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褚宏启 《人民教育》2020,(3):126-127
俗话说: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套用这个句式,则可以说:薄弱学校各有各的短板,而好学校的模样都是相似的。本书的书名叫《名校的那些“秘密”》,我认为,这里的“名校”称作“好学校”则更为恰当,有些学校高考升学率声名远扬,也是“名校”,但争议很大,远不能称为“好学校”。  相似文献   

2.
为师之我见     
我认为,当前或未来可以称作名师的人,应是一个集大成者。他应该是一个具有温文尔雅的仪表风范,乐观向上的工作态度,爱岗敬业的道德水准,广博复合的知识储备,多才多艺的职业技能的人。总之,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契诃夫云:“一切都应该是美的。”有一位记者曾就“何谓名师”请教现代一位学者,这位学者这样诠释,“大学者,非大楼、大房、大广场也,而是有大师也”。也就是说,名校出名师,名师带名校,名师是名校的招牌。  相似文献   

3.
毛道生 《教师》2014,(8):1-1
每一位校长都期望自己的学校有“大师”,至少有一批“名师”。然而,我们必须面对一个现实,对于绝大多数学校而言是没有“大师”的,甚至是没有几位“名师”的。即或名校也不例外,因为“名校里的老师并名师”,名校也面临师资队伍参差不齐的困境。怎么办?  相似文献   

4.
“我何德何能”,这是成都市龙江路小学校长杨尚薇的一句口头禅。似乎她得到的每一项关爱或荣誉,都是这个世界对她的谬奖。成都市龙江路小学是响当当的名校,成都小学界的“五朵金花”之一,杨尚薇是“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四川省中小学名校长”。这些“名气”“名声”在她身上完全看不到。而在她言谈举止间,“名校长”的气息又如邻家院墙上的一簇蔷薇,清香四溢。  相似文献   

5.
杭州教育局正在进行声势浩大的教育办学模式的大改革。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学校教育的集团化。充分利用名校效应,在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名校+新校”、“名校+民校”、“名校+旧校”、“名校+弱校”等的发展模式。这种教育发展模式的本意是将“名校”这块“蛋糕”做大,起到“做大做强”的规模效应,以期达成“依托名校发展优质教育,进而实现教育公平”这一价值取向。我想起了两件事。一件是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时,有人向他母亲祝贺:“您应该为有这样的儿子感到骄傲。”这位伟大的母亲回答说:“我同样为我另外一个儿子骄傲。”祝贺者问:“您另…  相似文献   

6.
参加过高考的学生重新回到学校进行复读,大多是考试分数不理想,未能被大学录取,不得已而返校复读。也有许多考生已经被大学录取,却因为所录取的大学并非他的“最爱”,所以宁愿放弃进入大学的机会,而返回学校进行复读。这部分学生多是具有“名校情结”,他们的心态都是“不是名牌我不爱”、“咬定名校不放松”。据调查分析,这类学生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自信型。这些考生在自愿复读的学生中占多数,他们一般自小就是成绩优秀,平时各种考试势如破竹,但由于某种原因,却在考场上失利,以微弱劣势被名校拒之门外,他们不委屈求全,非名校不走;…  相似文献   

7.
西方名校“活力”探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探究西方名校“活力”之源 ,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以牛津、剑桥、柏林、哈佛等为代表的西方名校在长达数百年的办学历史中始终保持世界一流大学的地位 ,创造了世界高教史上的“教育奇观”。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它们妥善地处理了“不变”与“变”的关系 ,在回应时代剧变的挑战过程中 ,保持了自身的特色和独有的大学精神。同时 ,研究型大学的定位以及西方名校不同模式间的“互动效应”,也为西方名校注入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教育部分功能的异化,创“名校”成风,许多学校自称“名校”,此类事情,见诸电视、现诸报端,花上一笔银子甚至可以跻身“世界名校录”,其目的不外乎沽名钓誉、诱惑世人、争夺生源。 我历来主张对名校的鉴别应当看她是否承担并很好的完成了下述三项任务,即: ——名校应当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学生。 ——名校应造就一支能培养优秀学生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名校?真正的中小学名校应该追求什么?这是整个社会都在关注的话题之一.家长仰慕名校,因为名校能成就自己望子成龙的期盼;学子钟情名校,因为名校是他们实现人生梦想的“绿色通道”;社会追捧名校,因为名校是托起整个社会文明大厦的支柱之一.当代基础教育领域是一个“名校话语霸权”的时代,中小学名校是整个社会教育价值的聚焦点与关联点,它们“在欣然收获赞誉的同时也应坦然接纳来自各方的批判”[1].  相似文献   

10.
别误会我认为考上重点大学不好,我没有那个意思。有些家长一心要孩子上北大、清华,其次是复旦、交大、南开等名校,最次也要考上所谓“一本”的全国重点大学。可是,这都是谁定的规矩啊?须知,中国有13亿人,但中国仅有数量极少极少的“著名学府”、“重点大学”啊。  相似文献   

