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播是通过声音来传播的,不仅是语言,而且还有音响。音响常常被人误认为是语言的解说和说明,是说明某个问题的注解,是一种鼠缀。其实音响是传达信息、表达感情的一种有力元素,比富有哲理的话语具有更大的力量,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音响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李宏 《中国广播》2012,(12):82-86
美国作家萨姆·斯沃普(SamSwopr)在纽约皇后区教一群11岁的孩子读华莱士·史蒂文斯(WallaceStevens)的诗——《十三种方式看黑鸟》。这群孩子精力旺盛、想象力丰富,萨姆启发孩子们用同样的手法写自己观察树的诗。美国诗人派克·马利诺夫斯基(Pejk.Malinovski)把整个教学过程录下来,经过剪辑、配乐制作成广播特写《十三种方式》。整个节目没有一句旁白,全部由实况音响和音乐编织而成,音乐完美地与故事的讲述融为一体,就像一首用音响写成的诗,闪烁着孩子们纯洁无暇的智慧和无可限量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3.
广播特写《欧洲的钟》是国际广播界的经典作品,1973年获得意大利奖,并以15种语言在世界各地播出。《欧洲的钟》的音响录制和音响编排告诉我们,音响设计在广播特写创作中极具重要性,让音响变成画面、场景,才能展示音响自身的力量,有效地传达信息、表现主题。  相似文献   

4.
李宏 《中国广播》2014,(4):88-93
由芬兰国家电台哈里·胡赫塔马基采制的广播特写《乡下别墅--农村音画》获得了2008年欧洲奖广播特写类提名奖。特写像一部电影,用音响创造出一个个镜头。这个特写展示了芬兰夏天的农村画卷和芬兰人夏天在乡下度假的悠闲生活,它秉承哈里的一贯风格,不只是用音响展示,还在用音响思考,用音响记录芬兰的文化和传统,梳理芬兰人文化传统的演变和继承。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中央电台华夏之声《港澳人家》系列报道为例,对广播特写的人文关怀特性和塑造听觉形象的手段展开论述。广播特写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报道视角,并注意共同情感的适度流露。塑造听觉形象要学会驾驭音响,使之繁简适度、主题突出;音响要真实、典型、传神,给听众留下想象的空间;音响虽好也得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6.
于志成 《视听界》2002,(2):76-76
1978年6月1日,英国广播公司第三电台播出了一部20分钟的没有任何对话的广播剧,题目为《复仇》。它将社会环境音响与自然环境音响结合到一块,叙述了剧中第一人物一路躲避警察追捕,到剧中第二人物家中将其杀死在洗澡间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不同凡响——广播特写《欧洲的钟》音响符号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丰 《中国广播》2011,(4):64-67
《欧洲的钟》是德国广播特写作家布朗创作的一部反战主题的作品。本文尝试从符号学的角度,探析该作品中钟声音响符号的内在结构,并研讨其借鉴意义。笔者试图阐述作品中钟声音响的基本符号结构,并以此为基础分析钟声音响符号由初级符号上升为高级音响符号的过程,从而论述代码和语境在广播特写中的实现过程与发挥的作用,以及钟声音响象征意义的实现和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李宏 《中国广播》2014,(3):95-100
由香港电台制作的《杀·迷途》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制作的《网瘾背后》两个广播特写分别获得2013年、2010年亚广联奖新闻类大奖。这两个作品有许多共同点:一是都选择了青少年问题题材;二是都以广播特写的手法来报道新闻事件、新闻现象,分析新闻事件、新闻现象背后的原因;三是都从解决问题的立意出发采访、制作节目,都并给以希望,让听众从悲剧中感受到光亮。  相似文献   

9.
李宏 《中国广播》2013,(1):73-76
一分钟特写是荷兰VPRO电台于2008年推出的一种新型广播节目形态。虽然一分钟特写时长规定只有60秒,但却要求小故事、大主题,要求包含丰富的信息,要吸引听众猜“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人物内容真实,按照“设计悬念”的理念编辑音响,从故事的高潮切入,以内心独白的方式讲故事,这些是一分钟特写实现目标的主要技巧。  相似文献   

