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阅读教学一般分为初读和深读两个阶段,初读阶段一般解决写了什么,深读阶段一般解决为什么写和怎么写的。对于精读课文,我们一般在第一课时进行初读,在第二课时进行深读;略读课文的教学虽然只用一个课时,但依然是先初读后深读。解决写了什么从另一种角度讲就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但有的老师让学生理解主要内容,往往形式单一。读了课文后,老师问学生:"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能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吗?"这种方式偶尔用用未尝不可,但每篇  相似文献   

2.
参加一次初中语文教研活动,听了两节作文课,想到了作文教学中写作知识的开发问题。一节是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执教的示范课《学写一篇游记》。这节课,余老师首先结合教材中的课文对如何进行游记写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提炼出了游记写作的程序性知识;  相似文献   

3.
正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是按主题单元编排的,其中有些单元主题是围绕游记内容来安排的。那么如何进行游记类课文单元整组的教学呢?笔者对游记类课文单元整组教学进行了实践与探究,实施了"三步推进,读写联动"的游记类课文单元整组的教学策略。一、着眼目标,统筹安排根据游记类课文所处的年段、单元的目标要求,梳理教学目标,对学生学习游记类课文和教师指导游记习作全盘考虑,整体架构。1.立足单元整体架构。以单元目标为支撑点,  相似文献   

4.
《一滴水经过丽江》是一篇游记,也是一篇自读课文。经过丽江的这"一滴水",自带神奇的特质,让这篇文章充满了童趣与诗意。赵富良老师执教的《一滴水经过丽江》一课是别具一格的:教学设计,运用神来之笔——穿梭时光;教学起点,在于贴近学生——阅读体验;教学策略,帮助搭建支架——比较阅读。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理念提倡师生互动,提出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很多的课堂教学中老师的"问"多了起来.但是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使教学过程平淡无奇,一篇篇精美的课文,在教学中被老师的提问肢解着,提问和答问代替了美读、美听和美析.  相似文献   

6.
一、有效思维的长度语文课应该富有理智的挑战,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深刻起来.有思维容量的语文课才是有效的语文课.语文课堂教学应该集中在重要的教学内容上,让学生学得充分一些,学得透彻一些.曾经听过支玉恒老师执教《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教学设计极其简单,一共只有三个大的步骤:1.在多读的基础上,请学生发表读书的感受.(即支老师问:“读了这篇课文,你心中是什么滋味?”)2.给课文的五项内容各写—个抒情的句子,并经过板书整理后,形成一篇小小的散文.3.进行一个针对“保护地球环境,联系课外知识”的实话实说节目.  相似文献   

7.
《湖南教育》2004,(9):13-13
二年级的小朋友正在学课文《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执教的是一位很年轻的女老师。“孩子们,你能得几颗星? ”老师问。之前,孩子们自已读了一遍课文。老师说:能认真读的得一颗星能认真读并能读得准确的得两颗星,读得又准确又流利的得三颗星。“三颗!”孩子们的回答很宏亮“请能  相似文献   

8.
周洁 《小学生》2013,(4):72-72
张田若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因此,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读是感悟积累的前提。第一课时的读就是第一读和第二读的问题。主要是帮助学生在扫清阅读障碍的同时,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整体感知课文要向我们传达的心声、文意。怎样的教学才真正使第一课时的阅读教学"到位"?我们先来看一位老师执教的《"闪光的金子"》的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诱发情感期待读师:同学们,知道老师叫什么?(徐大娟)怎么知道的?有老师的本家吗?怎么记住"徐"字呢?(学生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9.
崔峦先生指出:"要努力实现阅读教学美丽的转身。课文只是一个例子,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例子,教给学生语文知识,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但是,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不少老师对阅读教学的目标不明,究竟为何而读,通过读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头脑中并没有清醒的认识,只是一味地读,一篇课文学完,学生的语文能  相似文献   

10.
<正>"在阅读教学中寻找适切的言语训练点"的主题教研活动中,一位老师执教《别饿坏了那匹马》。课后,老师们交流分享了不同的教学设计。同样是把"品读感悟残疾青年善意的谎言"作为教学目标,让学生感受残疾青年的善良和乐于助人,却有着不同的教学途径——达到目的的路不止一条。执教老师是这样处理的:自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思考探究:(1)课文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分别是谁对谁说的?用意是什么?(2)究竟有无那匹马?这善意的谎言表现了  相似文献   

