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郑珊 《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3(1):8-9
《夜色温柔》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其人生中的最后一部作品。文章介绍了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夜色温柔》的故事梗概,分析了小说中主人公迪克的心理状况,以及小说的现代主义叙述风格。 相似文献
2.
杨绍梁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2):140-143
菲茨杰拉德善于用不同的象征和神话原型来刻画人物形象和表现小说主题,象征和原型在他的作品中无所不在,其代表作《夜色温柔》中就应用了不少的象征和原型以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的心理变化,揭示人物的命运发展及作品的主题思想。因此,从原型批评中集体无意识及象征中的人类共同的经验和心理2个角度来分析和探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将有助于深入把握菲茨杰拉德的写作艺术和作品意蕴。 相似文献
3.
陈滢宇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85-87
作为菲茨杰拉德最重要的后期作品,《夜色温柔》是“喧嚣的20年代”的典型代表作,小说主人公迪克是个有着明显女性特质的男子。通过分析其女性化倾向为突破口,并对其日常行为及之后的堕落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4.
胥维维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24(11):100-103
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从工业化、城市化和移民化三个方面对美国20世纪初的现代化革命进行了反思。代表美国道德堕落的汽车工业,发展成有闲阶级炫耀财富的手段,而车祸同时对人类产生毁灭性的影响;农业化的西部,受到城市化程度高的东部的吸引,也导致传统道德影响力的消退;同时对外来移民脱离母国文化向殖民者宣扬的“先进”文明靠拢的趋势,也给予了关注。 相似文献
5.
菲茨杰拉德留给后世的五部长篇小说,均取材于他所生活的年代,生动地展示了20世纪初期美国的生活。《夜色温柔》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一部具有自传性质的文学作品,作家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融进了小说内容,所以能更真实、更贴切地表达出那个时代的文学主题:悲剧命运、"美国梦"的破灭、现代主义特征、女性主义以及消费异化等。阅读菲氏的长篇小说,仿佛能被书中的文字带回到那个让人纸醉金迷的"爵士时代"。 相似文献
6.
《夜色温柔》特殊的创作过程造成了其阐释的复杂性和多义性,尤其是对主人公迪克的塑造成为学者争论的焦点之一。追寻该作品的创作过程、菲茨杰拉德对作品的创作意图和对作品结尾的思考,以《夜色温柔》为转折点,菲氏长篇小说中的悲剧式主角都在幡然醒悟中表现出一定的英雄气质,以此达到更深入的刻画梦幻破灭主题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夜色温柔》的象征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章容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3):61-64
《夜色温柔》是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菲茨杰拉德的长篇小说,它之所以在出版伊始遭到冷遇,是因为其中象征手法的运用使得作品不是那么浅显直白地被读者理解接受.小说运用诸多象征,如人名象征、事物象征、动作象征和场景象征等,揭示人物及作者隐秘的情感,赋予小说语言巨大的艺术力量,使作品超越题材本身的意义而指向辽远深邃的精神意蕴. 相似文献
8.
陈才忆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9(8):55-58
对菲茨杰拉德的《夜色温柔》的研究,国内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既轻描淡写,对本的理解也存在偏差。事实上,既是病人又是妻子的富翁之女尼科尔以及身处的社会环境,令病理学医生迪克难以锐意进取,身心疲惫。在尼科尔意识到可以不依赖迪克并在感情上另有所归后,他如释重负,获得了自由,如愿地选择了离去。 相似文献
9.
10.
杨波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1(2):111-112,143
《夜色温柔》是菲茨杰拉德历时九年完成的长篇小说,体现了"美国梦"的幻灭。作品通过叙事视角的变化体现了人物的不同性格和人物间的复杂关系,更好、更自然地把小说展示给读者。叙事视角的转换体现了作者精湛的叙事技巧。 相似文献
11.
许涵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2):49-51
通过对“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菲兹杰拉德名著《夜色温柔》的分析,针对国内评论界对作品的某些解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借用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悲剧美学理论和弗洛伊德心理学阐释了对于小说的主题、悲剧性和叙事手法的几点新解读。 相似文献
12.
吴远青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夜色温柔》是美国著名作家菲兹杰拉德历时九年完成的作品。小说具有很强的自传色彩。本文通过传记式批评探讨了作家所处时代、社会环境,尤其是菲兹杰拉德本人及其妻子珊尔达的经历对于作品的影响。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校园英语(教研版)》2015,(17)
<正>1.Introduction to Transitivity System According to Halliday,three meta-functions of language are al are reflected by means of subsystem of language.And in English,the form of expression of three meta-functions are(1)Transitivity System;(2)Mood System,Modality System;(3)Thematic System,Information System and Cohesion.[1] 相似文献
14.
菲茨杰拉德的小说《夜色温柔》在语言技巧上成功解构了传统语言的二元对立关系,体现了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前瞻性,具有解构主义特点。本文将选取"黑夜"与"白昼"这组能够相互消解的二元对立关系,采用解构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去颠覆看似稳定的二元对立关系,从而消解这种平衡,抹掉两级间的深度模式,彰显语言意义的不确定性,突显"美国梦"之解构的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戴红燕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
本文将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方法分析菲茨杰拉德的小说《夜色温柔》中男主人公迪克·狄弗堕落的深层原因,重点剖析了迪克在追求自我理想的过程中人格结构特点的演变以及相应的结果。通过分析迪克的本我、自我、超我,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年轻有为的医生从胸怀大志到迷失自己再到自我回归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WANG Guang 《海外英语》2015,(3)
Traveling is one major theme of Fitzgerald’s novel Tender Is the Night. This fashionable activity for the 1920s Ameri?cans is represented in the novel as ostensibly bearing different meanings to the ma... 相似文献
17.
Traveling is one major theme of Fitzgerald’s novel Tender Is the Night. This fashionable activity for the 1920 s Americans is represented in the novel as ostensibly bearing different meanings to the main characters, but a deeper look would reveal that it is unanimously resorted to as a weapon against the spiritual barrenness caused by the cult of business, and more importantly, as a way to the experience of rootedness. 相似文献
18.
赵康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4):88-90
被誉为"爵士时代的桂冠诗人"和"20年代的编年史家"的菲茨杰拉德,为美国文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长期来,人们只关注他对美国梦破灭的描写,却忽视了他作为一个有着父权制意识形态的作家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若用女性主义批评的观点重新解读他的作品,就会发现这种歧视和偏见充斥在他的作品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