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智能技术重绘传媒生态图景,出版业进入全新的实践活动轨道,新的出版生态与出版实践推动出版学理论不断深化,为之提供知识新畴与研究范式。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型生产力,正悄然深刻地改变着出版业态:数字化生存与智能化转型表征着当下出版业的蜕变与进阶;智能技术推动出版人角色转型,而“技术”与“主体”的矛盾交合也正在蚕食出版从业者身份的合理性根基,引发认同危机,促使其不断调适自身角色;智能阅读与智能出版的共生与联动共筑阅读与出版生态;人工智能潜藏着传播伦理失范、版权认定与保护困境等问题,催生新的出版生态治理格局。人工智能勾勒了出版业的新景观,既赋能出版,也带来风险。关注人工智能与出版的互动逻辑,探寻二者的融合路径是实现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发展,出版业的智能化发展程度越来越高。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全方位地影响着出版产品的策划、生产、营销和服务流程,推动着出版业的智能化变革。在出版业智能化变革大势下,技术的进步不仅为出版业的发展创造了新机遇、提出了新挑战,同时也对编辑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编辑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应与时俱进,并通过积极优化出版编辑培养的理念、体系与模式,使编辑人员适应智能传播时代出版业发展的新态势。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迅猛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其中,出版行业也在其中.在相关国家政策规划的导向下,出版行业顺应趋势,积极探索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应用的可能.本文基于对人工智能与出版行业的关系分析,探究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内容生产、图书编辑、营销推广和用户需求挖掘等各出版环节的可能性,并据此总结人工智能技术与出版行业融合应用面临的问题,为出版业更好地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4.
数字出版“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数字出版是出版业与高新技术相结合产生的新兴出版业态,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由于其存储海量、搜索方便、传输快捷、成本低廉、互动性强、环保低碳等特点,已经成为新闻出版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出版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  相似文献   

5.
王婷婷  张艾末  李诗语 《视听》2024,(4):153-156
随着第三次技术浪潮的出现,以ChatGPT为代表的技术产品为编辑出版行业注入了新活力,推动数字出版业智能化转型升级。ChatGPT在内容生产、文本服务、内容传播以及智能协作等方面展现出其独有的优势,但是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内容造假、技术依赖、认知偏差及版权纠纷等问题,加剧了数字出版业的生存压力。这就需要数字出版行业不断优化升级,在技术优化、个人素养提升、平台自律以及完善立法四个方面进行针对性突破,共同推动技术向善的红利普惠。  相似文献   

6.
林伟丽 《新闻战线》2021,(16):83-84
全媒体出版作为一种新模式,以多种渠道传播作品的形式不断推动出版业内容生产和盈利模式的转型。与传统出版模式相比,全媒体出版在坚持"内容为王"的同时,在人员素质、传播渠道等层面加快一体化进程,推动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作为兼具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属性的出版业来说,在工业4.0时代背景下,目前正步入智能化出版的发展之路.文章从业务管理、传播形式、用户体验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分析出版业智能化的表现特征.在新一轮出版业的变革浪潮下,应该从技术平台、内容生产、服务观念、市场营销等环节着手,吸收工业4.0的技术精髓,寻求未来出版业的智能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8.
黄莹 《编辑之友》2022,(6):21-25
人工智能将出版推向了“人机协同”新阶段。文章基于生态心理学的可供性理论,考察出版人工智能的可供性以及其为知识的社会性生产与传播提供怎样的行动机会。首先,作为知识生产者的人工智能具有生产可供性,出版由此可以实现由智能机器与专业编辑协同生产、策划、编辑、生成、再造知识的全新层级。其次,作为匹配用户与知识中介者的人工智能具有连接可供性,进而推进用户与知识从泛连接到多维度联通的转变。再次,出版人工智能具有行动可供性,可以聚合内容资产在上下游的动态、自由、可追踪流动,带来存量内容资产的价值增值。基于以上分析,研究提出搭建传播前台、知识中台、数据后台为核心的出版人工智能系统,以此描绘“人机共融”的出版新景观。  相似文献   

