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特例法包括特例验证法、特例排除法,就是利用选择题的特征,通过取一些特殊值、特殊点、特殊函数、特殊数列、特殊图形、特殊位置、特殊向量等对选项进行验证的方法。对于定性、定值的问题可直接确定选项;对于其他问题可以排除干扰选项,从而获得正确结论。特例法是求解选项间有明显差异的选择题的一种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
<正>排除法,是指在明晰试题内容、题干和所给选项各种信息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逻辑推理,排除错误或与试题内容要求不符的干扰项,从而选出正确答案的一种解题方法。巧用排除法能帮助考生快速而准确地确定答案,提高组合式选择题的解题效率。一、按选项性质排除按选项性质排除,指的是从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关系出发,根据试题设问按性质对备选项进行排除,从而确定符合试题要求的选项的一种方法。具体而言,题干设问为正向选择的,应排除备选项中的错误  相似文献   

3.
张建芳 《初中生》2018,(18):26-28
解数学选择题,需要根据题目的不同特点,灵活选用解法,才能简捷求解.解选择题的常用方法有下面几种. 一、直接法 从题目的条件出发,利用定义、定理、性质、公式等知识,通过运算或推理,直接求得结论,从而确定正确选项. 例1 化简(1-2x-1/x2)÷(1-1/x2)的结果为() A.x-1/x+1.B.x+1/x-1.C.x+1/x.D.x-1/x. 解:原式=x2-2x+1/x2÷x2-1/x2=(x-1)2/x2·x2/(x+1)(x-1)=x-1/x+1.选A. 二、排除法 通过推理,排除不正确选项后,剩下唯一的选项就是正确的选项.如果不能立即得到正确的选项,至少可以缩小选择范围,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的高考中,文言诗文的考题主要是以单项选择的形式出现的。要想既快又准地解答这类题目,除要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注重知识的迁移外,更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确认排除法 有的题目所列的选项较多,考生没有把握对每一个选项都逐一作出判别,或者为了节省时间,不想对每一项逐一进行鉴别。就可采用确认排除法——确认其中几项,排除剩余的选项,从而作出正确的解答。例如1991年全国卷第12  相似文献   

5.
排除法解题     
排除法指的是根据题设的条件,利用相关的物理知识对题目进行分析,将与题意相违背,与已知条件无关的答案或选项逐一排除,最后确定正确答案的解题方法.运用排除法解题时,要求:(1)熟悉物理现象,对物理概念和规律要正确理解,对测量仪表使用十分熟练,并能进行恰当的归纳、分析;(2)慎重对待题目给出的条件,根据题干的要求,正确理解命题的意图;(3)对题中模棱两可的说法,要学会从多方面判断或从不同角度思考与推敲,比如在定性分析思考的同时,结合定量计算进行验证等.正确掌握排除法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它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技巧.如何正确地掌握和使用这种方法,本文通过两种题型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6.
正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各种数学方法的掌握与运用尤其重要。针对不同类型的题型选用正确的数学方法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平时的学习与考试中,灵活地选用数学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建立起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从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世界的奇妙。一、排除法排除法:所谓排除法就是检验选择题中某些选项是否符合题设要求,将不符合的选项排除,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数学选择题是近几年来在中考、高考和竞赛试题中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命题形式,它是由一定的条件和若干个的结论组成的。这些结论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这就要求受试者排除错误结论的干扰,判断、选择正确的结论。选择题的解法和技巧包括直接法、验证法、特例法、排除法、图像法、分析法、变换法、逆推法等。  相似文献   

8.
特殊值排除法就是指从题干和选项出发,通过取特殊值代替题干的一般条件或构造满足题干条件的特殊函数或特殊图形等,利用问题在某一特殊情况不真,则它在一般情况也不真这一原理,逐个排除干扰选项,最终达到肯定一个选项或否定三个选项的目的,从而得出正确答案.运用特殊值排除法解数学选择题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方面是节省时间,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9.
刘祥 《新高考》2008,(11):24-24
经验告诉我们,完成语文试卷中的选择题时,并不一定需要把每一个选项都弄得清楚明白,只要我们充分利用选择题各选项中的相关信息,合理利用排除法,往往在并不明了答案的情况下,同样可以非常有把握地拿到这题的分数。一、模糊排除。模糊排除,指在无法确定选项中某些知识的正确答案的前提下,仅仅依靠对其他内容的排除,来实现选择理想答案的一种排除方法。模糊排除,  相似文献   

