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是教师为儿童提供适宜性教育的前提,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只有在充分观察儿童,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行为特点、兴趣倾向和学习风格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符合儿童特点的活动方案,并在活动过程中根据幼儿的表现及时作出调整,从而保证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由于幼儿园儿童的年龄尚幼,为了随时观察儿童的安全和成长情况,教师对其进行实时观察和呵护是十分重要的,区域活动作为儿童在幼儿园开展自主活动的重要形式,可以让儿童在进行游戏活动的同时,进行学习和探索,是有利于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科学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一部分,同样是帮助儿童进行智力开发的重要活动形式,教师的观察评价能够在儿童进行区域活动时准确地帮助教师了解儿童,促进儿童的成长,本文通过对幼儿园科学区域活 动中教师进行观察与评价的意义以及如何进行更好的发展进行探讨,旨在完善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3.
《集宁师专学报》2015,(4):92-95
角色游戏是一种常见的受儿童喜爱的游戏方式,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扮演游戏中的角色,通过想象、模仿、观察等赋予角色灵魂使游戏得以进行。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会因为认知和心理发展水平不同而在角色游戏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积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儿童行为和认知的发展。本文主要从儿童认知方面入手分析3-5岁儿童的认知特点,揭露在角色游戏中的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行为特点,教师主要通过计划、指导、观察、记录、评量、沟通有针对性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游戏活动主要指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能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交往合作能力,促进幼儿情感、个性健康的发展。可见,作为幼儿的自主性游戏,是幼儿的一种内在动机行为,游戏本身就是目的,因此没有外在目标。通过《发展适宜性游戏》以及《幼儿园课程》的培训与学习,教师急需转变观念,建立新的课程化思维,细心观察幼儿的自主性游戏,在观察与解读中推进幼儿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发展适宜性实践由全美幼儿教育协会提出,是在尊重儿童的基础上促进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一套教育哲学、理论框架、行动指南和评估标准,发展适宜性实践对美国乃至世界学前教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我国十八大报告中将"办好学前教育"作为新时期学前教育发展的新要求的政策背景下,在国家关注儿童的"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努力为儿童提供更加适宜的学前教育实践的价值追求下,发展适宜性实践的教育哲学与基本原则可以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适宜性课程提供借鉴。围绕着"对于儿童而言,什么样的实践是适宜的"这一问题,本栏目将推出"发展适宜性实践系列",由5篇文章组成。《发展适宜性实践的主要观点及其有益启示》阐明了发展适宜性实践的内涵与主要观点,并为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创造适合中国儿童的发展适宜性实践提出了思考路径。《发展适宜性实践的基本原则》将从儿童发展的形态、影响因素与教育方法三个维度分析发展适宜性实践中关于儿童发展的12条基本原则。《发展适宜性实践的课程内容: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如何支持儿童的适宜性发展——发展适宜性实践中的游戏、教师和评价》《幼儿园环境设置的"平衡观"——发展适宜性实践的环境探析》则分别从教育内容、课程实施以及环境设置三个角度阐述在设计发展适宜性的课程内容、支持儿童的适宜性发展以及设置发展适宜性的幼儿园环境时应该考虑的要点。  相似文献   

6.
<正>幼儿课堂行为表现是指教学活动中,在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下,幼儿所做出语言、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表现,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内容的设计,对幼儿课堂的行为表现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幼儿课堂的行为表现也能反映教师教学内容选择与设计的适宜性。我园举行了"幼儿课堂行为表现"为主题的课堂观察活动。课堂观察是促进有效教学的一种途径,也是教师获得实践知识的重要来源。我们试图通过量表对幼儿课堂行为表现进行全方位的观察、记录和分析,从  相似文献   

7.
生成性主题活动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体现,幼儿园生成性主题活动就是要充分体现对幼儿权利的尊重,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尊重,对幼儿个性、能力、学习特点的尊重。生成性主题活动,在充分发挥儿童主动性、满足儿童内在兴趣、需求的基础上,让儿童自主探索、自我建构、自我完善。教师是生成性主题活动的环境创设者、物质提供者,是生成性主题活动过程的观察者、记录者和引导者,是生成性主题活动进程的支持者,需要教师用心去欣赏、支持、关注每一个孩子,促使每个孩子有创造性的、富有个性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出台后对幼儿观察评价提出了新要求,本区域的幼儿园,都在提倡教师写观察记录,但水平普遍较低。"学习故事"是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情境中所做的观察,用图文的形式记录下儿童学习过程的一系列"魔法时刻",关注的是儿童能做的、感兴趣的事情,在分析观察到的儿童学习信息的基础上,教师做出支持儿童进一步学习的方法、策略和内容的计划。通过一年的实践研究,我们提炼了观察评价力发展视野下"学习故事"的"聚焦关注"策略、"还原记录"策略、"识别评价"策略、"回应支持"策略——观察求精、记录求实、评价求质、回应求适。  相似文献   

