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也就是要精心对教学过程进行预设。课堂教学更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知整个课堂的全部细节。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发生诸多的意外,一旦出现"不速之客",教师要有心理准备,灵活应对,而不能一味拘泥于课前预设的教案,有时反而可以巧妙利用意外的"生成"。  相似文献   

2.
正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叶澜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要做到"五实",即一节好课应该是扎实的课、充实的课、丰实的课、平时的课、真实的课。其中"丰实的课",指的是生成性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中应有教师和学生情感、智慧、思维和精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体,这里所说的预设指的是教师课前  相似文献   

3.
正"预设"就是"预先设定""预先设计","预设"指的是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对课堂教学可能产生的走向,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在课堂上可能产生的影响,对教学进程与目标达成的其他变数等因素的预先思考与相关应变策略。预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是生成的源头,也是生成的土壤。离开了预设,生成就是一潭死水,不仅"形散",而且"神散",课前的预设可以为课堂的精彩生成奠定基石。  相似文献   

4.
胡晓静 《甘肃教育》2014,(24):70-70
正教学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的预设。没有精心的预设,也就没有流畅而精彩的课堂。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的、理性的思考和安排。预设是实现教学最优化的前提。没有预设的课堂肯定是散漫、杂乱和无序的。只有事先预设好教学目标和教学流程,做到对教材"入乎其内",才能在教学中"出乎其  相似文献   

5.
预设是课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预先设计。充分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然而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课堂教学既要有预设又要有生成,没有生成,课堂就是封闭僵死的  相似文献   

6.
<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预设可以说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规划、设计、预设和安排,既包含教师对教材、学生的理解,更体现教师个人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教师只有课前进行充分的预设,才能在课堂上临危不乱,"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如果我们把课堂教学看做一个充满张力的生命过程,那么预设既是课堂教学的孕伏过程,又是课堂教学的基石和源泉。课堂教学的好坏、效率的高低,与预设的有效与否直接相关。高效的课堂教学离不了精心的预设,只有课前进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具有极强的现场性,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所以教师不仅需要课前的精心预设,还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调整甚至重新设置教学,使课堂教学不再是配合老师的"演出",而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从而使课堂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本文重在探讨预设与生成的教学误区以及教学中如何对预设的内容和目标做出有价值的生成,进而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8.
课堂预设是顺利开展课堂教学的关键,本文试图从模式选择、环节设计、策略触摸和课前反思等方面来阐明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预设,从而使课前预设最大限度地成就一堂好课. 一、模式选择 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预设应充分理解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我们追求一种以"软性设计"为主,"硬性设计"为辅,两者相辅相成的"弹性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9.
课堂离不开教师的教学预设。好的预设是一节成功课的前提,但预设不是教学的全部,教学的生命力与真正价值却在预设外生成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解决课堂中根本不可预知的生成性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因生成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等。  相似文献   

10.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是课堂教学的两翼。教师在课前要精心预设,尽可能预计和考虑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各种可能性,课堂上要捕捉动态资源,让"预设"与"生成"不断优化与整合,以最大限度地彰显课堂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活动面对的是不同个性的生命体,是充满活力的生成过程,教学活动正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过程。所谓"预设",是指课堂教学前的一个预案,是指"教师根据课堂中的互动状态及时地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行为的  相似文献   

12.
<正>一节好课,必定少不了教师课前的精心预设,但如果只有预设没有生成,课程就会变得很单薄,缺少丰富和充实之感。那么,教师该如何通过课堂的预设和生成来丰富课堂教学呢?接下来,笔者以"认识角"一课为例,浅谈小学数学课的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认识角"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3.
"预设"和"生成"不是对立的,而是辩证的关系。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要生成精彩、增强实效,其教学过程是需要教师精心预设的。预设"错误",预约精彩生成;预设"问题",预约精彩生成;预设"弹性",预约精彩生成。教师课前多一分精心预设,课堂就会多一分动态生成,学生就会多一分发展。教师要用精心的"预设"为学生搭建课堂生成的平台,让预设与生成珠联璧合,和谐共生,这样才能使一堂平淡的课呈现出"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4.
课眼就是根据文本的精髓所在或关键之处而设置的课堂教学的切入点、突破口。课眼是课堂教学的眼睛,找准课眼,抓住课眼,教师就能高屋建瓴地审视教学内容,理出一条"主线",再由"线"到"面",形成"板块",不蔓不枝、精当巧妙地预设教学流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地把学生引向思维的高地,从而激活课堂。  相似文献   

15.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倡导"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新理念,用"精彩"的预设预约课堂教学中"辉煌"的生成。教学起于预设,课前精心预设,可以预约课堂生成的"美丽";在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善于捕捉和利用各种"生成"资源,及时地调整预设,创造课堂"精彩"的生成;课后反思、完善预设,为"平行班"的教学创造再一次生成的"辉煌"。  相似文献   

16.
<正>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在她的"新基础教育"理论中,提出了课堂动态生成的观点.相对于预设性的课堂教学,生成性的教学特点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探究的欲望、展现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动态生成",强调课堂教学不应只是如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应是课堂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虽然说课堂教学有许多无法预料的因素,但只要课前准备充分,加上教师的教学机智,课前的预  相似文献   

17.
"教学细节"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充满思辨与灵性的课堂场景,具有独立的教育价值和意义.课堂上出现的精彩教学细节有的是即时生成的,也有的是课前精心预设的.本文辑录了几则有关教学细节的成功案例,都是经过执教者课前精心预设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当前的中学英语教学现状谈到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重要性,运用生动的教学案例来诠释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关系、课堂生成的层次以及课堂教学中合理预设与生成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开放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教学不再按照预设的路线前进.这就要求教师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观点来看待数学课堂教学,它要求我们以教师为中心走向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从机械、僵化的线性教学走向开放、真实、灵活的板块式教学,使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异彩纷呈的动态变化新特点.本文结合课例分析,阐述一个普通教师对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堂教学预设就是指教师在面对学生时,对于学生要学什么,以及怎样学有了一个全面的评估与定位之后,继而对教学流程所做出的假设路径。课堂教学预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所生成。它是教师走进课堂,走上讲台之前的必修课。一、"弹性"的预设应留足丰盈的空间课前的预设应该是有弹性、有留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