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生活世界视野下对儿童游戏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游戏的现状促使我们在“生活世界”视野下对儿童游戏进行反思。儿童的生活世界不同于成人的生活世界,是童真、童趣和童话般的世界。儿童游戏源于儿童的生活世界,可是当前儿童游戏渐渐远离儿童的生活世界。游戏是儿童的一种存在形式,儿童游戏应该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2.
孙爱琴  周圆 《福建教育》2023,(16):20-23
从儿童视角来看,游戏故事是儿童进行自主反思、自我叙述的内在经验活动,具有儿童叙事的显著特征。在游戏故事中,儿童叙事是儿童自己对日常生活的解构和重构过程,是儿童结构化个人感觉和想象的过程,是儿童实现自我可理解性的过程。儿童通过“玩游戏”“画游戏”“说游戏”的行动,在游戏故事中实现了游戏叙事、绘画叙事和语言叙事。游戏故事不仅是儿童表达内在经验的载体,而且是教师倾听儿童声音,理解儿童的现实抓手。  相似文献   

3.
<正>自然游戏群体是指由儿童因为游戏的关系组成的群体,儿童在这个群体中可以自己决定怎么玩游戏、和谁玩游戏。自然群体游戏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自然游戏群体形成需要的条件自然游戏群体由于是儿童自发组织的,进行游戏的活动,因此它具有其他活动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儿童在自然群体游戏中,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要玩的游戏,同时儿童可以自由组成游戏的群体进行游戏。自然游戏群体的发展形成,需要以下几个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前,对儿童游戏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游戏的本质和价值方面,游戏对儿童身体、智力、创造力、美感、情感美和社会性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那么儿童游戏理论究竟包括哪些方面?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的探究.本文对这些幼儿游戏理论进行了初步的介绍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自主游戏是开启智障儿童思维、提升儿童能力、塑造儿童性格的重要途径。智障儿童的游戏活动普遍存在其生活之中,但自主游戏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各有不同。为此,教师介入,尤其是教师的有效介入显得十分重要。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在对智障儿童进行教育和康复训练时,运用游戏治疗的有效介入,积极对其进行干预,从而达到促进智障儿童成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加达默尔认为:游戏是艺术本体论阐释的入门,是在往返重复中更新自身的活动;游戏的主体是游戏本身,游戏的存在方式是自我表现;游戏由游戏者和观赏者共同组成,游戏与严肃有本质的联系。这一全新的游戏观念和研究视角,对我们进行儿童游戏教育有重要意义:要求我们从本体论的视角去认识和理解儿童游戏,充分认识儿童游戏活动自身的价值,严肃对待儿童游戏,充分发挥儿童游戏的本体价值。  相似文献   

7.
张钡 《文教资料》2008,(8):156-157
文章根据学前儿童游戏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分析了游戏的特点,即游戏具有社会性、兴趣性、思维性、虚构性和创造性,指出游戏是学前儿童教育的主要方式,教育者要熟练掌握游戏活动的特点,以便有效地指导儿童进行游戏活动.  相似文献   

8.
儿童生活在梦想之中,游戏是他们实现梦想的手段,因此成为伴随人类成长的一个严肃话题。游戏概念是复杂的,在成人世界里,儿童游戏具有自主性、自发性、无目的性、情境性、愉悦性等诸多特征。成人对儿童游戏的规训包括成人对儿童游戏内容、价值、工具等方面进行的有意识影响,它既是儿童游戏本身的需要,同时也极容易导致儿童游戏意义的消解。  相似文献   

9.
真游戏是儿童发自内心需要、愉悦的游戏。真游戏让儿童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赋予儿童游戏自主权,让儿童自由表达、选择和决定玩什么游戏、怎样玩游戏以及和谁一起玩游戏。真游戏能促进儿童学习与发展,能够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支持儿童个性化的学习与发展。开展真游戏要改变当前存在的"假游戏""伪游戏"现状,确立儿童的主体地位,用儿童视角去感受幼儿,转变儿童观、教学观。教师不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干扰儿童游戏,发挥儿童的自主性,发现儿童的能动性,真正把游戏还给儿童,让自由的游戏点亮孩子的生命。  相似文献   

10.
幽默就是一种游戏,幽默也是一种游戏精神。儿童的幽默通过游戏的情境得以表现,并促进儿童的发展,这个过程即是幽默游戏。儿童幽默游戏的产生和发展具有自己的特点。儿童的幽默游戏与认知发展密切相关。儿童幽默游戏对儿童认知、社会性、情绪情感、道德养成、行为塑造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成人与教师应积极关注和支持儿童幽默游戏,通过儿童幽默游戏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培养儿童的幽默意识与幽默能力。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9,(92):165-166
区域活动是指教师依据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参照儿童认知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环境、投放材料,让儿童依照自己的认知水平、兴趣、经验,以个别或小组的形式进行的自主学习活动方式。建构游戏是最受儿童欢迎和喜爱的活动之一,它可以锻炼和培养儿童的动手操作能力、创造力和与人协作能力。游戏的环境材料是儿童进行游戏的基础,对游戏的进程和效果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绘本游戏是基于对绘本阅读整体性功能的认识,通过儿童在教师创设的环境中主动、快乐的游戏,以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游戏活动。"课程创生"视域下绘本游戏的类型和表现形式都是多样的。借鉴课程创生的内涵和特质理论,在指导绘本游戏时应以游戏精神为引领,通过游戏形式对绘本情境与儿童经验进行整合和补充;以儿童本体为前提,通过游戏形式对绘本个性化解读进行呵护和支持;以情感共鸣为目标,通过游戏形式对绘本思想情感脉络进行梳理和升华。  相似文献   