9.
观察记录是幼儿园教师的一项重要日常工作。一般来说,在进行观察记录时,主要有两种取向,即实证取向的观察记录和诠释学取向的观察记录。所谓实证取向的观察记录就是遵循如实反映情况的原则,崇尚用客观的、量化的指标去记录和分析儿童的表现,尽可能排除观察者的主观臆测。其记录往往是一些能反映儿童在认知、语言、动作和社会性方面发展状况的数据。实证取向的观察记录是一种主客分离的认识关系,即观察者作为局外人以客观的眼光审视儿童的发展水平和教学所达到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科学研究方法在幼儿教育中的体现。诠释学取向的观察记录…  相似文献   

10.
正发展适宜性实践是建立在有关儿童如何发展和如何学习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教师应该了解儿童从出生到8岁的发展变化,以及怎样才能最好地支持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全美幼教协会在《早期教育中的发展适宜性实践》(修订版)的声明中列出了12个原则,这些原则由几十年的研究、学习和实践探索提炼而来,对学前教育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一、儿童发展的形态1.发展领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记录的前提是观察与倾听。一个教师只有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才能捕捉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每一个孩子的行为。在探索型主题活动中,记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记录既是活动记录,也是教师生成课程和制订活动方案的依据。在记录过程中,教师与幼儿是平等的,教师必须注意倾听,才能保证观察和记录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由于教师的教育行为建立在对幼儿的观察和记录之上,所以它更能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容易在幼儿和教师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教师运用记录收集数据,并对此进行分析归纳,找出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制订符合他们身…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活动教学"在适应低龄儿童的年龄特征、促进儿童的智力和思维发展方面起到了良好作用。但由于人们观念、认识上的种种误区,活动教学也存在一些不良现象:教学一味地迎合儿童的兴趣、需要;忽视课程的适宜性;课堂教学评价重心偏离儿童反应;活动教学中教师懈怠自己的责任;忽视活动教学过程的文化引导与抽象。这些做法大大降低了活动教学效率,阻碍了儿童应有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搞好活动教学,有必要对这些不良现象在理论上给予澄清和批判。  相似文献   

13.
幼儿期是儿童通过益智游戏活动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本文就幼儿在益智游戏过程中的观察记录入手,发现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益智游戏材料投放存在的潜在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探索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便教师在益智游戏的教学过程中投放能够激发幼儿创造性行为的、具有探索性的、引导性的游戏材料,促进幼儿自发学习的同时给予有效的材料支持。  相似文献   

14.
<正>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以快乐为主、自主探索的个性发展活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能够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发展和教师有效指导。我们知道游戏是幼儿开展活动的基础,创设适宜的游戏活动环境是顺利开展区域游戏活动的保障,教师在游戏活动中的指导也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在幼儿园进行区域活动的适宜性创设及教师的指导呢?一、创设适宜的区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想要创设一个适  相似文献   

15.
幼儿电子档案是深受幼儿和家长欢迎的一项信息化建设内容,它用文字、图片、录像等方式记录每个孩子在园的成长足迹,是家园共育和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的"教师观察记录"一项,是教师针对幼儿在某项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细致观察和记录,从中发现孩子的特点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以下是3篇观察记录实例,供读者参考交流。  相似文献   

16.
观察是实施教育的基础。有效的观察有助于教师了解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从而更好地指导自身的教育教学。记录则是观察的进一步延续,是对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的整理和反思,它能为教师自我管理和反思成长提供反馈。因此,让教师做观察记录成为当前不少幼儿园教研活动的一项常规工作。  相似文献   

17.
本文拟从管理的角度谈谈加强活动区活动的科学组织与指导的一些思路和体会。   一、建立教师的观察行为规范   以下是我园教师在教研中总结出的四条教师的观察行为规范,仅供同行参考。   1.教师要以接受、肯定儿童的态度出现,不轻易给儿童否定的评价。   2.教师应仔细观察儿童的细微变化,了解儿童的想法。   3.最低限度的指导行为和介入行为。教师要尽量避免直接指导,当儿童遇到困难的时候才给于适当的指导。   4.在有计划观察中,能够现场记录的应及时记录,以便事后有分析的依据。   二、指导教师掌握评估操作程序   …  相似文献   

18.
王丽霞  郭飞 《学周刊C版》2014,(7):219-219
幼儿期是儿童通过益智游戏活动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本文就幼儿在益智游戏过程中的观察记录入手.发现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益智游戏材料投放存在的潜在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探索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便教师在益智游戏的教学过程中投放能够激发幼儿创造性行为的、具有探索性的、引导性的游戏材料.促进幼儿自发学习的同时给予有效的材料支持。  相似文献   

19.
记录观察的结果是很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导致我们对儿童活动的观察是否有效,影响我们对儿童发展的正确认识,也关系到对儿童活动的指导是否更有针对性的问题。记录观察结果应当是认真、客观、周密、细致的。前面我们分别谈了“参与式观察”要求、技巧和方法,下面我们试以儿童的图书阅读活动为实例谈谈观察记录的方法。 一、描述性观察记录  相似文献   

20.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注重幼儿实践活动,组织教育活动应根据不同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周围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区域活动是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重要形式,在区域活动中,幼儿主要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知识,而是通过自己的积极探索,获得认知经验。教师通过对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来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教师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分析和指导能助推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因此,区域活动材料就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