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研评价制度对高校教师的科研行为具有引导和激励作用,高校教师对科研评价制度的认同,直接关系着科研评价制度功能的实现。在对18所高校医学院本部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医学院本部教师对科研评价制度的认同现状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高校医学院本部现实中的科研评价制度与教师最认同的科研评价制度有较大差异,高校医学院本部教师对科研评价制度的认同存在显著的职称和学科差异,生存需求、关系需求和成长需求是影响高校医学院本部教师科研评价制度认同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研究建议:充分发挥高校医学院本部教师在评价制度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主体性,充分尊重高校医学院本部教师的胜任力及其对真理的不懈追求,给予高校医学院本部教师更多包容和鼓励,为高校医学院本部教师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  相似文献   

2.
为了考察高校科研评价制度对教师科研行为的影响,对8所学校446名高校教师进行调查,以教师满意度为中介变量,从评价理念、评价主体、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程序和评价结果应用6个维度运用相关、回归及结构方程分析高校科研评价制度对教师科研行为的影响。发现:(1)高校科研评价制度与教师满意度、科研行为均呈显著的正相关。(2)评价理念对教师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评价理念、评价指标和评价结果应用对高校教师科研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3)评价理念、评价指标与评价结果应用3个变量以教师满意度为中介间接影响科研行为,教师满意度在高校教师科研评价制度和科研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基于研究结论,从评价理念、评价指标、评价结果应用与评价外部环境4个维度对高校教师科研评价制度改革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人本管理理论认为,一种管理理论、方法或实践都是以一定的人性假设为前提的。目前高校教师管理中实施的教师评价制度,实际上采用的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奖惩性评价。但高校教师绝不仅仅是追求经济利益的"经济人",而是具有"经济人"某些特征的"自我实现人"。发展性教师评价是符合"自我实现人"的人性假设的一种新型教师评价制度。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师评价体系的关键点是奖惩性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二元结合。  相似文献   

4.
教师绩效薪酬制度改革是当前高校人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关键路径。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相继进行了岗位津贴制度的改革探索,初步形成了"以岗位为基础、以绩效为主体、以奖励为重点"的多元化的教师绩效薪酬制度,建立较为合理的激励分配机制,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薪酬结构的保障性因素减弱、薪酬的形式过于单一、量化评价易造成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等问题。通过对高校现行绩效薪酬制度的模式、特点的概括,分析了绩效薪酬制度实施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高校教师薪酬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科研业绩条件的弹性设置具有等级选择、多样分类、等值替换和量化转换等几种主要模式。总体上,这一评价制度存在着基于分类方式的弹性设置过于粗放,可替换性指标设置改革步伐偏小,教学业绩对传统科研业绩的可替换性微弱以及"破格式"弹性设置缺乏等不足。为促进大学教师职称评审的优化,应进一步设计更为细致的分类体系与标准,大胆探索和尝试更具颠覆性的等值替换机制,加强以促进"科教融合"为导向的可替换指标设计,创设以高质量科研业绩为导向的"破格式"评审制度。  相似文献   

6.
如何构建适合应用型高校的教师评价制度,是我国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主要难题.美国注重对各类高校教师进行分类评价,具有完善的教师评价制度,以适合不同类型高校的教师评价.其应用型高校教师评价制度注重"以教学为中心"、"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总目标",在高校教师评价的内容准则上注重达成"教学评价、科研评价、服务评价"的"...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应建构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以教师自评为主,由专家、同行、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现代学校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在评价主体上,构建多元评价主体,彼此相互合作,相互作用并形成合力;在评价指标上,强调多元维度,重点突出“学情”、“教情”和“素养”,构建以要素评价为主的指标体系;在评价步骤上,建立建指标、选方法、择主体、施评价、做计划等主要环节的动态循环模式;在评价方法上,提倡质性与量化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采用综合评价模式;在评价反馈制度上,建立以对话为主的评价结果反馈制度。  相似文献   

8.
当前高等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缺乏有效整合以共同服务于人才培养。这种现象源自教师"为科研而科研"的行为偏好,教师的行为偏好是管理主义绩效评价制度塑造的。改变科教分离状况,公共政策要做战略性调整:一是改变科教分离体制,创新科研评价机制;二是增强教育自信,建立大学评估的中国标准;三是破除"双一流"建设的学科定势,推动学科专业一体化;四是尊重学术职业特性,重视同行评价和定性评价;五是摒弃学科本位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同行评议制度是英国高校科研评价体系REF(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科研卓越框架)的精髓。英国将要实施的REF2021吸取了先前同行评议制度经济性、公平性、可靠性不足的经验教训并进行了相应改革,提高了对评审专家的信息技术和定量数据支持,调整了专家遴选制度,完善了跨学科研究评价体系,展现了计划性、透明性、多样性和灵活性等优势。这对提高中国科研评价中同行评议制度的科学性、透明性、公平性和可靠性,以及完善专家遴选机制、接受业界内外的公众监督、突出科研成果实际价值、重视对跨学科合作研究的科研评价等方面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现行高校科研考核制度将教师的科研成果作为分配教师福利、晋升教师职称的尺度,以提高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促进学术的发展。然而此制度设置本身却缺乏科学性,具体操作中也缺乏公正性,其实施容易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滋生学术腐败之风。因而,高校推行此制度时,应该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11.
科研评价:目的与方法的适切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研评价虽以科研成果或科研表现为基础,但评价的结果必须与科学的本质规定性相一致。本文根据科研成果在评价中角色的不同,将科研评价分为"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和"以科研成果为指标的评价"两大类,在系统梳理"同行评议"和"科学计量学评价"两种方法的合理性及缺陷基础上,对现行各具体类型科研评价的方式进行了综述,根据评价对象、评价目标与评价方法契合的原则,提出了同行评议与科学计量学方法在不同类型评价中相互协同的改进框架。  相似文献   