13.
自闭症儿童在言语和社会沟通方面伴有严重的障碍。针对自闭症儿童具有的言语沟通和交流障碍、社会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刻板重复等特征,提出采用一对一的手指游戏:"手指点点游戏""小蚂蚁爬树游戏"和小组的手指游戏:"小指头走一走游戏""手指变游戏"的方式,以提高自闭症儿童沟通与交流的能力。介绍使用手指游戏疗法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训练者须保持积极的态度;须采用自然的环境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训练;须完善互动练习过程;须按照自闭症儿童间的个体差异进行手指游戏内容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儿童游戏是儿童存在的一种独特方式,其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性不可估量。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出台,"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已然成为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一线教师基本的教育理念。游戏在儿童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时至今日,儿童游戏的本质是什么,又有何特性,学界并未达成共识。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得出儿童游戏的本质:游戏是一种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并对儿童游戏的特性、自发性、想象性、体验性和发展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我们已经习惯于从儿童学习与发展的角度对游戏的价值进行无限展开和剖解,其实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还在于其成就儿童幸福的潜质。儿童游戏的福祉,一方面会嵌入儿童学习与发展中,宏观而纵向地弥漫儿童终身;另一方面会以微观的形态发生于游戏的实际过程之中。这种微观的幸福,是游戏者在游戏过程中具身获得的,是一种真真切切的快乐和实实在在的经验,它们超越物质、超越功利,直抵儿童的精神世界,需要得到成人的重视和守候。让儿童在游戏中获得微观幸福,是游戏者的权利,也是教育者所要追寻的。具体来说,教育者应让儿童在游戏中获得“存在”的幸福感、“实现”的幸福感、“收获”的幸福感、“相遇”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16.
美国3-8岁儿童以游戏为中心的课程主张:游戏处于以促进儿童发展为目标的课程的中心,课程由游戏、日常生活活动和教师计划的活动共同构成,在游戏中融入多个课程内容领域的学习期待,教师是保障以游戏为中心的课程质量的关键,利用以游戏为中心的评估支持以游戏为中心的课程.以游戏为中心的课程对我国早期儿童教育的启示:关注每一个儿童经验获得的独特性,重视以游戏为基础生成课程,支持儿童在游戏中进行跨领域学习,在游戏中对儿童发展进行真实性评价,小学低年级以游戏为突破口实现幼小衔接.  相似文献   

17.
美国3-8岁儿童以游戏为中心的课程主张:游戏处于以促进儿童发展为目标的课程的中心,课程由游戏、日常生活活动和教师计划的活动共同构成,在游戏中融入多个课程内容领域的学习期待,教师是保障以游戏为中心的课程质量的关键,利用以游戏为中心的评估支持以游戏为中心的课程.以游戏为中心的课程对我国早期儿童教育的启示:关注每一个儿童经验获得的独特性,重视以游戏为基础生成课程,支持儿童在游戏中进行跨领域学习,在游戏中对儿童发展进行真实性评价,小学低年级以游戏为突破口实现幼小衔接.  相似文献   

18.
民间儿童游戏是由民间创编,并在民间代代相传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它以其生动有趣、雅俗共赏的活动形式深深吸引着广大儿童。我园为了把优秀的适宜幼儿的民间儿童游戏引进到幼儿园的游戏中来,开展了民间儿童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开发与运用的研究。一、民间儿童游戏的搜集途径1.根据文献资料进行搜集。文献资料是我们进行民间儿童游戏搜集与整理的重要来源。为此,我园调动园内外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通过购买、借阅、复印、查阅等多种形式,搜集了较多的民间儿童游戏素材,为我们下一步整理和开展民间儿童游戏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发动社会…  相似文献   

19.
2017年9月13-16日,"国际游乐协会:推动儿童游戏权利"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卡尔加里市举行了三年一度的主题为"解开游戏的力量"的国际会议,采取全体会议、讨论圈和游戏工作坊等方式充分研讨:在危机、冲突或挑战的境况发挥儿童游戏作用、支持儿童游戏和参与的权利、为了儿童学习和发展、为了儿童和家庭健康与幸福、在社区和公共空间开展儿童游戏、在户外和大自然开展儿童游戏、通过新科技推进儿童游戏、推动儿童游戏社会和政策的变化等八个主题,发出了相关倡议,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喜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学龄前儿童更是通过游戏进行大部分的学习活动.通过游戏,不仅可以帮助儿童"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更可帮助儿童消除紧张心理和焦虑情绪,使其从游戏中获得欢喜、愉悦的情感体验.然而,好玩的天性也常常使得部分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出现诸如锤桌子、扔玩具、攻击同伴甚至大喊大叫的过激行为.此时,要不要对儿童适时进行管束、批评甚至惩戒,成为考验幼儿教师教育智慧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