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莉 《家教世界》2014,(5X):25-25
<正>设计意图: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幼儿数数时存在多数、漏数的现象,并且有时对数字认识不清。《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利用生活和游戏中的实际情境,引导幼儿理解数概念。"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身边的事物,都能提供诸多的数学信息。如何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资源,切实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于是我选择了幼儿非常感  相似文献   

2.
<正>数学是幼儿认识世界、概括事物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解决来自生活和游戏中问题的有用工具。2001年颁布的《纲要》中就倡导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学习数学。幼儿数学活动应突出做中学、生活中学和游戏中学。教师要引导幼儿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做到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成长。一、挖掘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日常生活充满了数学,如身上服饰颜色、图案;周围物体的形状、大小、多少等都  相似文献   

3.
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一定的数量关系,以一定的形体存在于空间,幼儿生活的现实环境是幼儿获得数学启蒙知识的源泉。利用幼儿喜爱游戏的天性,将数学教育融于生动活泼的游戏情境中,增加学习的动机和乐趣,将数学问题生活化、趣味化。通过实践、探究、分享、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学会学习,让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4.
以往数学教育更多的是在正规的课堂上进行,教师以为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了集体数学教学方案,精心准备了一些操作材料,让幼儿“操作过了”,老师“教过了”,幼儿就学会了数学。其实这种数学教育脱离了幼儿的现实生活,不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使幼儿感到数学是强加给他们的概念,是记忆不完的知识,这就导致了幼儿对数学缺乏学习的兴趣。而生活中的数学教育让幼儿在没有思想负担的情况下自然、轻松、愉快地学习,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正是立足于我国幼教发展现状,顺应《幼…  相似文献   

5.
兴趣具有指向性。幼儿对于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心驰神往、积极参与;兴趣具有不稳定性,幼儿的学习兴趣受他们的生活环境的影响.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培养了幼儿的兴趣;此外兴趣还具有易转移性的特点,幼儿对某一事物或活动容易产生兴趣。也容易被新鲜、奇特、突发的事物所吸引而将兴趣转移,  相似文献   

6.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人的生活实践(衣、食、住、行)几乎都离不开数学,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像花朵、蜗牛、蜂巢等也都包含着数学美。数学具有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的特点,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幼儿园数学教育应注重启蒙性、生活化。新课程让数学学习走入幼儿的生活,注重幼儿数学思想的形成,促进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让孩子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从而为孩子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兴趣能促使幼儿对数学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引领幼儿积极思考.在实践中,我们的体会是,从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运用生动有趣的学习形式,有利于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一、参与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小班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充满兴趣.教师在设计数学活动时,应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幼  相似文献   

8.
幼儿数学教育纲要对目标的表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够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二是能够让幼儿体验数学的重要性和有趣性。这一句话明确了幼儿学习数学要在哪里学、要怎么学。要想让幼儿喜欢上数学课,教师应该从培养幼儿的兴趣着手,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学习游戏的方方面面渗入。在自主设计的游戏活动当中,慢慢地让幼儿发现学习数学的生活实用性,并让幼儿充分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既享受快乐又学到数学知识。本文讨论了培养学前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的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9.
数学作为描述和解释事物存在方式,反映事物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渗透在儿童的生活中,它帮助儿童认识世界,领悟建立在人脑中的抽象关系,给儿童提供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以往教师以为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了数学教学方案,精心准备了一些操作材料,让幼儿"操作过了",老师"教过了",幼儿就学会了数学。其实这种数学教育脱离了幼儿的现实生活,使幼儿感到数学是强加给他们的概念,是记忆不完的知识,这就导致了幼儿对数学缺乏学习的兴趣。"在幼儿的生活体验和探索实践中进行数学教育"正是立足于我国幼教发展现状,顺应《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教育理念而提出的幼儿数学教育改革趋势。我们应该正确、全面地理解它的内涵,切实做到在幼儿的生活体验和探索实践中,适时适度地进行数学教育。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由此可见,生动、有趣、具有情境的数学教学活动能使幼儿更好更快地达到预设目标,它要求数学学习由原来枯燥乏味的被动学习变为新颖、有趣、互动性强的主动学习,从而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在幼儿园进行数学教学应注重让幼儿从探索中发现,从发现中提升。但由于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注意力极不稳定,很容易转移。因此,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改变枯燥单调的数学教学形式,以尊重的态度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兴趣,让他们喜欢数学,爱上数学。  相似文献   

