.
韩丛艾 《中国培训》2004,(11):22-22
建立继续工程教育与知识管理全面互动的体系,是对继续工程教育与知识管理的深入发展至关重要的大事,也是当务之急。一、知识管理与继续工程教育从相互依存走向相互融合所谓知识管理,就是全体成员对本组织内外一切与运行有关的显性、隐性知识进行搜集、整理、应用、共享、保护、增新、拓展、评估的过程。它是市场经济发展到高层次、新阶段的产物,是以市场为核心、通过知识力与各种经营资本及手段的结合,为单位获取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利器,是协调战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资本经营和创造无形资产的一根主线。所谓继续工程教育,就是对广…  相似文献   

3.
一、培养目标 传统教育把知识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让知识凌驾于一切之上。认为教育就是教知识,考试就是考知识,评价就是评价知识的掌握程度。知识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成为有知识的人,进而成为各行各业的专家。  相似文献   

4.
作为教育哲学的教育知识论要完成以下基本任务,也就是回答一系列基本问题:(1)回答“教育知识指什么“,(2)回答“教育知识从何来“,(3)回答“教育知识有何用“,(4)回答“教育知识如何用“,(5)回答“教育知识的学科化形式--教育学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5.
教育经典的形成是教育知识借助"时间"和"意义"不断经典化的过程."经典化"包括表现上的"阅读"和实质上的"诠释",其实际操作方式为有别于"言说"的"述说".当前教育知识生产陷入了困境,其根本原因在于"言说"方式的流行使知识生产忽略了教育经典.  相似文献   

6.
论知识观的演变与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观与教育活动有着重要的依存关系,是构成教育价值取向的前提.随着知识转型以及传统知识观到现代知识观的演变,教育价值观也经历了从古代理性主义、近代传统教育价值观到现代教育价值观的发展.现代知识经济社会知识和知识观的发展要求教育改革主动调整教育的价值取向,以实现知识在教育中的双重价值,更好地促进教育、社会和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任军 《成才之路》2009,(13):33-33
“知识就是力量”,“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这是几百年来人们一直信奉和遵循的教育理想与实践指南。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这种以“知识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及其实践,逐渐暴露了它的不适应性和局限性。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它导致我们的基础教育包括课程、教学和评价体系,逐渐演变为一种以“应试升学”“智育至上”为主要价值取向的教育模式。因此我们提出研究性学习这一教学理念,研究性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学习。  相似文献   

8.
我想,大学语文的问题应该从中学教育谈起。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说到过:中学生是带了自身教育的背景走进社会的。在现阶段“经济主导一切”的社会趋势下,各种连接着全球经济的自然科学知识与社会科学知识,强烈地吸引人们的眼球。我把这一类专业知识教育称为父亲式的教育,这是每个青少年都迫切需要的教育;而人文教育(包括审美教育),是关涉“人之为人”的理念的灌输和启发,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开展数学教育,必须要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建立起良好的数学思维,要对知识进行缓存,并科学有效地梳理知识,从而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数学知识系统.知识缓存就相当于一个学生在消化数学知识,而知识重构就是让他们能够很好地复习和巩固自己的数学知识,从记忆缓存到知识重构,可以显著地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目前,教学资源、教学手段不科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知识积累和重构.数学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科目,也是未来学生学习高级知识的必修课.数学知识种类众多,分布广泛,因此,教师要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必须注重和重视学生的知识缓存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再造,从而使数学教育的革新和持续的思维能力得到持续的发展.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知识缓存到知识再造的策略进行了分析,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继志 《文教资料》2010,(27):115-116
从“知识就是力量”到“智慧才是力量”,教育的最终目的应是教育智慧.从开发智慧的启蒙教育开始,注重培养受教育者智慧的系统性,注重知识、方法、思想、观念的系统性、统一性,使每个受教育者所构成的智慧.具有良好的自我组织、自我进化、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论教育知识发展的实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知识是人类对教育进行认识的结果,它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其最高形式就是体系化的教育学。教育知识发展,概括地讲,就是教育知识类型的不断丰富、教育知识体系的不断成熟和教育知识反思的不断自觉过程。这既是教育知识历史的实际进程,也是教育知识发展的实质性内容。  相似文献   

