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阴影与阳光     
14岁的中学生小佳觉得自己这几天倒霉透了。 前天,因为设计黑板报的缘故,他是最后一个离校的学生。黑板报出到一半时,他突然想看看高年级的黑板报出得怎样,取取经。但是高年级教室的门已经锁上了。于是他从自己教室搬来了一张凳子。站在凳子上,他就可以通过墙上的气窗,看到人家教室里的黑板报了。  相似文献   

2.
阴影与阳光     
<正>14岁的中学生小蒙觉得自己这几天倒霉透了。前天,因为出黑板报的缘故,他是最后一个离校的学生。黑板报出到一半,他突然想看看高年级的黑板报出得怎么样,取取经。但是人家教室的门已经锁上了。于是他从自己教室里搬来了一张凳子。人站在凳子上,高了,这样他就可以通过墙上的气窗,看到人家教室的黑板报。正在他脸贴玻璃,专心张望的时候,值班老师走了过来,有  相似文献   

3.
阴影与阳光     
14岁的中学生小蒙觉得自己这几天倒霉透了。前天,因为出黑板报,他是最后一个离校的学生。黑板报出到一半,他突然想看看高年级的黑板报出得怎么样,想取取经,但是人家教室的门已经锁上了。于是他从自己教室里搬了一个凳子。人站在凳子上,高了,这样他就可以通过墙上的气窗,看到人家教室里的黑板报。  相似文献   

4.
阴影与阳光     
14岁的中学生小蒙觉得自己这几天倒霉透了。前天,因为出黑板报,他是最后一个离校的学生。黑板报出到一半,他突然想看看高年级班的黑板报出得怎么样,从中取经,但是人家教室的门已经锁上了。于是他将脸紧贴着窗玻璃,睁大眼睛朝黑板报处看,这时值班老师走了过来,有点  相似文献   

5.
明明说事黑板报一般是由中队宣传委员负责。大家知道,从小学到中学在教室的后方都有一块自己中队的宣传阵地——黑板报,中队的大事小事,都反映在它的上面。在很多宣传委员主持下,黑板报办得有声有色,工作得十分顺利,但也有一些宣传委员常常为办黑板报发愁。就比如说我吧,  相似文献   

6.
开皮豆知道那不是笑,就站起身,走到后面黑板报前,用手指细心地擦那些乱画的笔迹。他边擦边在心里骂:“是哪个手发痒,尽在黑板报上乱画,让我发现,我非把他的手指……”不对,他突然想起,其实有许多是自己乱画的。  相似文献   

7.
旧相片里的他 忽然在箱子里发现了那张黑白相片.相片里教室黯淡的一角,有黑板报模糊的痕迹.两个十几岁的孩子,不远不近.  相似文献   

8.
唐华凤 《语文天地》2013,(14):43-44
2012年9月3日,我一走进教室,就被同学们精心设计的"教师节"黑板报吸引住了。那优美的图案,生动的语言,精美的设计,浓浓的深情打动着我。同学们看着自己的成就,露出开心的笑容!他们一直担心,设计不够完美,语言不够精彩,图案不够丰富,感情不够到位。为了出好这期黑板报,全班同学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特长,写作不错的同学拿出自己苦熬几  相似文献   

9.
教室后面的一块黑板是用来出黑板报的,如果你是或曾经是班主任,请问你是怎样处理这块黑板的?"这还不简单,交给宣传委员呗",或者"挑选班上写字好、会画画的同学专管".出黑板报成了个别学生的专利,还美其名曰:"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每期黑板报要参加学校评比;二是让艺术修养好的学生去办,可以提高黑板报的质量,美化班级环境.问题是,如果我们调查一下班级成员对黑板报的兴趣,看看他们中有多少人认真看过每一期黑板报,就会发现,教室中的黑板报对班级成员的影响力是有限的,对黑板报感兴趣的学生也是有限的.如此一来,由于缺少人欣赏,即使黑板报出得再精美,艺术水平再高,也毫无意义.  相似文献   

