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涂艳艳 《新闻窗》2007,(2):68-68
一张报纸究竟能不能抓住读者,归根到底在于它刊登的内容。传达新闻内容的版面,决定于内容,又反作用于内容。版面是报纸各种内容编排布局的整体表现形式,报纸是否可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版面。透过版面,读者可以感受到报纸对新闻事件的态度和感情,更能感受到报纸的特色和个性。版面吸引读者,主要是吸引读者的视觉,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效果,牢牢勾住读者的“眼球”。这就要求在版面设计中,创新多种编排手段体现主题,在读者的视觉感受上产生不同凡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黄智明 《新闻窗》2010,(4):79-80
在现代新闻写作中,导语是引导读者阅读新闻的一扇门。导语写得精彩,就能吸引读者眼球,增强报纸竞争力,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那么,如何写好导语,以吸引读者眼球呢?笔者认为.需从增强导语的可读性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报纸的新闻信息量,是指一份报纸蕴含的全部信息的数质量。报纸是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报纸的信息量越大越能吸引读者。由于不同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经历、兴趣,使读者对新闻信息的口味和需求也有所不同。信息量大,涉及面广,读者就能从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新闻信息。当今社会,人  相似文献   

4.
陈晓君 《新闻窗》2007,(4):89-90
版面是采编内容在报纸上的布局和安排,报纸的可读性取决于版面。透过版面,读者可以感受到报纸对新闻的态度和感情,更能感受到报纸的特色和个性。版面吸引读者,主要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通过利用人的视觉生理和视觉心理,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波,牢牢勾住读者的眼球。[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顾全 《新闻窗》2007,(3):72-74
版面是报纸各种内容编排布局的整体表现形式,报纸是否可读、能否在报摊上吸引视线,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版面。透过版面,读者可以感受到报纸对新闻事件的态度和感情,更能感受到报纸的特色和个性。版面吸引读者,主要是吸引读者的视觉,通过利用人  相似文献   

6.
戈缨 《新闻传播》2005,(5):52-52
报纸专刊,要讲求知识性、服务性和实用性,但同时还应加强它的新闻性。专版为什么也要有新闻性呢?首先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市场经济的规律打破了过去计划经济时代报纸计划订阅的规定,报纸订阅也走向市场。这就要求报纸真正受读者欢迎,卖得出去才行;而新鲜的东西总是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吸引着人们的视线,报纸的专版在这种形势下就必然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增强新闻性。第二,它是新闻事业特别是报业发展的需求。一张报纸能不能受读者欢迎,除了新闻版面吸引人之外,报纸的专版也成为重要因素。唱重头戏的专版就不能再是过去的“补白”版面,而应有新闻走近,以拉近读者的阅读视线。第三,  相似文献   

7.
版面是报纸的脸面,是帮助和吸引读者阅读的手段。一个艺术性较强的版面,不仅能促使读者沉下心来关注版面的内容,而且能使读者在阅读新闻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因此,强调报纸版面的艺术性,不仅是对读者新闻阅读需要的满足,也是对其艺术审美需要的满足。视觉引力——制造精美艺术版面报纸版面设计,是组版元素在版面  相似文献   

8.
人们阅读一张报纸,就是为了看新闻,获取有用的信息。哪家报纸的新闻抓得好、最抢眼,快速准确地发布了读者迫切想知道的新闻,就能充分唤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因而也赢得了读者,扩大了发行量。那么,如何才能让新闻更加吸引读者的眼球呢?笔者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社会新闻在扩大报纸影响力、吸引读者阅读等方面,有着其他新闻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搞好社会新闻报道也成为各新闻媒体提高自身竞争力、吸引读者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增强社会新闻的可读性呢?笔者在多年的工作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叙述式新闻标题是指把新闻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直接写出来,无需多加描绘,便能吸引读者的新闻标题。叙述式新闻标题能让读者在阅读正文前,就对新闻内容有个大体了解。这种形式的标题,在报纸上占有相当大的数量。它们有的带有较重的感情色彩,也有许多不带感情色彩,让读者自己去选择、去判断,但字里行间仍渗透着作者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11.
当今报纸新闻的竞争,无非是信息与版式的竞争。好的信息能吸引读者阅读,扩大影响力;好的版面能产生眼缘,增大选择性。在众多报纸中,读者搜寻的目光停留在一个版面上的时间只有几秒钟,选择一份报纸几乎在  相似文献   

