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郑荣  靖继鹏 《情报科学》2008,26(1):120-123
本文在分析各要素对企业竞争情报能力作用的前提下,提出企业竞争情报能力的培育模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企业竞争情报能力增长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从企业内部能力成长环境的角度构造出包含6个要素的企业竞争情报能力培育模型,并对培育模型中各要素进行了具体阐释,最后结合能力结构模型给出了企业竞争情报能力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郑荣  靖继鹏  刘姝宏 《情报科学》2007,25(8):1262-1266,1276
本文在界定企业竞争情报能力含义的前提下,分析了企业竞争情报能力和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之间的关系,并重点提出了企业竞争情报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培育对策.  相似文献   

4.
企业反竞争情报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首先给出企业反竞争情报能力的具体内涵,并从组织内外两个方面着重分析其影响因素。然后,以此为基础,同时结合系统论的思想,将与反竞争情报活动过程相关的要素概括为核心能力,与企业内部影响力相关的要素概括为基础能力,与外部影响力相关的要素概括为外部支持能力,从而形成包括核心能力、基础能力和外部支持能力三个层次的反竞争情报能力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5.
企业反竞争情报能力测度量表编制及其校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反竞争情报能力可测性不强的问题,根据已有理论及相关调研结论,提出反竞争情报能力模型的基本结构向度,并进行测评量表编制。经多次修正后该量表含4个向度,16个一级指标,51个二级指标。经过对目标企业进行调研及数据测试,证明该量表对评价企业反竞争情报能力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为企业反竞争情报能力提供一个量化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6.
企业反竞争情报能力及其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反竞争情报能力涉及企业信息安全控制分析、反竞争情报策略的制定、反竞争情报策略的实施以及反竞争情报策略的控制等四方面能力.本文描述了企业反竞争情报能力评价模型--Fuzzy-AHP评价模型,构建了企业反竞争情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一特定企业的反竞争情报能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企业竞争情报能力属于组织隐性知识,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体现,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基于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关系的研究,分析通过知识转化提升企业竞争情报能力的可行性,并构想基于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企业竞争情报能力模型(KC-ECIC模型).强调能力模型中情报搜集能力、情报分析能力、情报意识与响应能力以及情报导向的决策能力的形成和培育.  相似文献   

8.
企业反竞争情报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反竞争情报能力涉及企业信息安全控制分析、反竞争情报策略的制定、反竞争情报策略的实施以及反竞争情报策略的控制等四方面能力;企业信息安全控制分析能力涉及秘密信息确定、信息安全威胁分析、信息安全隐患分析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等能力;反竞争情报策略的制定能力包括针对企业内部泄密、第三方渠道泄密、公开出版物泄密、信息技术泄密和不道德途径泄密等方面制定策略的能力;反竞争情报策略的实施能力涉及监测竞争对手、防御竞争对手和反击竞争对手等能力;反竞争情报策略的控制能力涉及情报自身、情报过程、人和情报系统等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9.
企业竞争情报能力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郑荣  王叶冰 《情报科学》2008,26(12):1873-1877
在简要介绍企业竞争情报能力内涵的前提下,从实现功能、能力提升以及收益贡献三个视角,详细探讨了企业竞争情报能力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竞争情报是关于竞争及其过程的情报。本文通过美国迈克尔.波特教授确立企业竞争优势的三种基本战略,指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就是标歧立异战略的成功运用,论述了竞争情报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系,给出了竞争情报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方法,并说明了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给竞争情报工作带来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1.
"2011协同创新中心"计划的实施,推动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的发展。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前沿类和行业类2类协同创新网络进行研究,基于协同关系阐述结构特征,并基于论文合著历史分析两类协同创新网络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趋势,同时开展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类协同创新网络在网络规模、网络结构和发展方向上均存在差异,同时强连结关系的地理邻近性特征显著,高校在网络中向合作深度方向发展的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2.
基于协同学理论,构建了区域人才结构优化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耦合的复合系统,将区域人才结构优化的4个时序环节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两个导向维度耦合对接提取复合系统序参量,形成协调适配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功效函数法进行测算。以全国30个省市区域(除西藏外)为样本进行了协调适配度的实际测评,结果表明,各省市的协调适配度共可分为四种类型,且协调适配等级并不高。针对不同协调适配类型,对各省市提出未来改进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吴丹 《软科学》2012,26(8):31-36
结合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理论与实践,根据我国大凌河流域初始水权分配试点工作的研究成果,基于自然资源产权科层理论,建立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的科层结构概念模型,研究探讨科层结构下流域初始水权分配制度的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基于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遵循目标约束下交易成本最小化规则,对我国科层结构下流域初始水权分配制度的选择与变迁路径进行经济解释;并根据流域初始水权分配制度与分配机制的选择与变迁,进一步探讨与之相适应的流域初始水权分配协商博弈机理。  相似文献   

