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传统教学的被动接受,影响了课堂的活力,忽视了课堂的情感活动。那我们新课程的教学,应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的身心作为生命体参与其中,用情感展现生命课堂,让生机充满生命课堂,让创新放飞生命课堂。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人文关怀,成为人性教育的殿堂,并由此而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2.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中提出“生命之流”的冲动、勃发。他认为生命的冲动主要指内在于生命中不可抑制的“生命欲”,有了这种冲动,生命才会成为永恒变化发展的东西。语文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活动。首先是师生生命活动的一种体现,也是为了使生命更具活力、更具意义。因此语文课堂应让学生的生命充满无限的生命力,让学生鲜活的生命之花散发出迷人的芳香。这样,  相似文献   

3.
叶澜教授曾经发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的大声疾呼。课堂的活力哪里来?在课堂上,放手让孩子们动起来,去探索,去攀登,去跋涉,去创造,让课堂成为孩子们进行自主创新活动的天地,会孕育出无限的生机。小学阶  相似文献   

4.
诗意,多么美好的字眼,让人感受到浪漫、自由、激情、灵动和活力!做一位富有诗意的语文教师,一定会让语文更具魅力,也会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气息。学生在充满激情、富有诗意的教师的引领下,激情一定会被唤醒,学习的兴趣一定会被激发,他们也将成为富有诗意的儿童,充满灵气与活力的儿童。这样的教育活动充满生命的活力,充满激情和诗意。  相似文献   

5.
构建动态课堂 焕发生命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课改工作不断深入发展,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已逐步成为教师的共识。教师要营造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现生命活力,促进其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6.
杜宝卫 《时代教育》2007,(8Z):108-108
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我们教师教学方式要"活起来",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  相似文献   

8.
随着课改工作不断深入发展,“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已逐步成为教师的共识。教师要营造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嗣,让学生充分展现生命活力,促进其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9.
汪田田 《家教世界》2014,(5X):57-58
<正>意大利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活力,这种生命力积极主动地存在。因此教师要给幼儿营造适宜的环境来引发幼儿与世界的互动,自主构建内在的生命活力,要让幼儿参与到活动的过程中,成为活动的主人,让孩子的脚步踩实教育的整个过程。小牛奶,大视角孩子来园后有个点心环节。早上的点心是一袋牛  相似文献   

10.
曹振宇 《文教资料》2011,(30):59-60
语文教学要关注生命,是因为学生是涌动着活力的生命体.而且语文与学生的精神生命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想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获得新的生命力,教师就要让语文教学成为构建学生精神生活、实现价值的过程,更要让学生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在语文教学中得以展现。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颁布的《物理课程标准》要求:“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新课改所呼唤的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依赖于主体的不断活动,激发其内驱力。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应导读为本,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进入学生生命的领域;以导悟为主,让语文课堂充满情感和智慧的魅力,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以导练为基,让学生的身心作为生命体参与其中,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成为有生命活力的空间,成为学生放飞个性的殿堂。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人的教育,政治课除了是政治工具外,还要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生命价值,为此,必须让政治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人文精神,唤醒课堂生命意识,使政治课堂成为生命的绿洲,关照生命活动应是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生命教育是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通过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促使个体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和珍惜生命的价值,提升生命质量,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使个体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的教育活动。实施生命教育不仅是要让学生获得生命存在、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个体有丰富的生命涵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课堂呼唤个性化阅读教学。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过于压抑学生的个性,阅读教学俨然成为教师讲解的一种行为活动,课堂毫无活力。为此,引进个性化阅读刻不容缓。结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例,深入分析如何利用个性化阅读,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活力课堂是能充分展现教育的生命活力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心理活力和生命活力的课堂。活力是生命的音符,活力课堂是鸣奏生命乐章的旋律;活力是智慧的源泉,活力课堂是流淌智慧源泉的河床;活力是求知的渴望,活力课堂是满足求知渴望的乐园……课堂的活力是由学生自身参与才能产生的,因而,让课堂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充满激情,思维活跃,勇于探索,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相似文献   

17.
李信华 《教师》2014,(31):123-123
正当今的知识经济社会需要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学生的个性发展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其立足社会之本。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提出"课堂教学生命观",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因此,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须重视课堂教学对师生个体生命活动的意义,关注理想个体的生成与发展。如何真正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呢?这是本文所要论述的重点。一、我们要更新观念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叶澜教授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  相似文献   

18.
朱剑 《考试周刊》2015,(46):40-41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学生心中的情感。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语文,让语文学习充满生命活力,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生命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9.
张春梅 《宁夏教育》2006,(12):51-51
探索让地理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的途径和策略,使地理课堂充满好奇心和对智慧挑战的刺激,生成应有的生机和活力,使得教师和学生的聪明才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够很好地得到发挥和体现,是让地理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是着眼于开发人的潜能,以完善和全面提高全体学生整体素质的教育。在关于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中,本人认为,教学作为一种活动,它首先是师生生命活力的一种体现,也是为了使生命更具活力,更具意义的一种活动。那种没有使学生产生过任何生命冲动的教学不能算是成功的教学。因此让语文进入生命,内化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格内涵,让语文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美丽与宝贵,探索生命的方向与意义,提升生命的质量与品位,是语文教育的最重要的使命。叶澜教授曾发出强烈的呼吁: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她指出,不仅要使师生的生命活力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