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放与交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历史》(北师大版,朱汉国主编)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六课内容。本课介绍的是唐朝的对外关系,通过“遣唐使与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国际性大都会长安”这三目内容勾勒出了唐朝对外开放与交流的全貌。  相似文献   

2.
国际联盟(简称“国联”)曾是世界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国际组织,也是中学和大学历史教材的重要内容,例如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第二单元第二课、第四课分别就专节介绍了国际联盟的成立、概况以及它的活动与评价。  相似文献   

3.
历史结论是历史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体例对历史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那么,从新《课标》的角度出发,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对历史问题作结论时,应注意些什么呢?笔者认为:一、围绕主题、突出主题,是作历史结论的视角要求。按“学习主题”呈现学习内容,是新《课标》的重要编排特点。“主题”是新一轮历史课改中教材编写的主线,主题意识是本轮课改十分强调的课程意识。《课标》在设计思路中说:“内容标准分为……六个学习板块,每个学习板块又分为若干学习主题。使用学习主题的呈现…  相似文献   

4.
浅谈中学历史说课的几大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历史“说课”的内涵主要是指历史老师依据教学大纲,遵循历史教学规律。以口述的方式阐述个人对一课教学的总体构想:以及对大纲的把握,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对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的设想等。下面以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为例。简单说明中学历史“说课”的几大要素。  相似文献   

5.
廖丹萍 《中学文科》2005,(10):58-58
在北师大版“九上”第3课《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这一课的备课时,当我思考《权利法案》的内容如何上的时候,无意中翻到本课的课后阅读与训练,发现我四处寻找的《权利法案》的材料赫然纸上。随着我对九年级教材的翻阅完毕,我发现北师大版的历史教科书有一个特点:在每课的学习后必配材料阅读。那么教材中的材料阅读是如何设置的,我们又该如何使用呢?  相似文献   

6.
1.课标分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是第11课的内容,本课主干内容为两块:一是法兰西最终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二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及其所确立的共和政体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教材分析及处理: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七单元“社会生活的规则”的第一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的第二、三目【生活离不开规则】和【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由于《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内容标准”“教学活动建议”中删除了《开罗宣言》等内容,因而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世界历史》、北师大版《历史》等也删除了有关《开罗宣言》的内容。在“台独”分子越来越狷獗、台海局势日益严峻的形势下,这样的内容取舍显然是不应该的。  相似文献   

9.
在今年的《历史与社会》中考试题中.有这样一道选择题:“世界第八大奇迹”是:A云冈石窟B万里长城C秦兵马俑D故宫。上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24课有这样一句话:“兵马俑无愧于‘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盛誉。”如果依据教材,考生选C自然是对的.但“世界第八大奇迹”并不是一个严谨的说法。  相似文献   

10.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三册 (试用修订本 ),是根据试用修订版教学大纲,在原《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 (试用本 )语文第三册》的基础上修订的。为了使教师能认真体会编辑修改意图,正确理解、把握并使用好新教材,笔者就此册教材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一、教材的结构与编排   修订后的第三册教材,基本上保持了原教材的框架结构,全册教材包括“识字学词学句”、“课文”、“复习”、“写字”、“口语交际”等内容,分两大部分编排。“识字学词学句”分别排在每部分之首,共 10课。接着是课文,五年制共 28课,每部分安排 1…  相似文献   

11.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主要的课程资源。只有吃透教材,才能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以实行有效的教学活动。本框内容系第六课“依法保护环境”(浙教版《思想政治》第三册)的起始课,介绍有关环境和环境问题的一些基本知识,对学生学习后两框内  相似文献   

12.
在人教版《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单元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中,教材选用了一幅题为“北宋文官像”的插图(2007年版,第49页)。  相似文献   

13.
吴典萍 《江苏教育》2005,(7B):33-33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编写的《品德与生活》教材符合课改精神,教师如能领悟课程标准内容,精心钻研教材,上好每一节课,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第三册第12课《我的好习惯》,其基本内容是让学生意识到“专心听讲”,“积极锻炼”,“勇于承认错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爱惜学习用品”等习惯养成的好处,但教师如能予以扩充拓展,揉进一些环保内容让学生思考领悟,更有利于学生良好素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川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起义》课后的“史海拾贝”,以历史故事的形式介绍了陈胜“苟富贵,无相忘”这句名言。大致内容是(陈胜)说:“如果将来我们中间哪一个富贵了,一定不能把大伙儿忘记了啊!”一个雇工笑着说:“我们这些给富人当雇工的人,能富贵吗?”这样翻译不符合《史记·陈涉世家》中的记载。  相似文献   

15.
岳麓版《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强盛”称“商鞅新法把秦国划为41个县”。但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商鞅变法”中.教材称“全国设31县”。两个地方的表述明显矛盾。据记载,商鞅新法把泰国划为41个县,在未设县的地方,把许多乡、邑聚合并成县,共新建31县。因此,教材表述时应明确、全面一些,以免引起误解.  相似文献   

16.
孙传胜 《山东教育》2002,(29):33-34
高三年级《中国古代史》试验本(以下简称新教材)第六章元明清部分中的元朝历史与1992-2001年起用的《中国古代史》选修本(以下简称旧教材)第22章“元朝的政治和经济”相比,不论在内容还是在章节结构上都发生了许多变化,大大增加了历史知识的科学性、严密性,更加系统地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更有利于学生对元朝历史的深入了解,有利于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一、教材内容的变化1.调整章节结构,便于师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1)旧教材中第22章用了四节内容专题讲述了元朝历史,而新教材则在第六章中前三节讲述…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决定开展“同课异构”活动,两位青年教师在不同的班级上同一内容。听了两节政治课后,感慨很多,愿与大家共享。内容:高一《经济与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一内容是教材中关于分配的开门课,与每位公民生活都息息相关;本课内容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与社会》九年级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三框。【教材分析及教法选择】《标准》对本课相关内容规定:1-1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的重大事件,了解新中国成长的道路和经历的曲折(7-9'SS2'3.3.1.1.1);1-2列举实例,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  相似文献   

19.
高中新课程教科书《历史》必修②(人教版)第六单元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课中,第三个子目是“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笔者认为“第三产业的兴起”这一表述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0.
笔者聆听了一节示范课,该课的标题是《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这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单元第20课。这节示范课教学手段先进、理念新颖,使笔者受益匪浅。但也存在着一些瑕疵,集中表现在第三个子目《“斯大林模式”》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