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叶圣陶说: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中有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我们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笔来写自己观察到的生活和现象,要让学生用自己的心来抒发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初步  相似文献   

2.
论走向生活体验的教育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传统的教育研究由于远离生活体验而丧失了生活意义。当代的教育研究应该注重生活体验.走向生活体验。也就是说,教育研究是在实际情境中针对个人的生活体验进行研究;教育研究是研究者作为主体的人参与介入的活动;在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应该构建平等互动的关系。因此,当代的教育研究应该强调叙事研究.关注教师的实践知识,在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之间开展广泛的合作与对话。  相似文献   

3.
出题习作,囿于限制,感到束手束脚;自由习作,海阔天空,还是难以下笔.作者以校因生活为视角,提倡学生写体验式习作,从身边素材撷取精彩,摈弃成人化标准,让学生的生命自由地表达,忠实于生活,洞开了儿童习作的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课程理念出发,剖析如何引导学生参与习作体验活动,在活动中积累习作素材,拓展习作想象时空,有效地训练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强化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具有生活性、开放性、综合性等特点的课程。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是一个观念认识、体验内化、践行反思,相融合、循环的复杂过程。道德课教材涉及的内容大多来自于学生生活,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道德教学将课堂教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设计与学生生活贴近、喜爱的活动,让课堂与生活接轨,学生在体验中将道德内化为自身需求。 关键词:  相似文献   

6.
林锡赢 《亚太教育》2023,(1):118-121
通过对一位中职学生课程生活体验的描述,关注课堂中中职学生的存在,描述其上课、课堂纪律、作业、考试等四个主题故事,再现其真实的学习经历,解释其课程体验的意义。中职学生课程生活体验到的是课程脱离生活世界,难以唤醒学习兴趣,忽视职业岗位能力学习,学习效果不佳。提出项目化情境教学、建构学习共同体、开展增值评价等教育策略,以提升中职学生课程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7.
很多学生畏惧作文,究其原因,主要是缺少习作素材,不知道写什么。教师作文教学中促进学生的体验,应强调多元性、灵活性、真实性和意识性,引导学生从自己生活的天地中开拓写作内容,包括个人生活、班级学校生活、家庭社会生活;此外,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关活动,从中取得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8.
欧阳书琴 《生活教育》2013,(11):113-117
《语文新课标》强调第四学段“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加拿大学者马克斯·范梅南作了生活体验研究,朱小蔓教授也提出了体验教育,可见,体验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9.
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密切联系课程实际与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实施有效的教育教学改革方针.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中,积极探索以"体验式"教学引领课程开发,促进德育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0.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语文教学中仍然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习作难写,习作难教"的困惑。解决这些困惑的根本途径必须遵循习作教学的基本要求,即必须引领学生走进生活、感悟生活,积蓄丰富的生活体验,将学生习作的兴趣真正地引向对生活的关注,使习作成为生活的一种需要及其有意义的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11.
劳动教育课程既能满足学习者个体成长的需求,又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它是劳动教育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课程倡导"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劳动价值观和劳动素养的培育,而这需要在学生的生活体验中得以落实.基于生活体验视角的劳动教育课程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其时代追求体现在基于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劳动教育课程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并非只是听课、读书、考试和拿文凭,更重要的是经历一种严格的学术训练,这种学术活动的生活体验是其学术成长的难忘记忆。本研究选取大学生学术生活体验的视角,考察“教育研究概论”课程改革给大学生学术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研究教育,就是要实事求是地尊重教育的实践性质,按“问题是否存在——在何等程度何等范围存在——是否可以改变”的研究逻辑形成清晰明确的混合研究过程。我们期待本课程所持的严格的科学态度有助于师范生养成一种研究的态度,培养“做”研究的素养,具有迅速进入和有效完成教育研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14.
小学德育是培养小学生道德素养与思想品德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长久以来,国内小学的德育都仅仅看重对课本知识的简单讲解,而脱离了学生本身,脱离了德育的来源——生活,因此在现阶段我国的小学德育教学仍旧存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5.
卢梭 《良师》2011,(12):19-19
我迈着平静的步伐,到树林中去寻觅一个荒野的角落,一个人迹罕至因而没有任何奴役和统治印记的荒野的角落,一个我相信在我之前从未有人到过的幽静的角落,那儿不会有令人厌恶的第三者跑来横隔在大自然和我之间。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育技术》2017,(11):92-98
文章介绍了在线课程演变发展的历史,针对当前在线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学习体验的在线课程的设计思路。基于此设计思路,文章构建了基于学习体验的在线课程设计架构,并依托服务层、活动层和数据层进行了具体设计。最后,文章以"互联网金融"公共课程为例,通过课程分类设计、个人学习空间构建、知识地图开发、实践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尝试面向学习者体验构建在线课程,以提升课程的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17.
基于真实体验的课程统整,必须在一定区域内筛选相应的主题,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有价值的课程内容进行操作。要按照梳理搜集区域资源、筛选资源确立主题、挖掘资源的学科与育人内涵、丰富内容夯实课程尧整理内容划分年段、课程评价提升质量的步骤进行课程统整,这样才能构建出真实的对学生成长有价值的课程。  相似文献   

18.
一、课程生活化应是学生的真实生活,而非虚假生活让课程回归生活,就是要利用学生的生活背景和生活体验,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让学生依托自己的生活体验来领悟和感知文  相似文献   

19.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假如习作是按照提纲写的,并且事先进行了写这篇作文的准备,那么它就自然不能反映儿童的思想和感情,也不会有儿童对美的知觉的那种清新感。”习作实际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与人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内在素养的体现。但在一些练习中词不达意、言不由衷、胡编乱造、闭门造车等现象还经常出现。  相似文献   

20.
当前大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缺乏足够的认识,现代大学通识教育应该加强人地关系的教育,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观。文章在探讨跨学科综合型通识课程"神奇的大自然"的内容组织、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指出教学模式应变"教"为"导",营造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坚持课程内容与现实问题的结合,以问题方式促进多学科知识学习能力的形成,以生动形象的影像资料配合课堂教学和构建多元成绩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