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男欢女喜"是流传于江苏宜兴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男欢女喜"通常在庙会活动上进行表演,主要用于祭祀祈福,降魔驱灾。随着时代的更迭,如今在保留该舞蹈祭祀功能的同时,其表演形式、动作舞姿以及服装道具等方面均得到了不断地发展。表演场合也扩展到了广场演出、文艺汇演等群众文娱活动。目前保存并发展最为完好的当属宜兴张渚镇一带所表演的"男欢女喜",形成了固定的节目次序和完整的故事情节,极大地提高了该舞蹈的观赏性和艺术性。本人在对张渚镇的"男欢女喜"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该舞蹈兼具我国傩舞、戏剧以及江南地域水文化的艺术风格和特征。本文试从以上三个方面对"男欢女喜"的文化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释“喜”     
分析了“喜”字的甲骨文形体,其形体为上“ ”下“口”的上下结构。“喜”字为会意字,其形体表示人们在面对具有浓烈喜庆色彩的鼓时发出欢乐的呼喊声。“喜”一词的上古音本身即;为人们在欢乐时发出的愉悦赞美之声。  相似文献   

3.
扎染艺术作为一门古老的传统防染工艺,蕴含着浓厚的艺术性与精湛的工艺性。本文浅析扎染艺术的部分基本扎结工艺,以此求教于各位有识之士,并期望把这门全靠师傅口传手授的纯手工技艺制作的织物上的"杂技"艺术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4.
面对中年级学生害怕写作文的情景,笔者通过降低习作要求,增强学生写作信心;随文练笔,激发写作兴趣;注重激励评价,让学生爱上习作;发表习作,体验成功喜悦等实践,使学生乐写、会写,从而变"习作"为"喜作"。  相似文献   

5.
从2004年全面推进的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整整走过了十个春秋,在十年中,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一线教师都在努力求新求变,毋庸置疑,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践正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但同时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令人担忧的一面也渐渐凸显出来,就此浅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由于线上教学学生的不可控,线上教学会出现不同于线下教学的诸多问题,线上教学平台多样化、优质资源共享化和数据自动化是优势,而学生课堂上“监管难”“观课难”“动手难”却是劣势。拓展线上教学的优势,降低线上教学的劣势,是取得线上教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隐喻根植于人类共有的身体经验并以相同的方式作用于不同的语言之中,理论上这些隐喻具有普遍性;但具身隐喻并不仅仅来源于个体身体,表征于大脑,而是产生于具体的互动过程中,文化模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互动模式。基于这种整体平衡的观点,汉语"喜"情感隐喻的认知研究表明其具身性和文化性。  相似文献   

8.
从“喜”得声的形声字中,按其所含有的共同意义可分为两大组:一表喜悦、快乐;二表光、热。本文通过对这些形声字的词义进行分析,从宏观和微观上了解“喜”词族,揭示其系统性,由此加深对词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谭恩美在《喜福会》中探讨了出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母女关系以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本文将以作品为基础分析母亲的形象与女儿的形象,拟通过对母女形象的分析探求谭恩美在异国所寻求的那份无法割舍的中国情结。  相似文献   

10.
据2010年11月28日<南国早报>报道,大学生何于伟毕业后当送气工,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多家知名网站转载,全国各地的网友针对何于伟这位大学生送煤气的"武汉第一人",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笔者认为,大学生"送气哥"有着多重的积极意义.首先,这是大学生就业观的转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开始拿掉"高贵"的帽子,放低就业期望值,更贴近生活地谋生存,开始务实填肚子,这是由一心求轻松、一味谋体面向更务实而理性的就业方面转变.另一方面,这是对体脑鸿沟的打破,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均是劳动,仅是劳动方式的不同,没有高下贵贱之分,更不应有天壤之别的待遇.  相似文献   

11.
综合运用当代话语理论,聚焦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中的言说,考查3种不同的言说类型,分析言说在呼唤女性自我意识觉醒、修复母女间关系裂痕和抵抗美国主流文化对少数族裔压制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喜福会》这部电影中主要的主人公为四对美籍华人母女,电影时间跨度非常大,体现了华人女性命运的发展历史,其中详细的描述了中国女性以往的惨淡生活,以及她们维权主义的苏醒,为改变自身命运而做出的努力。电影故事情节以"鸿毛的故事"为开始,同样最终也以"鸿毛的故事"为结尾。本文将对电影《喜福会》中的女权主义思想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对相关人员能够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多思喜悟”是一种教学思想,是一种教学智慧和策略。教师需要对数学教材“多思喜悟”“,悟”数学本质、数学本原、数学关联、数学思想,找到知识的核心、源头、连接、应用“四大”端口。  相似文献   

14.
辨喜是19世纪末印度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鉴于当时印度学校教育的弊端,辨喜提出了"成人"教育思想,其目标在于平衡个性之发展,包括智慧的头脑和一颗女人般善感与宽容的心。为实现这一目标,他主张以经过改造的新瑜伽学说作为教育内容,采用古鲁库拉的印度传统教育制度,按照瑜伽修行八法进行教学。辨喜的教育思想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喜福会>是唐艾美最受欢迎的一本书,母女关系是这部小说的核心.由于不同的文化、语言和年龄背景,四对母女不可避免地会彼此争吵,但是母亲的关爱和彼此的理解,帮助她们缓解了冲突.在本文中,将围绕着这一主题,让大家对在美国的中国移民的母女关系有个更好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5,(74):23-24
近年来,网络新词热词不断涌现,其中"女汉子"一词迅速传播并得以广泛应用,映射出当代中国社会的文化现象。为了促进对外交流,传播中国文化,作者从文化、构词等不同角度对"女汉子"一词的英文翻译进行分析。通过分析tomboy,cowgirl,wo-man的文化含义与构词,作者认为wo-man"新瓶装新酒",更能贴切而充分地展现女汉子的形象。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诗词历经几千年,经过岁月的洗礼,在情感的表达方面变得丰富多彩。"秋"这个被历代诗人引征到诗歌里的词语,被赋予了各种感情色彩,或哀愁怨愤,或痛悔遗恨,或缠绵悱恻,或桑梓之情,或幽愁暗恨,或伤古怀今等等。实为名副其实的"多事之秋"。而本文旨在结合古典诗词的基础上,将被诗人所赋予情感的"秋"的意象做简要分类,以便在后来学习关于秋诗秋词的过程中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喜福会》中的四对母女间存在的矛盾冲突来探讨体现在两代华裔身上的东西方文化冲突。由于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对生存的不同理解造成了小说中母女之间的冲突,同时也代表了东西方文化冲突产生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19.
常敏 《海外英语》2011,(12):293-294
《喜福会》是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成名作,小说描写了四位中国母亲和她们的女儿从误解、冲突到理解的故事。该文拟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出发,解读这部以女性为主体的小说。进而论证,在这种"忆苦思甜"的叙事模式下,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乃至东方形象不自觉地落入了"他者"化的窠臼。  相似文献   

20.
李姗姗 《少年科学》2012,(10):10-11
去台北学习时,朋友对我说台北附近有一个著名的珍宝——野柳“女王”,而且极有可能在20年以后就会掉“脑袋”。我实在好奇,也怕错过亲眼目睹的机会,于是决定专门去觐见一下这位“女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