9.
张炯 《新闻知识》2021,(3):18-22
人工智能技术与出版业的融合改变了编辑的工作环境和出版流程,也使传统的编辑评价考核机制面临新的挑战.构建人工智能视域下的编辑力评价体系,从表里维度、内外维度、因果维度分别对微观编辑力、中观编辑力和宏观编辑力进行系统评价,有助于出版企业打造智能团队,提高智能化内容生产和知识服务水平;也有助于出版产业在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给出版业带来变局,机遇和挑战并存。基于出版融合发展所需的内容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需求,出版界需要从出版业科技规划制定、图书信息网络传播权集体管理机制构建以及出版单位与技术企业联合攻关等多方面制定因应对策,以掌握出版业在新技术体系下的话语权,实现中国出版业更高质量、更加安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ChatGPT为标志,人工智能进入大语言模型发展阶段,其出色的理解、思维和表达能力给学术出版带来新问题、新挑战与新契机。在学术出版中,当前阶段的大语言模型工具从四个方面改变了出版生态,增强了剽窃的隐蔽性,导致知识谬误和偏见的不当传播,加剧了知识产权认定的难度,引发了公平性和出版壁垒等问题。国内外的出版机构已制定了相对保守和稳妥的内容政策,初步应对和回答这些挑战和问题。在人工智能的大语言模型发展时代,科研和学术的生产和创新将会迎来生产力的大飞跃,出版业等各方应以善治理念,制定“良法”,引导、规范和促进知识生产,迎接“思维革命”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编撰的《2011—2012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中国出版蓝皮书)近日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这是研究院每年固定的科研课题,也是延续性的第8本出版业年度发展报告。蓝皮书指出,2011年是中国出版业转型走向深化的关键年。因此,作为全书核心部分的主报告将基调定为"中国出版业转型走向深化",预测了出版内容生产将被提到首要位置、主题出版物内涵将进一步丰富,打造大型出版航母和出版业上市重组将掀起高潮,数字出版中人工智能及4G技术将引人关注,扶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浪潮已经深刻地影响着出版的业态边界、出版者的角色、出版的内容、出版的技术、出版物的营销方式和传播渠道以及产业资源、阅读市场、赢利模式等,世界出版业正发生着深刻而广泛的变化。梳理分析这些变化,把握国际出版业走向,对于出版人来讲,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4.
面对出版业融合发展与健康科普的需要,文章对抖音平台中出版机构账号的健康科普短视频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目前出版业的健康科普短视频生产存在科学语言规范、专业知识表达、作品生产技术的问题,未来可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优化生产环节,发挥出版业在媒体融合中的主体优势,转换编辑思维,完善效果评价体系,在健康科普传播中维护公共利益并创出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15.
姜海 《编辑之友》2022,(11):26-33
疫情推动了出版业的自我调适。沿用知识社会学的路径,文章回到出版业自身内部的医学领域,分析其起源与形成,并试图在后疫情时代下探讨医学出版的价值启示。研究发现,出版业对医学的理解存在内容与服务两条路径,医学知识诞生于路径的碰撞与融合之中。就知识生产而言,医学出版形成了“开放—整合—核真”的出版模式,其“跨学科-多渠道”的函数化传播也促使知识溢出,但却依旧无法完全突破医学知识传播的结构性困境。就当下而言,人们需要理解疫情催生的“颗粒性”与“类型化”这两种(医学)出版知识观,前者是与医学价值的勾连,后者则是对出版价值的迭代。  相似文献   

16.
出版业网站评价原则与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版业网站是出版平台媒体形态内容建设的基础设施,它在数字化转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从目前互联网上层出不穷的出版阅读新形态来看,出版业网站建设愈来愈重要。作为新兴内容生产传播服务出版模式探索的基础平台,出版业网站自身  相似文献   

17.
"知识服务"一词的诞生时间虽然不长,但也经过了1.0、2.0,到今天的3.0,即从供给侧到需求侧,再重新回归到供给侧的过程.知识服务是人们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技术的助力下获得终身学习的未来形式.新闻出版业自诞生以来就一直从事信息采集与加工、数据汇聚与挖掘、内容生产与传播、知识沉淀与服务的活动,是重要的知识服务产品的提供者和运营者.在大数据语境下,对出版业的知识服务模式进行总结有助于更好地发展出版业知识服务,使出版行业可以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促进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书业内外     
《出版参考》2012,(34):7
我们需要怎样的数字出版产物?《光明日报》报道:出版业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持续不断的数字革命浪潮,出版业会有怎样的改变?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数字出版。"我个人对数字出版有一点见解,认为数字出版是基于数字内容的一种服务,它应该顺序满足几个层面。"新闻出版总署质检中心的程晓龙指出,第一应满足对内容的基本战线和传播;第  相似文献   

19.
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正推动传统出版业进入新时代。文章从人工智能技术在传统出版业的应用分析出发,对人工智能与传统出版业相融合的应用现状、应用探索等做出具体分析。面对人工智能对传统出版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应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传统出版业融合发展新平台——出版产业大脑的建设,以实现出版产业的创新产出和转型发展,推动出版业向更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对我国出版传播要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对我国出版业已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受众阅读需求的变化,出版业的经营模式、管理策略以及人才结构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出版业已经开始数字化转型。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我国出版传播要素也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以传播学为视点,总结了新媒体传播的五大特点,分析新媒体对我国出版传播要素(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传播效果)的影响,并提出在新媒体出版方面的建议,为我国出版业在新媒体背景下更好地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