11.
以往数学教育更多的是在正规的课堂上进行,教师以为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了集体数学教学方案,精心准备了一些操作材料,让幼儿"操作过了",老师"教过了",幼儿就学会了数学.其实这种数学教育脱离了幼儿的现实生活,不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使幼儿感到数学是强加给他们的概念,是记忆不完的知识,这就导致了幼儿对数学缺乏学习的兴趣.而生活中的数学教育让幼儿在没有思想负担的情况下自然、轻松、愉快地学习,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正是立足于我国幼教发展现状,顺应<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简称<纲要>)的教育理念而提出的幼儿数学教育改革趋势.我们应该正确、全面地理解它的内涵,切实做到利用生活中的事件和现实材料,适时适度地在生活中进行幼儿数学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幼儿园数学教育要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的重要性和趣味性,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幼儿正处于形象思维的发展阶段,他们的年龄阶段性特征意味着他们对直观感受的东西更感兴趣。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采用游戏教学法有助于幼儿思维和智力的开发。在教学中引入游戏,不仅促使幼儿主动学习主动发展,还提高了幼儿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相似文献   

13.
以往数学教育更多的是在正规的课堂上进行,教师以为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了集体数学教学方案,精心准备了一些操作材料,让幼儿"操作过了",老师"教过了",幼儿就学会了数学.其实这种数学教育脱离了幼儿的现实生活,不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使幼儿感到数学是强加给他们的概念,是记忆不完的知识,这就导致了幼儿对数学缺乏学习的兴趣.而生活中的数学教育让幼儿在没有思想负担的情况下自然、轻松、愉快地学习,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正是立足于我国幼教发展现状,顺应<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简称<纲要>)的教育理念而提出的幼儿数学教育改革趋势.我们应该正确、全面地理解它的内涵,切实做到利用生活中的事件和现实材料,适时适度地在生活中进行幼儿数学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4.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学,应从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孩子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理解和应用。数学是幼儿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处在逻辑思维和数概念初步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数学不仅是他们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工具,更是发展他们抽象思维,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为小学阶段的学习以及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扎实的基础。幼儿的数学活动实际是幼儿初步建立数概念、形成逻辑思维循序渐进的过程。幼儿就是在这个时期建立和形成数概念,萌发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的,此时孩子的数学思维异常活跃。要改变传统的数学教育,重视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性培养,幼儿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才会得到有效的培养,教学质量才能不断提高。因此,幼儿园进行数学启蒙教育,对孩子的智力、思维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数学活动不大重视幼儿那些非正规的数学知识的作用,在那种直线式的结构当中,常识性、经验性的知识一般派不上用场。情景式教学是直观和容易引起想象的数学教学,包含幼儿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景,以及幼儿那些来自生活的非严格的数学知识和数学体验。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又必须建立在幼儿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此背景下,教学应该通过设计现实主题情景以支撑幼儿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成为学习  相似文献   

16.
幼儿阶段是培养幼儿习惯的关键阶段,因此幼儿教育也应该得到重视。但是,在数学思维的早期培养过程中,由于数学对抽象思维和逻辑性要求较高,而幼儿的认知水平又有限,更无从谈起主动学习和自我管理。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这一思想的提出对于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立足于幼儿的生活实际,将数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在生活场景中展现给幼儿,不仅可以将知识简单化,还能增加他们学习的乐趣,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就如何使数学教育在幼儿阶段生活化展开研究,提出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对幼儿数学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幼儿园数学教育要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的重要性和趣味性,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幼儿正处于形象思维的发展阶段,他们的年龄阶段性特征意味着他们对直观感受的东西更感兴趣.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采用游戏教学法有助于幼儿思维和智力的开发.在教学中引入游戏,不仅促使幼儿主动学习主动发展,还提高了幼儿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相似文献   

18.
成蕾 《考试周刊》2012,(4):190-190
幼儿对数学的学习依赖于生活中对具体事物的反复自由探索和亲身体验。只有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幼儿才能使数学经验逐渐内化。并自我建构以获得发展。当幼儿在生活中发现问题,逐渐学习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概念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数学就自然地产生了,同时这种以科学、客观为基础的思维方法,也就自然地建立起来了。  相似文献   

19.
营救宝宝兔     
数学活动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性较强,在教学活动中幼儿容易感到枯燥、乏味,进而影响到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而《纲要》中明确指出: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5~6岁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数学活动是发展幼儿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可以发展幼儿的分析、推理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通过连续观察、探究事物变化的简单原因和规律,尝试学习简单的推理,发展思维能力。”在幼儿园的生活中,笔者经常会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从中发现数与量的关系,感受数学中的奥秘。在教学活动中,会借助信息技术等手段来帮助幼儿建构数学概念。大班数学活动“智慧大冲关”(等量代换)就是一节运用信息技术对生活中的物品进行等量代换的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