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重点阐述了明末清初,蒙古和硕特部汗王固始汗在改朝换代的动荡年代里,力挽狂澜,拯救格鲁派于水火之中,统一青藏高原,倾心中央政府,改革吏治,发展当地文化经济的史实。  相似文献   

2.
固始移民与两岸三地寻根资源之整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历史上固始移民入闽迁台,因其相同的移民集散地和移民方向,在中国移民史上成为独立的历史单元。文章从历史学出发,以唐代固始移民入闽迁台为主线,将豫闽台两岸三地寻根资源初步整合为移民资源、姓氏资源、信仰资源三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通过闽台寻根反哺固始,实现两岸三地寻根资源之共享共赢。  相似文献   

3.
明代北方蒙古社会著名的土默特部首领阿勒坦汗在青海仰华寺大会以后,实行了政教并行政策,以治理他所控制的广大地区。在教令上,他制定和宣布了《十善福经教法》,以打击萨满教,推行黄教。这部法规,是阿勒坦汗晚年施行政教并行政策的重要举措之一,对有效维护阿勒坛汗的统治、促进黄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和硕特领袖固始汗应格鲁派之邀于1642年率军进藏,击败掌握当时西藏统治权的藏巴汗,从而掌握了西藏的统治权,自此西藏便由固始汗的后裔统治,直到1717年准噶尔军侵扰西藏,杀死当时和硕特的领袖拉藏汗,至此统治西藏长达75年之久的和硕特势力土崩瓦解,退出了西藏的历史舞台。本文依据现有的历史文献对和硕特蒙古在藏势力衰亡的原因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论唐五代时期的固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固始是唐末五代时期的重要争战地。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唐代中原藩镇之乱的重要地。固始也是五代王朝与十国吴、南唐之间的争战地区。唐后期固始人口严重下降,五代时也无起色。战争的破坏,五代时期的南北交战地,使生产始终未能得到恢复。固始是北来人口中转基地,人口的移入和移出频繁,有人口中转地的特征。固始的经济发展有局限性,农业生产在唐后期至五代期间未能得到有效恢复与发展。纺织业、茶叶贸易有一定地位。固始是南北文化的交汇地,中晚唐以后,风俗发生剧变,胡化风气与固始原有的地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使固始风俗变得犷戾,胡化特征突出。在固始乃至河南的发展史中,唐五代时期的固始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固始在军事上的影响是重大的,固始在文化的传播上起到重大而深远的作用,固始人才的影响广泛而巨大。  相似文献   

6.
解放西藏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中国共产党虽然拥有强大的军事优势,但是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并没有沿用"军事解决"的惯性思维,相反地提出政治重于军事的方针去和平解放西藏。本文主要从西藏的自然地理环境、宗教和民族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帝国主义的干涉、西藏亲帝分子的态度、中国共产党在西藏的群众基础以及十八军内部思想的动摇等方面论述十八军进军西藏必不或缺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选择 2 0 0只固始鸡饲养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 ,分别于 0、2、4、6周龄各随机抽取 10只宰杀 ,对小腿肌 (腓肠机 )、大腿肌 (股胫外肌 )、胸肌 (肋提肌 )、翼肌 (臂二头肌 )肌纤维直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随着日龄的增加 ,不同部位纤维的直径均显著增加 (P <0 0 1) ;不同部位肌纤维直径在不同时期发育速度不同 ;肉质的改变与肌纤维的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原汉人南迁常称始发于固始,经实地调查,固始与闽西南在族源,语言习俗诸方面有着不同寻常的渊源关系,对闽、粤、台人民寻根问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固始县位于河南省东南端,在方言区的划分上,该地区被划归入中原官话信蚌片,但由于受地理位置影响,该地方言还带有一些西南官话色彩。本文将主要针对固始话中“恁、镇、可、多、怪、才、好、很”等8个主要程度副词的使用特点以及特殊语法功能逐一进行描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苏磊 《文教资料》2009,(2):53-55
固始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中的江淮方言,其中的语气词具有固定的数量,可以对其穷尽系统地研究,来呈现固始方言语气词这一词类的地域特色。本文首先在语音上考察了这些语气词的读音及连用时发生的语音变化,其次叙述了几个典型的语气词的用法及所表示的意义,并结合具体例子加以说明,最后从结构上考察了这些语气词的组合层次及句法分布。  相似文献   