10.
【音响:小汽车里传出的呻吟声……音乐混出特写题目:K街  相似文献   

11.
没有刻意追求的功利之心,没有振聋发聩的豪言牡语,一对年轻夫妻用15年的青春岁月,把一大片荒芜沙漠变成了绿洲,人性美在沙海中闪光。获2005年度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录音报道《沙漠里飞出绿色的歌(上下篇)》(以下简称《绿色》)用广播特写的细腻和音响的魅力,讲述了一段令人感动、深思的人生传奇。  相似文献   

12.
13.
李宏 《中国广播》2012,(11):88-89
作为2012年第38届国际广播特写会议展播作品,美国芝加哥电台朱莉·夏皮罗和英国垂树制作广播节目公司艾伦·豪尔共同创作的广播特写《你诚挚的》(《Yours Truly》)赢得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本文除了介绍一年一度的国际广播特写会议的情况之外,重点介绍这部由英美广播人合作的《你诚挚的》的创作动因、创作过程和特点。  相似文献   

14.
李宏 《中国广播》2014,(11):87-92
本期请各位欣赏获得2009年麦鲁利奇国际广播节广播特写类大奖(第一名)的作品——《听!——伊丽莎白时代英格兰的声音》。这部特写用广播手段展示英国四百年以前的声音和那个时代人们听声音的方式,比较那个时代与现代人对声音的不同理解,思考现代人应当从那个时代继承怎样的遗产,从而调整自己的倾听方式,让自己更开放地与自然和外界沟通。本文从学术性、趣味性、古典与现代的连接三个方面探讨如何用广播手段做杰出的声音考古。  相似文献   

15.
李宏 《中国广播》2014,(5):96-100
奥地利ORF电台彼得·克莱恩制作的广播特写《母亲》获得了2005年欧洲最佳广播特写奖。这个特写给予听众的不只是温情、美好,还有一般人无法启齿的阴暗、丑陋,更多的是作者内心的挣扎,对母子关系的反思,对人性的拷问和探究。而这种对童年经历的回顾、对自己与母亲(家人)之间关系的梳理,接受、放下,与母亲和解,与自己的过去和解,对于一个成人走出阴影、重新出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宏 《中国广播》2013,(11):88-92
《谁杀害了洛丽塔?》以一件轰动全法国的事件为题材,挖掘众所周知的新闻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2009年1月20日,一个女人和她的两个女儿被发现死在马赛圣比埃尔区一所小公寓里。悲剧在几小时内成了法国各主要媒体的头条新闻。当时马赛格里诺埃电台(GrenoudilleRadio)和雅的电台(ARTERadio)正在合作制作广播节目,其团队中的三名记者决定深入报道这一事件。他们采访了死者的邻居、朋友、学校和社区,采访了或许认识洛丽塔、知道她死因的人。经过6个月的辛勤工作,他们用广播特写的手法创作了这部向死者致意的作品,也为听众描绘了一幅法国社区生活和个人命运的画卷。  相似文献   

17.
张睿 《中国广播》2007,(10):35-37
广播特写是运用语言和实况音响,似特写镜头的手法真实、突出地再现客观事物、人物及其某一活动场景局部的专稿形式。而“质感”,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一是指人对某种物质的真实感受,二是指艺术品所表现的物体特质的真实感。通俗地说,所谓的质感,指的就是一个东西的材质与它外观上的美学设计,及其整体的精致度。那什么是广播特写的“质感”?  相似文献   

18.
张小艳 《中国广播》2008,(2):44-45,53
获得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的广播特写《沙漠里飞出绿色的歌》与获得2006亚广联广播专题节目大奖和2007全国广播创新擂台赛擂主奖的广播特写《沙漠人家》,是主题相同、题材相同、采访地点和现场相同、被采访的人物和故事也相同,但表现形式和播出效果却不相同的两个节目。有人说前者“像是一篇简约、沉静、抒情的散文;后者是一个音响丰富、画面逼真的纪录片”。  相似文献   

19.
高颖 《中国广播》2013,(6):76-78
近年来广播专题节目的形态发生了改变,传统的广播专题节目渐渐淡出,运用纪录片创作理念、创作规律和创作手法,以突出新闻现场纪实为核心架构的音响纪录片渐露头角。这种改变不仅是音响纪录手法的变化,更是创作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