14.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治理及规划的重要抓手。如何科学认识新时期城市空间结构是深化城市认知并进行人与自然和谐调控的基础。文章简要回顾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的时代背景,通过对新时期技术革命、政策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分析,指出城市空间结构在组织原则、组织方式、优化目标及要素成分方面的变革性转向,阐明传统理论用于解释新时代城市治理的局限性。提出从人地地域系统理论出发重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范式、重新认识城市空间结构载体空间、强化城市空间结构关系解析,以及革新城市空间结构测度体系等新时代认识路径。未来应对城市空间结构认知方面挑战的关键举措,即重构城市空间结构理论、集成城市空间结构解析关键技术、融合应用多源数据、建设城市空间结构优化调控的数字孪生平台。  相似文献   

15.
徐飞  陈洁  郭健 《科学学研究》2006,24(Z1):88-93
发展机理是对企业成长历程的纵向梳理和理论提炼。通过对发展机理的研究可以揭示影响企业发展的诸多关键因素以及诸因素间的相互联系,为指导企业未来发展提供思路。本文将尝试融合企业发展各理论建立适合我国民营高科技企业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发展机理,运用进程分析,在企业DNA进化模型和系统论的基础上结合高科技产业特征及民营高科技企业的特色元素研究我国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机理。  相似文献   

16.
在简单介绍工程系统论的基础上,依据工程系统论的观点分析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9个基本要素和由6大分支系统组成的系统架构,论述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并给出了从工程系统论的角度来研究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的3点理由。  相似文献   

17.
分析创新文化与设计创新文化的内涵、差异性及派生与互动关系;解剖设计创新文化网络的内在结构,梳理设计创新文化网络的构成机制、组合原理及关系要素;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论证设计创新文化网络内在的四个主要驱动及其驱动方式,指出在设计创新文化网络内部由意识、信息、消费、设计、技术、审美、竞争、文化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因果回路,并与横向的两个子循环回路以及纵向的信息沟通渠道共同组成网络的动力集成;系统剖析设计创新网络的动力结构、动力集聚与动力运行的基本规律;强调设计创新网络具有动态发展的特征,因此需要逐步构建和完善网络的衍生与突破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世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森林面积减少、森林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森林成为不同行动者博弈的重要舞台,行动者之间的权力关系深刻影响了森林治理的效果。为了分析森林治理等研究领域中的社会网络关系,本文介绍了Max Krott等学者建立的以行动者为中心的权力理论,该理论提出行动者可以通过强制、激励(抑制)、主导信息3个权力要素,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其他行动者,并改变了他们的行为,从而决定森林治理的最终效果。该理论逐渐成为多个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析框架,通过对社会网络的分析,以指导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本文总结了权力理论的概念、研究方法和权力要素分类,并进一步探讨分析了该理论的研究边界和适用领域,并结合中国研究情景,提出了该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以行动者为中心的权力理论可以为中国学者分析森林等自然资源的现有治理结构、构建良好的治理体系提供有效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企业学习进化模型,模型分析认为:企业治理模式、组织结构等的选择是企业进化的结果,企业应该实时搜索企业生态环境中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并根据关键要素的改变对企业的治理模式以及组织结构等进行修正。实证分析证实,企业学习进化模型是分析利益相关者合作分享企业剩余权的一个合理逻辑,它避免了正统企业理论分析的局限性,也为企业修正治理模式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20.
生态风险管理是一个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的复杂的综合社会系统.本文运用耗散结构理论研究生态风险管理的运行过程,提升政府生态风险管理水平,进而为实现西部生态恢复与保护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