11.
当前,“名校办民校”这一做法在社会各界引起了 广泛的讨论。作为教育行政部门改革公办学校制度过 程中的一种产物,全国各地把这一改革方式愈演愈烈, 但似乎越来越背离了改革的初衷,而渐渐地失去其合 理成分,变成了几近讨伐的对象。现实的并不都是合理 的,公办学校的身份是特殊的,对其改革也具有相应的 限度,否则,改革的代价将增加,改革的成效将降低。本 文试图追问“名校办民校”的合理性何在、合理性有多 大以及其不合理的地方在哪里,从而揭示我国公立学 校转制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限度问题。 一、“名校办民校”的背景及其定位 就世界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教学研究》2011,(7):16-17
记者:蒋校长,你认为名校和一般学校之间有哪些差异? 蒋校长:如果一定要回答什么是“名校”之“名”的话,我觉得关键在于其“个性和影响力”。个性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内涵与物质,它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其外显形式是学校特色。而影响力则是学校在一定范围内的社会知名度与美誉度。一般来说,名校大都历史比较悠久,因为名校成其“名”,  相似文献   

13.
请允许我和大家谈一谈“领导艺术”这个话题。首先,我想向各位介绍一下我的学校——惠特尼高中。从很多方面来看,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作为世界上最好的中学之一世界闻名。惠特尼高中历来作为全州“成绩最佳校”获得美国加州州长认可。从多项指标来看.它也是全美最好的名校之一。这些突出的成就固然离不开考试成绩。但你和我都知道,考试分数并不能反映一切。当然,我会为我校学生在考试中的表现感到自豪,正如袁校长也为你们优异的考试成绩而自豪一样。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名校?真正的名校到底“名”在哪里?相信不同的人一定有不同的观点。可能有人会认为,名校“名”在名师、“名”在名学生或“名”在名校长。这些因素固然对学校成名不可或缺,但笔者认为,教育是一种精神性的服务,学生是这种特殊服务的特殊对象,而教育服务于学生的核心产品就是“课程”,学校正是通过课程这一精神性产品服务于学生的,因此,真正的名校就应该“名”在“课程”上。各校都要努力形成独具特色的课程文化。  相似文献   

15.
热题在线 著名作家毕淑敏在《我很重要》中说:“对于父母来说,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是啊。“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个性和天赋。也正因为世界上有无数个独一无二的“我”。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中小学确实有不少真正的名校,这些名校是当之无愧的。但近年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也出现了一些“作秀”而成的 “名校”。这些“名校”的“名”往往体现在外壳,其实学校的思想和灵魂并没有明显的过人之处。如何培养和发展名校?这里涉及一个衡量名校的标准问题。名校的“名”,首先应该体现在它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和办学思想上。这里的办学思想和教育思想没有本质的区别。办学思想是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教育思想的校本化产物,是在正确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结合学校特点而形成的、与众不同的、自成体系的有关学校工作和发展的思想。关于学…  相似文献   

17.
这些年来我们已经看到,中国名牌学校(重点学校)的实际价值几乎等同于“高考升学率”了。这种结局有其深厚的社会背景。如今媒体把高考升学率高的学校称为名校,各地也几乎清一色地把高考升学率高的学校当作示范性高中来建设。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不是名校的学校,因靠了非理性的“半军事化”强化训练,也逐渐知名于世。这是不是对名校的嘲讽呢?我在重点中学工作了近三十年,教高中毕业班二十多届,已经无奈地看到了这种变化:过去高一的学生很轻松,高二的学生较随意,都有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而现在的学生,从高一起(甚至从小学、初中起)就记住了…  相似文献   

18.
王占宝 《上海教育》2006,(9B):56-57
我们首先应该认识的、准确解读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话题本身。首先,“学生”不仅是整体,更应是个体。一所学校,特别是名校,要有一些“盆景”或“光环”是比较容易的,关键是这所学校每一个学生是否都能够得到应有的发展?我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每一个生命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其次是“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许多著名中学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发展规划,提出了“中国领先”、“世界知名”的目标,由此开启了新一轮中国名校竞争发展的新局面。尽管当前名校的发展与上世纪末相比有了更大的空间,然而,名校发展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我是最好的     
因为有自信,所以我从来都觉得自己是最好的。这虽然有点夸张,但也是我打心底里鼓励自己———我是“我这个世界中”最好、最棒的。小学时,母亲去参加家长会。回头,我总是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母亲总是带着微笑告诉我:“老师说‘你是最好的’,不过,不可以骄傲噢。”也许从那时起,我的心里就有了这样的理念。在我的“自我世界”中,“我的最好”是分门别类的。怎么样,新奇吧?别急,且听我细细道来。最高级:有句古语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话也许有点偏激,可是它也道出了“读书高”这个真理。我所要介绍的“最高级”就是我爱读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