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画像的构建与应用已经成为提升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学生画像的潜在价值与应用,为教育决策、教学设计、过程监督和质量评估带来了重大改变。学生画像的构建主要是通过学生学习行为大数据的分类、汇总,建立相应特征标签,构建多维度模型,直观展示学生学习行为的主要特征。通过融通学习平台,完善数据指标,提升数据处理水平,规范安全制度能够提升学生画像质量和整体管理水平,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和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2.
有汉一代,上至皇戚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执著地追求成仙,升仙之风一时繁荣。汉画像中,升仙题材有很大的比重。其思想的渊源在物质基础、社会环境、理论来源方面得到了保证.其对汉画像题材充实在描绘仙界情境、表达升仙愿望、想像成仙美好、表现仙人逍遥得到了真切生动、淋漓尽致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在德国总理安吉拉·默克尔的办公室里,有一张俄国传奇女皇—凯瑟琳大帝的画像。当有人问她为什么要桂这样一幅画像时,她回答,“因为她是一个强硬的女人。”谈到默克尔许多人也这么说。[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爱伦·坡的《椭圆形画像》和奥斯卡·王尔德的《道连·格雷的画像》都将画像作为核心元素进行文本叙事。同时,两部小说又同属哥特式唯美主义作品。因此,文章通过分析比较画像元素在两部小说中的应用及其取得的艺术效果,探索其在表现哥特风格和唯美主义时的优点和模式。  相似文献   

5.
有一天,一位画家请求为爱因斯坦画像。爱因斯坦照例回绝道:不,不,我没有时间。他经常拒绝作家的采访或坐着由画家为他画像。可是,我非常需要靠这幅画所得的钱啊。画家恳切地说。噢,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爱因斯坦马上改变了态度,我当然可以坐下来让您画像。这个故事有两点引人深思:一是爱因斯坦的同情心使他的  相似文献   

6.
敦煌石窟于阗国王画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阗国王供养人画像等形象作为一类独特的图像出现于敦煌石窟中,文章首先简略交代此类图像出现于敦煌石窟的社会历史背景,即是与五代宋曹氏归义军时期沙州与于阗的特殊关系密不可分。接着从图像学角度对该类图像进行了解读,分别探讨了于阗画像的宗教象征意义和邈真写真特性。最后又分别从供养人画像与洞窟窟主关系、洞窟新题材的出现及其相互关联两个方面就此类画像在洞窟中的性质与意义表明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人们常常采用“自我画像’’的形式向别人作自我介绍,这种“自我画像”比自传的写法更为自由,内容可多可少,语言大都含蓄幽默,风趣改谐……同学们在生活中也常需要向别人作“自我介绍”。那么,怎样给自己“画像”呢?下面,向大家介绍几位名人的“自我介绍”,希望能帮大家拓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汉代石棺画像是集文学、历史、绘画、雕刻、书法等各种艺术手段于一身的艺术形式,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文物局收藏的石棺画像居我国首位,每一副石棺都运用了叙事空间、叙事视角等独特的叙事手法。解读05号石棺画像上所蕴含的叙事意义具有典型性,同时对于我们了解汉代的精神、文化、生活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教师数字画像是助力教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结合新时期教师角色的多元综合性和专业能力的多维复合性需求,有必要对教师进行基于多场景融通的数字画像。本文面向精准教研、教师培训、课堂教学、智能研修、绩效评价等教师工作属性相关的关键场景应用,从数据获取、数据融合、画像描摹、画像运用、服务优化五方面建构了多场景融合的教师数字画像模式,以解决画像重复建设、共享困难、利用率不高、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基于此,依托多场景需求识别、可视化结果呈现、多主体协同、关注数据安全问题等应用方法,可帮助制定循证的专业发展路径、设计系统智能化评估方案、形成多元贯通的教师发展共同体和营造稳定可持续的画像应用环境,从而优化教师数字画像的多场景应用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杨杰 《华章》2010,(19)
摹拟画像是根据受害人或目标击证人的回忆,口头描述罪犯或嫌疑人面貌特征,通过绘制者整理后用手工或计算机绘画的方法再现其像貌的一门技术.它是刑案侦查中查获嫌疑人的一种有效方法和技术手段,在案件侦破调查、排摸、堵截等工作中,摹拟画像具有其它技术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模拟画像在刑事侦察中的实践和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功臣画像是中国古代帝王表彰有功之臣、纪实铭勋的一种方式.帝王希望藉此以炫耀武功、增强民族信心,并在全民范围内树立一套选才标准,因而图绘功臣这一历史现象蕴含着丰富的涵义.有清一代,紫光阁作为功臣画像的陈列地点,伴随着清代从乾隆到光绪数朝一百余年的历史.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天国起义兴起,湘军成为镇压此次起义的主要力量.光绪十二年(1886),为表彰此批功臣,特将他们画像于紫光阁,这是封建王朝历史上最后一次图像功臣活动,与乾隆、道光时代图像功臣相比,有其自身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2.
智慧党建顺应时代潮流而生,旨在将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融合到党建工作之中,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和党组织服务能力。以5G移动通信等新技术为支撑的智慧党建应具有满足党员学习精准化需求、党群服务高效化、党建评价多元化和组织管理智能化的价值。将学习者画像系统嵌入5G时代的智慧党建,能实现智慧党建的多元价值并切实提高党建成效。5G时代智慧党建中的学习者画像系统包括指标体系层、数据实践层和学习者画像层三个层级。将学习者画像应用于5G时代智慧党建的主要路径包括:实现党建学习资源精准推荐,提供党建学习预警,满足党建个性化评价需求,助力党建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13.
项目式学习是当前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而如何在线开展学习评价是项目式学习研究的难题.构建学生能力画像有助于解决这一难题,而从哪些维度采集哪些行为数据支持能力画像建模,是构建画像的关键.因此,有必要研制项目式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指导数据的采集.文章采用表现性评价方法,分析了项目式学习的评价内容和表现性任务,提出了项目式学习行为框架,并结合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在不同行为维度的外在表现设计了观测指标.采用问卷调查法验证和修正了指标体系,最终形成5个维度20个观测指标.对指标体系的应用场景进行了阐述,并以研究性学习学生画像构建为例,介绍了指标体系的具体应用,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4.
1920年,胡适鉴定李祖韩藏所谓王绘"曹雪芹小像"时,指出画像上的人物不是曹雪芹.1950年,当这幅"小像"被作为曹雪芹的画像到处发表时,胡适首先出来做了辨伪的工作.从此,围绕"小像"上的人物是否为曹雪芹,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而大多数研究者也不再相信这幅画像是雪芹画像.研究"胡适与‘曹雪芹小像'"这一论题,更重要的是努力学习胡适的治学精神.  相似文献   

