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红 《甘肃教育》2014,(21):114-114
正生活在农村的中学生,接触的是一个较为广阔的农村天地,相对于城镇学生而言,接触的写作题材有许多差异,但是只要我们能好好地把握住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乡土性,在指导思路上能始终贯穿一个"农"字,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同样能闯出一番新天地。换句话说,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正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各地可供语文教学的资源(文化资源、历史资源、自然资源、地理资源、其他资源)肯定是极为丰富、各具特色的。"于漪老师也曾说:"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乡土文化负载着民族文化,是根之根。"是的,乡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精灵,是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的具体体现。我们的孩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广阔的农村,有千姿百态的春夏秋冬的自然景物,有丰富的人文资源,有焕然一新的现代气息。它们为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作为教师,我们教学时要在充分利用"文  相似文献   

3.
李玲  李有管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7(8):99-100,103
乡土教育是一个古老又常新的话题,农村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表现为无话可说和胡乱拼凑。其实农村学生作文教学具有独特优势,为拓展农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写出佳作,教师应从选材乡土化、意象生动化、情感真实化三个方面给予学生指导。  相似文献   

4.
陈飞 《文学教育(上)》2014,(20):118-119
乡土题材是文学创作领域独具魅力的一个领域。农村中学生如果能够通过多种实践活动,多向开掘乡土资源,就能丰富写作素材,具备创新优势。  相似文献   

5.
一、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培养作文素养 农村的学习生活闭塞,对一些从媒体接触的社会现象认识较肤浅,因此构思作文时想“洋”而又无从下手。其实,农村的生活本身是个丰富多彩的大舞台,能不能引导学生把身边的事、物、景、情简练地表达出来,是提高他们作文素养的关键。鲁迅说过:“如要创作,第一要观察,对于任何事物必须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教师要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认真思考,便会发现乡土题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如喧闹的蝉鸣、无际的庄稼地是天然的动植物因等,这些都是城市学生所没有的生活体验。农家特有的淳朴善良,令人着迷的农村游戏,多姿多彩的乡俗民情等等都是宝贵的素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从所见、所闻、所感中写景记事抒发感情,养成平时写观察日记的习惯,不断积累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一来,学生从初步体会到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他们的作文题材会更宽、更广、更有新意,不再为没什么可写而烦恼。  相似文献   

6.
多年从事农村教学的我,身边的大部分学生(甚至更大范围的小学生),他们腹中空泛,笔头枯涩,作文内容贫乏单薄,缺少感情。究其原因,关键是没有情感投入。他们对眼前的一切“视而不见”,没有注意生活中的“匆匆瞬间”,自然难以“情动而辞发”。“情动”是认识问题。提高认识,培养情感则是作文教学至关重要的因素。那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就得特别加强乡土情感的培养,激发学生关注家乡的山、水、草、木,深入观察和认识农村的风土人情、生活、劳动习惯等,从而找到写作素材。下面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浅谈几点看法。一、切实加强“读”的训练…  相似文献   

7.
在平日的教学中,常常有不少学生谈到在写作文时,感到无话可写.的确如此,农村小学生由于轻视语言环境、见闻不多、阅读面狭窄等诸多原因,在写作时经常显露捉襟见肘之窘、饱受搜肠刮肚之苦.正如叶老所说的:"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由于缺少写作素材,学生自然也就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相似文献   

8.
“作文作文,绞尽脑汁;搜肠刮肚,仍难成文。”这是许多农村学生的共同心理——害怕作文。一布置作文,学生叹息一片,充满了茫然,无从下笔。但是,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如果学生写不出像样点的作文,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大部分意义。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农村的小学生见识少,课外阅读不丰富,导致农村小学生厌倦作文写作。作为农村教师就需要调动农村小学生积极性,培养他们的作文兴趣,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相对于都市的孩子,乡村小学生的生活环境相对闭塞,生活模式较为单调。乡村教师应当发挥本土的优势,挖掘乡土资源——当地的乡志祖谱、农村风光、风土人情、田间耕作、民间游戏等为写作服务,让学生写出充满乡土味的作文。  相似文献   

11.
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乡土是天然的资源库,农村语文教师应抓住此优势,突出乡土作文特色。这可从思想、行动、人文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张显文 《甘肃教育》2013,(20):64-64
对于农村初中学生,特别是贫困山区的学生来说,由于接触大山外的世界很少.语文能力的训练环境也比较落后,课外阅读量少,学生知识面窄,写作确是苦事一桩。故写来写去,作文能力非但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反而越写越空洞,缺乏真情实感。所以,应该有意识地从培养学生乡土情感的角度出发,激发他们关注家乡一草一木.了解家乡的人情风俗,引导学生以写作的形式展示家乡,抒发情感,从而达到作文内容具体.言之有情。  相似文献   

13.
如何找到农村作文教学的最佳途径,是长期困扰农村语文教师教学的一大难题。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从引导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培养合作精神;指导学生开展文学活动,丰富写作内容;培养学生"站着说说心里话,坐下抒抒真感情"等方面入手,对作文教学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农村学校作文教学一直都是块短板,与城市有较大差距。农村语文教师将乡土文化资源融入农村学校作文教学中,并进行多角度的积极引导,有助于提高广大农村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学生的乡土情怀。  相似文献   

15.
石秉刚 《宁夏教育》2013,(11):50-50
怎样上好作文课?怎样让学生写一篇好作文?笔者结合多年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16.
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情感功能的作用,尽量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动情";教师要多动脑筋,积极创造条件,想方设法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利用多种形式,给学生自由想象、任意发挥的空间,以此丰富学生的想象.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问题较多的一个方面。笔者从事多年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认为在新课改理念下,用心点燃学生作文兴趣的火花,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自然,感受生活,感悟人生,教给他们正确的写作方法,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可以较大幅度提高农村作文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8.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受到高度重视,在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其中乡土作文教学受到师生的喜爱,对学生作文质量的提升产生了积极作用。乡土作文教学策略是新时期农村地区初中教学的主要方法,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对初中语文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冲击了传统作文教学模式,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讲是一种新的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夏海燕 《陕西教育》2011,(10):42-42
叶圣陶先生指出:“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脱离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笔者认为,在作文题材的选择上要注重生活化,与学生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相适应。基于此,笔者本文以小学作文题材选择的生活化策略为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王丹 《陕西教育》2009,(7):131-131
从教数年,每每看到学生写作时抓耳挠腮,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心中便泛起阵阵苦涩。的确,对学生而言,作文无题材可写或有题材不知怎样表达,有感受不知从何说起,针对此类种种,我认为应采取逐步为营,自然渐成的方法比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