10.
<正>数学选择题的求解不需要完整的解答过程,这就使我们在解题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偷懒",通过排除的方式来寻找正确答案。用排除法来解答数学选择题,会帮助我们快速对答案进行筛选,积极进行逻辑分析和推理判断,有针对性地进行简化和迁移,在思考中排除掉错误选项。例题设函数f(x)=ln(1+|x|)-  相似文献   

11.
刘玮 《高中数理化》2014,(18):36-37
近2年的各地高考题中出现了这样一类新型选择题:这类题目往往以"物理学中有些问题的结论不一定必须通过计算才能验证,有时只需通过一定的分析就可以判断结论是否正确"开头,或者以"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断"结束.这类题目往往情景新颖,不能用高中的知识直接求解,而选项中提供的表达式通常又比较复杂,因此难倒了许多学生。  相似文献   

12.
一、排除法 经过分析与计算,将明显不符合题干的选项排除,最终留下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如果选项是完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可采取举反例的方式排除。如果选项中有互相矛盾的叙述,则可能完全错,或者至多有一个正确。  相似文献   

13.
曾跃懿 《新高考》2009,(Z1):45-45
首先,由于语文是主观性很强的考试,卷面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多少会影响其给分的状况。因此,做到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是最基础的一步。在客观性选择题部分采用最多的是排除法。排除法的采用方式因题而定。其一,在某些题中,你可以将所给的选项名分别放入题中,找出最适合的一项。其二,你可以将选项中的明显不同于其他三个的选项作为你的选择。当然,能用直接选择法时请勿用此法,以免被干扰选项影响。  相似文献   

14.
解答高中数学选择题时不要求写出计算或推理过程,只要答案,虽然解答此类题目的方法主要是直接法,但是,为了提高效率避免小题大做,解题的基本策略应该是:充分地利用题干和题肢两方面的条件所提供的信息作出判断,先定性后定量,先特殊后推理,先间接后直接,先排除后求解,即解答选择题时要先考虑巧法.介绍了特例法、构造法和排除法三个巧法.  相似文献   

15.
选择题在高考试卷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掌握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对于提高考试成绩有很大的作用。下面谈谈解选择题的常用方法--排除法。排除法又称排谬法,即首先排除有明显错误或不合题意的选项,缩小范围,然后再在剩下的范围内认真推敲,排除似是而非的选项,最后剩下的就是正确选项。  相似文献   

16.
1单项选择题的应答:选择题的特点是概念性强、针对性强,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主要考查学生的判断能力和比较能力。应答的主要方式有两种:(1)直接判断法:利用概念、规律和事实直接判断,将惟一的正确答案选出;(2)排除法:如果不能完全肯定某一选项正确,就先判断哪些选项一定不正确,先把它们排除掉,再在余下的选项中做认真的分析与比较,最后确定一个选项。单项选择题一定不要缺答。2多项选择题的应答:选项中有一个或几个选项是正确的,但不能肯定其他选项一定就是错误的,采用的方法主要是直接判断,对犹豫不定的结论不要强行选择,以免影响得分。3填空…  相似文献   

17.
<正>在高考中,针对选择题可以利用特殊化进行合理寻觅或巧妙排除,确定满足条件的选项或结论,再回归一般性规律,得以正确判断或求解.特殊值法比较适用于高考中的一些函数、方程、不等式、数列等选择题,本文结合近年高考数学试题中一些客观题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18.
不计算法,就是应用学过的物理知识,结合选择题的各选项特点,通过排除法,快速、简洁求解的一种方法.在解答某些类型的选择题时特别有效.下面举例说明其应用.  相似文献   

19.
单项选择题的应答:选择题的特点是概念性强,针对性强,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主要考查学生的判断能力和比较能力,应答的主要方式有两种:(1)直接判断法:利用概念,规律和事实直接判断,将惟一的正确答案选出:(2)排除法:如果不能完全肯定某一选项正确,就先判断哪些选项一定不正确,  相似文献   

20.
所谓“排除法”是指在综合考虑文章(段落)内容、所设题干和所给选项的各种信息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逻辑推理,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或与文章信息内容不符的干扰项,从而选出正确答案的一种解题方法。下面,我们就用“排除法”演示解答2004年英语高考全国卷II阅读理解A。(注:保留原题序号)(A)R om e had the Forum.London has Speakers corner.N ow always-on-go N ew Y orkers have Liz and B ill.Liz and Bill,two college graduates in their early20s,have spent awhole year trying to have thousands of people talk to them in subw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