10.
出黑板报     
"快来看呀,快来看呀,刚出的黑板报内容可精彩了。"我刚走进教室就听见谁喊了一句。原来班上新出了一期黑板报,许多同学都围在那里看呢。我看着刚出好的黑板报,不由得想起那天发生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陆春雷 《上海教育》2006,(1A):55-55
刚上完课走进办公室,就有个学生拉住我着急地说:“陆老师,我们班级的黑板报刚才在上体育课时不知怎么被擦掉了一大块!”我跟着她走进教室。一看,果然黑板报的右下角被擦掉了一大块,“缺口”是那么的醒目。这时,宣传委员走了过来说:“陆老师,我看还能补救,还是赶快将它补好吧,明天就要进行黑板报评比了。”我点了点头:“那就要辛苦你了!”“没事。”宣传委员说着就拿来了粉笔开始补了起来。不一会儿,在她的巧手下,黑板报又恢复了原来的面貌。  相似文献   

12.
<正>每个教室后面都有一块黑板,黑板报是教室物型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班集体精神的重要展示窗口。一、重视学生参与,让黑板报成为学生的主秀场对于黑板报的设计,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因此,班主任要发动学生集体参与,利用班队会、晨会的时间,从黑板报的版面设计、文字编辑、书写等各个方面,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班主任要将学生的建议和想法进行梳理和罗列,最后以认领的方式将需要完成的任务交给学生。  相似文献   

13.
1.激将 有些事给学生正面讲,他不听;记得有一次,学枝组织一次黑板报比赛活动.因我班的特殊性(没有后黑板),可以不参加。但我认为这是激发学生上进心的一次好机会.于是积极动员参加.但好说歹说,就是没人响应。这时我说:你们不参加,事实上说明什么.并不是我班教室的特殊.而是自认我班不行.根本办不出高质量的黑板报.参不参加都无所谓。这时有些同学情绪激动起来,  相似文献   

14.
学会放手     
近期学校要检查教室黑板报。上一期黑板报《欢度春节》是请美术老师策划的,内容是一串鞭炮、两个红灯笼,很喜庆。但这幅画的时效性太强,不适合再用了。  相似文献   

15.
“常常穿梭于教室的后墙前,与同学们说笑之余,却从未有一次认真地读过墙上的黑板报,它的存在似乎更多是一种形式。”“很少在意教室里的事物,毕竟天天都要面对,自以为再熟悉不过了。今天,偶然转身看到黑板报,这才意识到又一期黑板报出来了……”———引自学生随笔  相似文献   

16.
何萍 《班主任》2012,(4):47-47
每接手一个新班,我都会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建立班级文化墙,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尽快融入集体中。 首先,我让黑板报会说话,在黑板报上写下“欢迎新同学”“新学校、新班级是你的家”等温馨的话语,让孩子们一进教室就感受到班级浓浓的爱。  相似文献   

17.
花花委员     
在教室的黑板报旁边,有一个名为“心情show”的粘贴栏,同学们有什么想法,无论是抱怨、欣喜、收获或者目标,都可以写在便贴纸上再贴上去,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8.
吕琴 《云南教育》2004,(19):64-65
师:教室的黑板报现有4/5平方米的空白,老师如果把它平均分给两位同学来完成板面的设计,你认为每位同学应设计多少平方米?  相似文献   

19.
何萍 《班主任》2012,(4):47
每接手一个新班,我都会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建立班级文化墙,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尽快融入集体中。首先,我让黑板报会说话,在黑板报上写下"欢迎新同学""新学校、新班级是你的家"等温馨的话语,让孩子们一进教室就感受到班级浓浓的爱。其次,我让墙壁贴满画。在开学第一天,我让  相似文献   

20.
星期一早上,我走进教室,按照惯例先环顾了一下四周:井然有序的桌椅,图文并茂的黑板报,绿意盎然的兰花草……突然教室后墙上一个约一平方分米的白色固体吸引了我的注意。空调?不像不像。杀虫子的?更不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