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为北周王朝铸造不标明重量的货币是因为北周后期北方货币混乱,民间私铸钱币现象严重,货币质量很差,而且北周地区铸造货币的原材料铜的产量也不能满足铸币的需要,特别是在政治上即将统一全国的同时必然要推行使用统一货币等诸方面原因造成的,而且在整个南北朝时期是北周武帝开始铸造不标明重量货币的,同时也说明当时正当处于金属货币由标明重量的货币到不标明重量的货币这个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2.
北周武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在位的十九年中,在前辈的基础上,通过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方面的变革,使北周从一个狭小、贫弱的国家逐渐成为一个富裕、强大的王朝,并且最终灭亡北齐,统一北方,为隋的南北统一奠定了基础.本文主要论述北周武帝在儒学理性精神的指导下,加强儒学教育和推行汉化的一些措施,如重视儒家礼制建设,重视儒学教育等,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消除了鲜卑与汉民族的文化界限,加快了民族融合.消除了统一道路上的羁绊.  相似文献   

3.
西汉初期,匈奴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西汉王朝在与匈奴打交道的二百多年的历史中,不断依据自身的实力调整对匈奴的政策:早期的"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的"征讨政策"、汉武帝后期的"绥抚政策"虽终武帝之世,匈奴问题未能彻底解决,但为以后最终解决匈奴问题打下了基础。也对促进民族交往和融合、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民族教育政策是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价值取向的具体表现,是妥善解决民族问题、发展民族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不同时期的民族政策直接影响着民族教育政策的变化和发展。苏联和俄罗斯时期的民族政策始终围绕着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文化自治政策而得以发展。在其推动下,俄罗斯的民族教育政策经历了从没有自主权的统一管理模式到扩大地方教育自主权、保护民族文化传统、体现民族教育优势、回归民族语言教学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汉族的形成和稳定后的发展进行论述。认为,秦朝的统一,使过去的华夏族与吴、越、巴、蜀、楚人相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并在两汉期间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它就是汉族。东汉以来从东北、北方和西北进入中原黄河流域的匈奴、鲜卑、羯、氐、羌族的人口至北周时期,已经全部汉化而加入了汉族,就使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较之秦汉时期大为增长、分布面更为扩大。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新教材《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是三国两晋南北朝这段历史的终结。三国两晋南北朝上承秦汉,下启隋唐,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在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时期。这一时期,天下大乱,群雄纷争,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是其主要特征。这种分裂局面如何结束?新的大一统局面又如何开创?北朝的历史进程,正是解决了这个大课题。而民族融合,它既是这段历史发展的结果,又成为促进统一推动历史前进的原因。本节教材叙述了自386年扭拔挂建立北魏,到577年北周武帝灭北齐统一北方的历史。教材包含四个内容,其中,孝文…  相似文献   

7.
辽金时期中原汉人外迁与东北女真人内聚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中国各民族的迁徙明显有两大流向:一是中原汉族向边疆地区的外迁;一是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内聚。辽金时期中原汉人大量北迁,而东北女真人则纷纷南迁。辽金时期北方各族人民的迁徙流动,对我国的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它改变了我国北方各民族人口的空间分布,极大地促进了中原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融合,为元朝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刘俊利 《新高考》2006,(10):29-32
【考点指津】1.分析隋朝统一的原因和进步性(1)隋朝统一的原因: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民饱受战争之苦,迫切要求统一;②北方民族大融合,使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步缓和并趋于消失;③隋以及北周之前各朝均采取了恢复经济的措施,江南也因为大批北方农民南迁等因素,经济得到开发,这些都为隋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④当时陈朝君臣生活腐化,政治腐败,军队纪律松弛,  相似文献   

9.
文章重点论述了元明清时期新疆主要民族的具体分布、迁徙、融合以及形成的过程,特别提出元明清的民族政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一个顺应民情、比较符合实际的政策。各族人民生活在统一的空间中,逐渐形成互补共存的经济联系和供求关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人民交往密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新疆这块土地上共同发展、共同反抗外来侵略者,在大统一下,各民族的聚居地域固定,在不断的交往中最终形成了新疆近现代十三个民族。  相似文献   

10.
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民族政策对新疆各民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元明清三代在新疆地区采取的一系列民族政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顺应民情、推动社会前进的比较有效的措施。由于元明清是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近现代新疆各民族的迁徙、融合以及最后形成的时期,民族政策始终影响着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存与发展,也影响新疆民族的发展变化。从各民族生存与发展来看,这些民族政策是顺应了历史潮流,符合人民的愿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加强了新疆各民族在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中的内向力和凝聚力,从而也增强了中央政府对新疆各民族的影响。从历史角度来看,这些民族政策是比较符合实际的政策,为新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