11.
由于固始方言内部也存在县城以及各个城镇方言区之间的差异。县城内部西城关比东城关话语更柔和,更缓慢,这与西城关一直是县城的教育,行政机构的聚集地有关,本文主要以固始东城关方言区为准,以记录描写为主,并注意探索其方言现象的规律,并从句法、词汇、语法、语音几个方面例释固始方言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2.
鉴于唐代固始移民史的研究现状,本文提出延伸性和精细化研究取向,据此确立唐代固始移民史的独特价值和应有地位。所谓延伸性研究,就是将固始移民入闽迁台视为一个整体,用整体史观书写唐代固始移民通史,完成固始移民入闽迁台的史实重建,进而考察唐代固始移民对福建社会的直接影响和对台湾社会的间接影响;精细化研究,包括史实重建和对相关历史文化现象的厘清,意在将唐代固始移民史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分析了蒙古末代大汗林丹汗在明朝、后金之间广宁之战中所推行的先内后外的错误方针,指出林丹汗对此役的敷衍态度及拙劣表现,是他最后导致败亡悲剧的起点  相似文献   

14.
近三十年来,固始寻根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不同层面、不同视角的研究成果,可以归纳为综合论述和分类研究两个方面。它们既展示了固始寻根研究的兴盛景象,又有力地推动了固始寻根研究的深入开展。但在史料、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正视和改进。  相似文献   

15.
固始移民入闽对闽文化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初陈元光和唐末王审知两次率众入闽,由于移民人口数量较大,他们带去的中原文化也较当地闽越文化先进,加之陈元光、王审知以统治者身份强力推行,使得中原文化在闽文化的形成过程中产生了重要影响,表现在语言、思想、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时下闽台地区民间信仰颇为兴盛,闽台与中原民间信仰互动频繁.闽台民间供奉的神祇中,观音、关帝、土地公等传统民间信仰是从中原经过光州固始中转传播过去的."开漳圣王"、"开闽圣王"等本身就是"光州固始"移民.郑成功、施琅等是"光州固始"移民后裔.原产福建的众多神祇与"光州固始"移民也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关系.进一步加强固始与闽台民间信仰互动对固始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都有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光州固始”与中原汉人的南迁入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考述"光州固始"地名由来、政区沿革及其自然人文环境,然后阐明"光州固始"在中原汉人南迁中的地位,最后对"闽人称祖皆曰自光州固始来"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它既是历史事实的真实反映,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硕垒称汗考     
硕垒和林丹汗不仅都是达延汗后裔同宗同室,而且还是姻亲连襟,双方政治关系也很和睦。17世纪30年代初,硕垒在蒙古政局发生重大变化之际,在部分察哈尔和阿巴噶部民的拥戴下,被推举为“共戴马哈撤嘛谛车臣汗”,成为喀尔喀历史上的第三位汗和第一代车臣汗。  相似文献   

19.
巩映梅 《现代语文》2009,(12):85-86
固始方言是河南信阳方言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语言地图集》将其归属于北方方言的中原官话。由于特殊的区域文化背景,它兼有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的特征,呈现出交融性的特点。本文试从称代词、助词“的”两个方面来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20.
公爵哈斯木汗是清末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克烈部落的最高首领,国内学术界对其袭爵年份和去世年份的看法长期存在错误,对其儿子精思汗的出生年份则一直缺乏记载。《光绪朝朱批奏折》表明:光绪二年闰五月二十三日(1876年7月14日),哈斯木汗承袭其父阿吉黟遗哈萨克公爵。光绪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1891年2月6日),哈斯木汗因病去世。其长子精思汗出生于同治四年(1865),次子博克西出生于光绪十四年(1888)。光绪二十年四月初五日辛亥(1894年5月9日),精思汗承袭其父哈斯木汗所遗哈萨克公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