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尤良南 《辽宁教育》2003,(10):45-46,52
二、优化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主动建构【课堂实录片断二】《面积的意义和面积单位》师:(出示两个宽相等,长相差0.5厘米的长方形硬纸板)猜一猜,你知道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吗?(学生观察、操作,并讨论得出:可以把它们重叠起来进行比较。而且,当两个长方形纸片的宽相等时,哪张纸片长,它的面积就大)。师:(出示一蓝色正方形纸片和一绿色长方形纸片。长方形纸片:3cm×8cm;正方形纸片5cm×5cm。)这两个图形,你们认为谁的面积大呢?生1:把两个图形叠起来再比较。(老师让学生上前操作。一学生上前把两个图形重叠,发现这两个图形的长和宽都无法重合。又…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43~45页。【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图形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师:这些图片中都出现了什么图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平行四边形。二、认识特征1.大胆猜想。师:(出示活动框架)这是一个什么图形?生:长方形。师:长方形有什么特征?生1: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生2:长方形有四个角,都是直角。师:(拉成平行四边形)现  相似文献   

3.
A老师的教学片断:教师出示长方形纸片。师:看,是什么形状?生齐答:长方形。师:你看到了长方形的什么?(4条边,4个角)猜一猜,长方形有哪些特征?生1:长方形的一条边比那条边长一些。  相似文献   

4.
【片段一】要不要让学生发现?(教学例1)出示一幅图片。(师用鼠标拉动图片,先放大,再缩小。)师:请你选择合适的词语来表述上面图片的变化?生:这是将图片拉长、放大了。生:又缩小了。师:仔细观察这两幅图,思考:放大后的长方形的长与原来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24、25页。【教学过程】一、在回顾中引进新知识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方向?你能利用手中的小纸片,制作一个方向板吗?生:能。学生独立制作方向板,教师巡视,展示部分优秀作品。师:小小方向板,能帮我们一个大大的忙。出示课题:认识路线。【设计意图: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八个方向的知  相似文献   

6.
【案例】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某课堂简录: 1.猜。多媒体出示枫叶、蜻蜓、天平等物体的一半,学生猜全幅图。  相似文献   

7.
【案例】 一、揭题 (出示一个圆形的硬纸片)师问:这个图形叫什么?生:圆。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圆的有关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圆的知识。(把圆形硬纸片贴在黑板上)  相似文献   

8.
正一、读前推荐,为课外阅读寻找切入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外阅读的指导中,我们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切入点,将各类读物带到他们面前。【案例一】《夏洛的网》教学设计1.出示书名,你猜猜看,书里会向我们讲述什么样的故事?2.观察插图画了什么,从中你知道了些什么?3.齐读图上方的文字:"蜘蛛夏洛和小猪威尔伯的故事,让千万人落泪。"从这句话中,你又了解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学课堂离不开情境创设,数学学习离不开情境引导。如何进行情境创设呢?下面从两个课堂情境谈起。【镜头1】师:(课件出示情境图)3月12日是什么节日?生:植树节。师:你知道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生:在植树。师:看情境图,说出自己发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国标苏教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次教学片段】在教学中,教师按照教材的编写思路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层次:1.出示一幅三角形"人字梁"的图,并向学生介绍它的名称、作用。2.提问:你能量出图中"人字梁"的高度吗?量之前先说说准备从哪儿去测量?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58~60页【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1.出示教室场景图。师:大家看,这是什么地方?生:这是我们的教室。师:仔细观察,图中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生1:喇叭面、开关面板的面是正方形。生2:课桌面、黑板面是长方形。师: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你们已经知道了些什么?生: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和四  相似文献   

12.
【案例】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练习片断片断一(出示下图)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个长方形,它  相似文献   

13.
[案例]一、认识四边形1.让学生说说地砖和黑板的面各是什么形状。2.出示卡通人物,提问:长方形、正方形还有一个同样的名字,叫什么呢?3.请学生分别拿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纸片摸一摸,再提问学生摸完以后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小组交流,教师补充)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0~32页例题及"想想做做"。【教学重点】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基本特征。【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引出新知1.提问:三角形按角分类可以分成哪几类?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三角形的分类。2.提问:你认为三角形还可以按什么分类?(边)思考:三角形的三条边有怎样的关系?是否可以根据三  相似文献   

15.
【教学描述】一、看图学说图意,初步感知加法课件出示例题图。【说明:图分两步出示,先出示3个小朋友浇花的画面,再出示两个小朋友拎着水壶走过来的画面。】让学生静静观察图意。师:校园里一群小朋友在干什么呢?你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  相似文献   

16.
上课开始了。教师出示了一块方形蛋糕,用小刀平均切成两块,问:“取出其中之一块,是这块蛋糕的多少?”学生答:1/2块。教师又出示长方形纸片,对角折成两个三角形,问:“其中之一是长方形的多少?”学生答:1/2。接着又出示长方形纸片,用粉笔划成三等分,问:“取其二份,是长方形的多少?”学生答:2/3。又拿出圆纸片,分为四等分,问:“取其中一份是圆的多少?”学生答:1/4。“分成六份取一份呢?”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学过程】一、揭题设疑,激发兴趣1.读题。2.质疑:读了课题后,你禁不住要问什么?(预设:"永生"什么意思?谁在大海中永生?为什么在大海中永生?等)3.初步解疑。(课件出示邓小平像,明白第一、  相似文献   

18.
[教例]课前谈话:你能给教室里的人进行分类吗?你是按什么分的?(培养学生给事物归类的意识,为学习本课作准备。)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幻灯出示一组图形:△□○。问学生:大家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吗?你能把这些图形分类吗?说说分类的理由(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2.引入新课: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我们把它归为一类。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研究它们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二、授新课1.认识长方形的特征(1)猜测。教师出示一个彩色长方形,问学生:这是一个什么图形?你能猜出它的边有什么特点…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教材五年级上册数学第80页~第83页.教学过程:一、新知导入师(出示两张纸片):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面积,比一比:这张长方形纸片和平行四边形纸片谁的面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93~95页。【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大家见过大海吗?喜欢大海吗?下面我们一起去大海边感受一下吧!(课件出示情境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一共有多少只船?生:游泳的有多少人?生:有多少个大人在游泳?生:沙滩上有多少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