12.
在推行民众教育时,陶行知先生提出:民众教育的根本主义就是把知识扩散给大众.要把教育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荡涤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都得呼吸.把知识变成空气最好的办法就是运用“小先生制”.他还说:“小孩子是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子!”可见,学生也可以做老师,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知识信息的交流.“小先生制”是陶行知普及教育方法的一个重大发展.推行“小先生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团结互助、“即知即传人”的思想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在“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不正需要“小先生”吗?可是又该如何具体实施呢?  相似文献   

13.
智慧,是人类完善自我的永恒追求,也是教育的永恒追求。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到布鲁纳、皮亚杰等人都十分重视智慧教育。目前,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积极进行教育改革,其核心也是对人的智慧的培养。知识教育的异化要求教育“转识成智”,教育的真谛就是培养人的智慧,教人学会质疑,张扬个性,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14.
生命是知识教育的原点。以关怀生命为基本旨归,就是要发挥知识教育的生命特质,建立起适宜个体生命提升的知识教育体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体生命的所有问题都能通过知识教育得到解决,无论是激发个体的生命意识,还是构建个体的生命形态,知识教育都是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15.
知识教育是一种以知识为本的教育,反映在历史教育中就是历史事实的机械讲述和记忆。换言之,历史教育只注重"是什么",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为什么"和"怎么样"。随着教育观的转变,从传统的知识观教育到广义的文化观教育的转变,教育应面向学生,以人为本的教育成为必然。历史课程作为学校人文课程的核心,其更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走出"应试教育"的困境。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国家督学成尚荣教授指出:"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从知识走向智慧,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用教育哲学指导和提升教  相似文献   

17.
在教育知识生产专业化、批量化的时代,过度教师教育的产生实属必然.教师专业发展的多端性、多源性、复杂性、多路径决定了:教育知识既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唯一内容、唯一资源与唯一路径,也不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需营养品.我国联体教师教育体制的现实表明:时代依然需要教育知识,但其存在的合法空间应当适度收缩.选择教育知识,以核心教育知识为基轴来优化教师教育课程,是防控过度教师教育的有效出路.  相似文献   

18.
生命是知识教育的原点。以关怀生命为基本旨归,就是要发挥知识教育的生命特质,建立起适宜个体生命提升的知识教育体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体生命的所有问题都能通过知识教育得到解决,无论是激发个体的生命意识,还是构建个体的生命形态,知识教育都是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灵魂的转向:从意见世界上升到知识世界,教育的核心在于灵魂体认知识的能力.灵魂精细繁复,悠远邃深,无始无终,广大幽深,通天彻地,知识亦复如是,乃人灵魂固有之能力.灵魂体认知识的形式和品质,或高或低,高者与人心性的精微、高尚、永恒精神相表里,低者与人心性的粗鄙相表里.接受精妙哲学(形而上学)之辩证法教育的人,才能胜任治理国家,因为国家诸机构,犹如人灵魂之精细繁复.这个时代的技术理性,使教育与人往下走,道德也沦丧为“粗俗而精妙的技术”,唯有思想经典教育方能提升人的心性.对于自己灵魂不能把握的知识,应该保持崇敬,知道自己没有那样的心性与机缘,也是一种有涵养的心性,以免亵渎灵魂,露出下等人的寒酸相,失去读书人的尊严.因为,灵魂与精神是不可侮辱的.  相似文献   

20.
康永久 《教育学报》2005,1(5):27-31
人生活在印象、语言和知识之中,集体行动也这样建立在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之上。正因为如此,管理首先就是以某种知识为基础而推行的对知识的管理。对行动逻辑的思考促使我们在考察教育行动时采取一种认识论视野,这一视野就其内核而言就是一种新的知识观,以及依此对知识和实践之间相互关系的重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关注制度和知识之间的关联,从而摒弃知识分子所惯有的导师心态,走出理性自负和知识输入的泥沼,将教育实践中的知识增长托付给一种超主体的社会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