15.
最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朱存明教授的《汉画像的象征世界》一书,对汉画像的象征意义作了深入的挖掘。本书通过对汉画像之象征意义全面系统的文化阐释,展示了汉画像象征意义的丰富世界,将汉画像研究推上了一个新的平台,这也是古代文化象征意义研究的一个重大成果。汉画像是汉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珍贵的艺术遗产。包括汉画像石、画像砖、壁画、帛画、漆画及墓室图像、祠堂画像、棺椁画像等在内的大量的汉画像,以其丰富的象征形式,表现了汉民族的审美意识和时代精神。由于汉画像是以图像或抽象符号的形式存在,其意义是以象征的方式展现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研读《画像》入手,介绍了小说的主要结构内容,分析了主人公在各种环境压力下个性意识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既有赏析,也指出对现代人有多方面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7.
1920年,胡适鉴定李祖韩藏所谓王绘“曹雪芹小像”时,指出:画像上的人物不是曹雪芹。1950年,当这幅“小像”被作为曹雪芹的画像到处发表时,胡适首先出来做了辨伪的工作。从此,围绕“小像”上的人物是否为曹雪芹,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而大多数研究者也不再相信这幅画像是雪芹画像。研究“胡适与‘曹雪芹小像’”这一论题,更重要的是努力学习胡适的治学精神。  相似文献   

18.
赵一平 《文教资料》2009,(34):77-78
在汉画像的一部分天象图中.兔子作为阴的象征出现在月亮里。本文从神话原型、时代文化、古人阴阳观几个方面阐释了汉画像中月亮和兔子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精准画像具有客观评价与事前预测的作用,运用到学生事务管理领域将对学生事务管理理念、学生评价机制等方面均产生有利影响。本文从精准画像对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所产生的意义入手,提出其在学业指导、就业服务与评优助困方面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20.
活动目标: 1.大胆尝试根据脸型、发型、体型等画出朋友的主要特征. 2.通过为朋友画像的活动,回忆与朋友生活的点滴,体会离别留念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