12.
影响高校教师学风的制度体系,除了国家、地方和高校为搞好学风建设专门制定的制度规范外,还包括高校现行的科研考核制度、职称评价制度、薪酬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等。通过对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可以了解当前高校教师的学风现状和教师对当前高校学风建设中制度体系影响实效的评价,分析相关制度对高校教师学风的实际影响,为探索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搞好高校教师学风建设、解决高校教师学风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校教师评价中教学科研失衡的实证与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教师评价的一条重要原则是教学与科研相统一。但是,从多个学校的调查结果来看,以下假设并不成立:科研能力强的教师教学效果也很好;教学效果是高校评定优秀教师的主要指标;科研能力强的教师承担重要教学任务。假设没有得到验证,发人深思,需要我们在评价目标的明晰上、评价主体的丰富性上、评价问题的设置上进行再思考与再探索,以促进高校教师评价的逐渐成熟以及教学科研的携手并进。  相似文献   

14.
教师发展:从“交易型”管理走向“转化型”管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之上的"交易型"管理,抑制了教师的专业发展,阻碍了高校的发展。促进教师和高校发展的根本着眼点,在于营造环境,全面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以提高育人质量。其策略是实施"转化型"管理,包括改变领导方式,建立学习型组织,完善评价制度,塑造教师文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高校横向课题是高校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服务企业技术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高校横向科研合同签订、实施、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包括课题负责人丧失科研能力、"双胞胎"合同签订、专利技术是否为成熟技术等法律问题,高校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对教师开展科研法治教育,依法明确校内科研制度"红线",严格落实制度执行,引导科研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对人性的假设引导着制度设计的方向。现行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是以"理性人"为人性假设,师德规范则是以"德性人"为人性假设。这两种制度在学校并行,其人性假设的冲突引发了教师的角色冲突与内在焦虑。此种状况提示学校管理者应以系统的思维开发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加强对制度设计的人性考虑,以更加复杂和全面的人性假设来支持制度的设计与运转,对人性中的积极因素既要加以合理的利用,又要提供必要的约束和引导。  相似文献   

17.
在洪堡所处的时代,由于纯科学的崇高地位和高等教育的精英化,大学"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是有充分的理由的。进入现代社会以后,科研发生了分化,科研有了"好"与"不好"之分,因而它对高校教学也就会产生正负两个方面的效应。在这样的背景下,为确保高校的科研真正有益于教学,特别需要倡导科研道德与学术操守至上的原则,尊重科研工作的过程性,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坚持内容评价和同行评价优先,摒弃现行的粗暴量化评价办法。  相似文献   

18.
教学为主型教师评价是衡量、提升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内容.对教学为主型教师的评价应该有别于研究为主型教师、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师以及社会推广型教师,应侧重于对其教学学术能力的评价.教学学术能力的主要体现是课程开发、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能力.本文从教学态度、教学实施、学术与发展三个方面构建了包含27个子指标的高校教学型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一个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高校教学型教师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通过重抽样技术克服了现有评价体系存在的数据不平衡性问题,从而使高校教学型教师的评价更精确科学.  相似文献   

19.
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交易型”管理,抑制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阻碍高校发展的症结。促进高校发展的根本着眼点就在于营造环境,全面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以提高育人质量。其策略是实施“转化型”管理,包括四个方面:领导方式的改变——由交易式领导转变为超越型领导;新型组织的建设——在科层制基础上建立学习型组织;评价制度的完善——实行奖惩性评价制度与发展性评价制度的有机结合;教师文化的塑造——由外铄规范转化为内隐濡染。  相似文献   

20.
大学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取决于教师的主动性创新行为,而科研评价制度在激励和引导教师的主动性创新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对29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自然、工程、社会和人文学科领域1659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探究科研评价制度对大学教师主动性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评价程序民主、评价主客体互动公平和形成性评价通过增强创新自我效能感激发了主动性创新行为;同行评价方法和质量或创新标准尽管通过增强创新自我效能感激发了主动性创新行为,但其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对主动性创新行为也起着阻碍作用,正负效果抵消的遮掩效应导致其对主动性创新行为影响不显著;科研评价制度对不同学科、不同年龄和不同学校层次教师主动性创新行为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建议:加强增值评价,完善小同行遴选和监督制度,根据学科领域和水平分类制定评价标准,推进学术委员会权限范围和委员产生方式改革,包容和鼓励失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