11.
<正>《漏》是一篇民间故事,在儿童问学课堂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最终将学生之问化为教学之问,以“问”驱动“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一、初读课文,自主提问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有趣的民间故事——《漏》。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左边三点水表示这个字与水有关,右边的“尸”表示与房屋有关,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这就是“漏”。(齐读题目)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全文。2、品味本文层次美、意境美,学习写景的方法。3、感受大自然的纯净美好,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二.教学思路:本节课以"读"贯穿整节课,采用"一线串珠"式的教学方法,我设计了"一读课文通文意,二读课文理层次,三读课文品意境,四读课文悟情怀,五读课文诵经典"这五个环节,层序递进,预期在"三读课文品  相似文献   

13.
正现以苏教版三上《第八次》课文为例,谈一谈构建"以写为本"的阅读教学范式课堂,即"2+1"范式课堂(一篇课文2教时完成+第3教时拓展)。第一课时:三读三问,理清课文脉络上课一开始,我以名言"有志者事竟成"引入别出心裁地讲故事:听说过这句名言吗?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发生在外国的有志竟成的故事吧。然后范读课文,字正腔圆,感情饱满,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初读课文环节,出示了不同层次的"三读"要求——一读: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根据拼音把生字多读几遍;二读: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通句子,长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三读: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相似文献   

14.
教学《一面五星红旗》一课时,当我刚范读完课文后,王浩同学就举手了:老师,刚才你在读课文时,我发现了一个问题:课文的第一和第二自然段中都有一个关系的"系"字,您为什么在第一自然段中读"xì",而在第二自然段中又读"jì"呢?我也知道这个字是一个多音字,可我总觉着它在课文中都表示一个动作,所以都读"jì"才合适。一向善于钻研的小翔同学还没等我解释,便站起来说;老师读得对。在  相似文献   

15.
在十几年的教研生涯中,经常下到学校参加听课评课。在评析发言中,常常听到有人肯定某某老师在某个教学环节中,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或曰进行了发散思维的训练。且举三例以示之: 例一:(低年段) 教学《小白兔和小灰兔》。课文最后一句话是:“小白兔说:‘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于是老师提问:“小白兔说的话对吗?为什么?小灰兔听了会怎样?”这个提问的前两问是对课文思想内容的肯定和分析,而后一问却被评课者认为,让学  相似文献   

16.
教学地点:浙江省慈溪育才学校(课前学生熟悉文本,自由朗读课文)一、猜读,检测自读情况——你猜老师会问什么问题?师:读完一遍的同学请举手,没读完的同学不着急,慢慢读。(学生差不多都举起来手)既然大家都读完了,老师就要问问题了。老师的问题是什么呢?老师的问题是:这篇自读课文,你读了以后,猜猜看肖老师会问你什么问题。生1:老师可能让我们回答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教材改革的不断深入,义务教育阶段统编语文教材确立了由"教读"到"自读"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现代文读写单元选配了1—2篇拓展、延伸的自读课文(如有两篇,则其中一篇不设旁批,只有阅读提示),而"活动·探究"单元课文原则上全为自读课文。这些自读课文的编排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把老师在教读课文中传授的知识、方法等运用到自读课文的学习中去,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教学目的。那么,如何灵活、有效地组织自读课文的教学呢?  相似文献   

18.
《陶罐和铁罐》是一则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 ,也是一篇阅读课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 ,以对话为主要叙述形式 ,人物形象鲜明 ,很能吸引学生朗读和表演。因此 ,教学本课时 ,我一改传统的串问串答的教学 ,而确定把时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 ,充分地自读自悟。为此 ,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读一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一 )自读我首先放手让学生主动自读课文 ,自己朗读 ,给足时间 ,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1 因文激趣 ,让学生喜欢读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开课我便导入 :同学们 ,你们喜欢寓言吗 …  相似文献   

19.
妹妹在读博士,她是个聪明的孩子。妹妹曾经对我说:"姐姐,记得小时候你可用功了!你总是一遍又一遍地读课文、背课文。你读两遍我就背下来了,可是你读了许多遍还是背不下来。你这样背课文,对我很有好处,等到我学这些课文的时候,我不用听老师讲就会背了。作为你的妹妹,我真是太幸运了!"  相似文献   

20.
陈国胜 《广西教育》2014,(25):91-91
正阅读一篇文言文可以分为3个阶段,一是"熟读"阶段,包括读准字音、学会断句、读词汇;二是"赏读"阶段,包括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读出文章的主旨,读出文章的精妙之处,读出自己的感悟;三是"背诵"阶段,这里所说的"背诵"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理解记忆。下面,笔者简单谈谈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开展"读"的活动,体现"读"的艺术。一、熟读记词汇学习语文,必须从积累词汇开始。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满井游记》时,在词汇积累这个环节,笔者是这样进行教学的。首先,学新词。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