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吉蓉 《教育》2022,(8):17-19
拓展性课程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出现的一种创新型的教学课程.拓展性课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知识生成过程,还关注学生在学习时的愉悦体验.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充分认知拓展性课程意义的基础上,努力开发数学拓展性课程,并且将拓展性课程纳入小学数学的教学体系中,提升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激情,最终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的...  相似文献   

2.
小学拓展型活动课程的设置与开发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学校通过"小学科技社团",结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开展拓展活动,"拓展"的理念深入到潜意识中,看到了新变化、新气象、新惊喜,精彩多多,亮点闪闪。拓展,增加了"宽度";拓展,增进了"深度";拓展,提高了"精度";拓展,获得了"成功";拓展,激活了"兴趣";拓展,看到了"创新"。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提升小学数学教师拓展课程研发能力的困境和必要性,提出合理组建师资团队,设置科学实用的培训课程,运用多种方式开展分层分类专题培训等一系列策略,旨在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增强拓展课程研发意识和自信心,丰富拓展课程研发知识,提升拓展课程研发能力,从而发展小学数学教师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4.
开设拓展性课程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技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的创造力。从目的性来看,STEM与课程拓展性课程不谋而合。基于此,以"走进润唇膏"拓展性课程的教学设计为例,探讨如何在STEM教育理念下实施初中科学拓展性课程。  相似文献   

5.
廖英萍 《辽宁教育》2012,(15):44-45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质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根据《科学课程标准》的总目标要求,小学阶段开设科学学科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让学生亲身去实践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的应用,享受科学知识带给自身的乐趣,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以往教学方式局限于教材、局限于校园,无法更好地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的目标。开放拓展性教学新理念提倡开放的、拓展延伸式的教学,它包括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  相似文献   

6.
目前,研究性学习课程已在十个省市的普通高中试行,同时初中和小学亦展开试点。作为培养小学教师的五年制师范学校,积极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有着比基础教育领域更不寻常的意义。■一、性质定位与传统的课程相比较,五年制师范学校研究性学习课程有着全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它是:一创新课程。根据课程的不同功能,可将课程划分为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3种不同的课程形态。其中,基础性课程着眼于形成学生的基础学力,注重提高学生基本的科学和人文素养;拓展性课程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注重提高学生的学科学习能力;研究性课程着…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9,(90):91-92
如今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已经成为教师的重要教育任务,它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对于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学科而言,数学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正在不断推进,它可有效丰富数学课程内容,也可拓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视野,为学生完善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提供了很好的支持。数学拓展性课程是一个新事物,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对其进行正确的认识,并展开合理的数学拓展性课程设计。基于此,本文主要依托于人教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围绕着数学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这一研究内容展开有效的探索与讨论。  相似文献   

8.
《课程.教材.教法》2015,(10):120-124
英国于2013年9月颁布的《国家课程:第一关键阶段和第二关键阶段框架》是其最新一轮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分析英国新一轮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背景与历程、目标与内容,可以得出如下启示:围绕核心概念实施课程,注重对科学基础知识的深度理解;蠡测教学目标,注重对科学"过程与方法"的培养;拓展课程管理的弹性空间,提高教师课堂自主权。  相似文献   

9.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意识,使其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科学课程逐步走进小学课堂,这门课程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以各种科学小实验为主,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剖析,汲取更多的科学知识养分.而拓展性实验作为小学科学教学中一种常见的实验模式,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开阔学生的科学视野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科学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基础性课程是重要的科学教学途径,但不是全部。拓展性课程也是科学教学的重要途径,能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另外,“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解决问题的科学习惯,从而提升科学素养。然而,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拓展课设计存在质量不高等问题,不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文章以《水力小车》为例,围绕“技术与工程”领域,按照制作—调试—分析改进—探究的模式,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设计,将《运动和力》这一单元的知识与实际结合,学以致用,让学生体会“做”的成功和乐趣,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小学科学拓展课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课程改革下的教育要求。小学科学是小学基础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学科,学习科学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能动思维,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及时调整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借游戏,有效提高科学教学的效率。本文分析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教育游戏的意义,提出了小学科学教学中巧借游戏课堂,提升科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以促进小学科学教学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检视十余年来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状况与实施进展,研究运用调查研究方法,对小学科学课程展开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小学科学课程实施成就显著,但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学习评价方面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与解决的问题.基于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研究提出完善小学科学课程实施7大政策建议:优化科学教材,教材建设系列化;完善实验设备,鼓励教师自制简易教具器材;开展多种科学实践活动,改进科学学习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规范学生学业评价;完善科学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提高科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建立小学科学教学研究制度,整体提升小学科学教学质量;建立小学科学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为小学科学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小学阶段展开的科学课程具备较强的实践性,可推动学生针对自然奥秘展开进一步探索。目前,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手段无法与学生提出的学习需求相契合,针对此现象,教师拓展教学资源已成必然趋势。在教学过程中,可将场馆资源引入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为小学科学课程的展开注入新活力,提升小学科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叶琳 《天津教育》2021,(8):67-68
在小学教育阶段,“光影嘉年华”电影课程是全面发展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助推器”,不仅丰富了学校教育资源和教育教学手段,拓展了小学教育教学空间,而且推动了学校德育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助力小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品德素养、文学素养、艺术素养等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对小学科学课堂开放拓展性教学愈来愈发重视,在小学阶段最具有科学价值的一门学科便是科学,这门学科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所以开放拓展性教学具有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这既是科学课程的性质,也是科学课程的教学方向。在科学课程教学中,首先应注重学生科学意识的培养,使他们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再突显科学知识的认知和科学技能的训练,并充分拓展学生的科学创新思维,使“科学性”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地体现,以此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后现代课程观的基础上,反思当前小学科学课现状,认为不确定性是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目标,实践性是小学科学课程的核心要素,境域性是小学科学课程的时空和文化共生平台,隐喻性是小学科学课程的方法和逻辑的重新共融。随着近年来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小学科学课程的哲学反思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在小学阶段的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开放拓展性的教学方法的应用愈来愈重要,这是促进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水平的有效方法,对促进学生的素质提升有着积极作用。基于此,就小学科学课堂开放拓展教学的特征以及现状加以阐述,然后就小学科学课堂开放拓展性教学有效应用措施进行详细探究,希冀能从理论层面的深化探究为实际教学发展起到一定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小学科学课程的"综合性",新增"技术与工程"领域的课程内容,倡导跨学科的学习方式。无疑,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背景下,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即STEM)课程正是时下科学教育的热点。基于STEM理念,我们设计并开展了拓展性课程《做个环保电池》。本文呈现了STEM课例摸索中的三次设计理念、试教实践及反思认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这既是科学课程的性质,也是科学课程的教学方向.在科学课程教学中,首先应注重学生科学意识的培养,使他们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再突显科学知识的认知和科学技能的训练,并充分拓展学生的科学创新思维,使"科学性"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地体现.以此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