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是我们一线教师要着力研究的课题.笔者参与了学校“以生为本”的课题研究,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有意尝试“以生为本”的课堂探索,向40分钟要效益,构建高效课堂.现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和大家交流如何构建“以生为本”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2.
构建富有生长力的数学课堂,旨在引领学生实现知识与经验的“生长”,实践创新能力的“生长”,思维品质与学习力的“生长”。教师应抓住关键问题、关注学生问题、注重实践探索,构建“生长”课堂,让学生在真实践、真思考、真交流中发展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所提倡的最基本的理念。然而,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实现以生为本,确是一个令人费思的问题。前不久,本人有幸又当了一回“小学生”,参与了课堂学习。课毕,思绪难以平静,感想颇多。身临其境地再次作为学生,使我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有了更深切的体会。数学课堂究竟怎样体现“以学生为本”? 相似文献
4.
学校教育必须使学生从小受到人文方面的教育,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大量的人文内容,教师应努力去挖掘人文知识,建构起数学人文精神的体系,加大人文教育力度,使学生从小就能做个文明的现代人,也使我们的课堂更具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6.
金向军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3):71-75
如何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充满轻松、愉悦的氛围,同时又能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优化,用尽可能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和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对现今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式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勇于实践和改革,全力打造自己的特色课堂教学方式,把学生从被动的、束缚的学习中解放出来,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数学课堂也时刻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8.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课堂忽视了学生在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制约了学生的嘴巴、双手和头脑,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灵性,缺乏生命活力。这样的课堂使师生双方都感到疲惫和乏味。那么,面对这样的局面,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9.
10.
王明智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2):80-80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作为新时代的一名数学老师,更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热情,做到让学生课堂上“动”起来。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并掌握知识,从而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课上,学生除了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智能外,还将自身的情感、动机、需要等一并投入课堂;除了与教师交往外,还与同伴之间进行相互交往;除了认知、情感方面的发展,还包括群体合作能力、行为习惯以及交往意识与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陈战阳 《现代教育管理与教学》2007,(4):78-79
我们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自主学习以便于激起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时常会见到这样的景象:"死的"教案成了"无形的手",支配、牵动着"活的"教师与学生,让他们围着它团团转;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教师是"导演",学优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教师只满足于课堂上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假象互动,鼓动学生答一些"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假问题,缺少的是深层的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学生始终紧随着教师被动地答问,缺少主动设疑的氛围:多数教师对课堂中的“生成”问题视而不见…… 相似文献
15.
16.
陈翠珍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4,(20):137
数学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数学教学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我认为要在课堂中体现生活中的数学,应从以下“四个让”着手:一、让学生体会到身边有数学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习第一单元《快乐的校园》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这要求教师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应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活跃思维,展现个性,这是“生本”课堂的核心体现。 相似文献
18.
以生为本,就是指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作者在《湖心亭看雪》一课教学中,进行了"打擂台"式教学法的尝试,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探究性。 相似文献
19.
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我们应该让知识活起来,让课堂动起来,让其洋溢生命的气息。让真情充盈课堂没有"爱意"的课堂算不上是理想课堂。课堂上师生之间充满"爱意",课堂才会变得有活力,教师才会游刃有余地教,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应是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学习的课堂.学生只有在课堂中一次又一次展开想像的翅膀,获得一次又一次向困难挑战的机会,获得一次又一次成功的体验,才能对学习数学产生强烈的渴望,形成汹涌澎湃的学习热情,爆发出不可预计的数学潜能.那么久而久之,将形成具有终身有用的数学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