12.
报纸栏目,尤其是名牌栏目,是版面的花朵、亮点、是报纸的窗户、眼睛,是版面的支点,是联系读者和通讯员的桥梁,体现报纸的特色和个性。栏目不但能改善版面,有锦上添花之妙,而且能带动版面的走势,化散为整,牵动读者视线,强化阅读效果,形成较大的声势和力量,吸引更多的读者。当前创办栏目存在的问题作为一名报人,我深感加强舆论引导的新课题,新闻单位改革的实践,读者需求的多样性、趋高性,报业经济的发展,通讯员、党政部门的呼声,都要求我们不断增强创名牌栏目、出精品文章的意识,下功夫创名牌、出精品。但是,在一些新闻单…  相似文献   

13.
新闻可读性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纸上的新闻是给人阅读的,可读性是读者对新闻的必然选择。随着时代的发展,读者对可读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新闻的可读性,提高新闻的可读性,通过可读性来吸引读者,已成为媒介从业人员的共识。可读是读者的天性可读性指新闻便于阅读、吸引读者的特性。可读性的实质是吸引读者阅读新闻并顺利接受信息。报纸上的新闻面对的是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的读者对象,要努力使最大多数人读懂、爱读,必须研究读者的阅读习惯与心理、思维方式与接受能力,并在新闻中体现可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彭石麟 《新闻窗》2006,(1):44-44
出于吸引读者的需要,我们的记者是很乐意采写社会新闻的。所以报纸上,五花八门的社会新闻杂存,令人目不暇接。  相似文献   

15.
宋葳林 《记者摇篮》2005,(12):45-45
独家新闻是“由一家新闻机构向外界发布的新闻”。就一张报纸而言,如果说没有独家新闻,报纸很难体现自己的独有特色,也更不容易吸引读者,赢得市场。在当前报业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党报的权威性不仅体现在对重大决策的报道上,加大采编独家新闻力度,也是增强报纸权威、贴近性的重要手段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报纸传统上被称为Newspaper(新闻纸),以新闻吸引读者。尤其是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新闻,在晚报、都市报类报纸中占有很大比例,用以吸引读者的眼球。由于社会新闻有很强的可读性,报纸也为此不断想方设法增强“可读性”。  相似文献   

17.
刘祖遐 《新闻窗》2010,(4):82-82
新闻导语讲求精炼和准确。一般由新鲜而有特色的事实或点评构成,提示新闻要点或精华,导读新闻。导语精彩,便能磁石般吸引读者:导语枯燥乏味,读者就不愿再读。可见,导语决定了新闻的生命力。报纸编辑修改导语,应画龙点睛,下笔如有神。  相似文献   

18.
报纸版面设计之“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各类报纸都将版面创新作为重中之重,以吸引读者的眼球.透过版面,读者可以感受到报纸对新闻事件的态度和感情,更能感受到报纸特色和个性.内容与形式相互依存,好的版面形式可以更有效地传播新闻内容,使报纸具有吸引和感染读者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柏松青 《记者摇篮》2004,(11):27-27,11
社会新闻是都市类报纸招徕读者的重要内容。但对社会新闻的理解、认识和价值取向.各媒体之间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的报纸把偷盗抢劫、杀人放火、嫖娼卖淫、交通肇事、贪污腐化、天灾人祸等作为社会新闻的主打。这些题材虽然能吸引读者的眼球,甚至可能使报纸的发行量有所上升。但在客观上对社会、对大众特别是对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社会新闻决不等于社会的阴暗面,更不能以“揭丑”为名,改变社会新闻的基调。社会新闻领域十分宽广,内容非常丰富。正确选择社会新闻,是舆论导向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在竞争激烈的报业市场上,一张报纸抢不抢眼。读者爱不爱看,关键要看有没有新闻性强、视觉美、感染力强的图片。目前,在报刊市场上各类报纸很多,但真正能吸引读者,让读者一眼瞟去能吸引眼球的不多,这其中有没有好的照片来点缀美化版面起着一定的作用。一般来说,读者在阅凑报纸时,往往最先看到的是新闻图片,因此图文并茂的形式备受读者青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