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大钊的青春观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影响较大,它的形成、发展和演化,表明李大钊怎样从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本文即从他的青春观及其内含的哲学思想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在五四时期,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学观念,总结学革命的得失,展望新学的情景,介绍西方学的进步观念,倡导平民主义学,为中国现代学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得到发展开辟了道路。李大钊是中国现代学的开创。  相似文献   

3.
李大钊的民族观是他在努力践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他提出的建立民族之精神、统一民族之思想,反对外来强权、争取民族解放,建立民族平等联合的民主主义之国家等思想,在当时的中国,对唤醒民族意识、增强民族团结、共建新中华民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大钊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他的集体主义观念出现在中国由积贫积弱走向民族救亡的重要历史阶段,他的"协力互助的精神""拥护共同利益的勇气""舍弃自己的牺牲心"等思想观念代表着中国群体主义开始向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转变,这些集体主义观的价值指向是人的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李大钊与陈独秀的儒学观同中有异、各具特色。同为由传统过渡到现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北李南陈"的儒学观呈现出"破与立""扬与弃"的思想倾向,而其儒学观之差异,则与自身的成长经历、个性特征、学养积淀等因素密切相关。出于对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忧虑,对"中国"与"世界"、"传统"与"现代"关系的思考,他们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于儒学的高度关切。  相似文献   

6.
围绕"新闻事业是一种活的社会事业""新闻是现在新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的思想内核,对李大钊具有社会性特征的新闻观进行了阐释,指出社会性是新闻和新闻事业的必备特征、"好史料"是社会进化托付于新闻的一种价值、社会责任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必要担当、全社会是新闻应反映和关注的视野范围;同时,对李大钊此新闻观强调的新闻特征"活的""新的""写真"进行了解读。继承李大钊的新闻观,当代媒体人要有社会生活的实践性,要密切关切社会;要肩负社会责任,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要快速及时地进行新闻报道;要有求真务实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作为五四运动时期中国青年运动的杰出领袖,李大钊一直关注青年问题,他以极大的热情唤起青年的觉醒,鼓励青年要投身社会,树立政治理想,以劳工为师,在实践中成长,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成为改变社会的有生力量。李大钊还为青年争取权利,关注青年的身心健康,较早提出了青年全面发展的主张。李大钊的青年观对于当今青年的健康成长仍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现代史上李大钊和胡适对自由问题均提出见解,且影响巨大。通过比较发现,二人都主张中西结合、思想自由、调和自由与秩序的关系、重视立法,但其中所体现出的侧重点、方式方法以及产生的影响又不尽相同。站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对二人自由观进行分析,有利于把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有利于推动民主政治与民主法治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李大钊的早期民主政治观是在西方民主政治精神的基础上进行思考而形成的体系。李大钊认为:民主政治的基石是良宪;民主政治的精神是惟民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容是平民政治;民主政治的培养在于国民素质。  相似文献   

10.
黄清迎 《唐山学院学报》2017,30(2):48-52,73
李大钊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形成经历了朴素的爱国主义、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和实践的马克思主义三个阶段。强烈的历史担当意识、复杂的理论和实践斗争是他马克思主义信仰观形成的缘由。科学理论与革命实践的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转化为广大工人群众的信仰以及马克思主义转化为我党的思想、方法,是李大钊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三大特色。了解李大钊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形成及其特色,对于当前广大民众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清代有关捐纳的社会舆论在甲午战争前后空前活跃,且逐渐形成"三论"并存、"停"论为主流的宏观态势.然而,因主张停捐的力量与主张行捐的力量相比劣势明显,致使停捐论在戊戌变法后遭受重挫.但是,经此时段,停捐论已深入人心,朝野有识之士对清王朝腐败根源的认识亦愈加深刻,并最终将捐纳与清王朝一同抛弃.  相似文献   

12.
在重新解读黄遵宪咏甲午战争的诗,更能总结出黄氏晚年在总结甲午战争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民族思想。首先,民族的救亡图存须要中国人养成民族国家观念,从而以全民族之合力对付列强的入侵。其次,要区别传统的“忠”和“义”观念与现代的民族观念:要用“中西合璧”来形成新的中华民族精神。再次,甲午战后,他依然坚持要战胜种族歧视,坚持民族和平共处。  相似文献   

13.
甲午海战的失败绝非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这一结果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清政府的腐败是甲午海战失败的总根源;从双方海军实力看,敌强我弱;战略方面,采取“避战保船”的消极防御方针,放弃了制海权;丁汝昌的指挥失误。  相似文献   

14.
甲午战争是近代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这是一场由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日本政府坚定的对外扩张和侵略的国家意志,以及神道文化对天皇制政府的坚定维护,使日本国民在国家意志的指挥下形成了国民普遍的进取心。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惰性———安于现状、消极隐退、保守封闭,空谈"义、理",较少研究维护"义、理"的方略,这注定清政府不可能形成坚强的战争意志,进取的大国精神。清政府的腐败和战争意志的薄弱以及国民精神的颓废决定了战争的结果。这是构成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由此,我们得出,国家意志的正确和坚强以及国民精神的奋发向上也是硬道理。这也是维系一个国家能否由弱到强,长盛不衰的永久的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赔款数目,中日战后所签订条约本已经明确规定,但实际赔款的数目尚未准确定论。本文通过对清政府赔款的资料进行考察,对这一问题作出探讨,得出了较为准确的实际赔款数额。  相似文献   

16.
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为应付庞大的支出大举外债。这些外债主要用于清政府的军费支出。在争夺贷款权的激烈斗争中英国占了主导地位。借款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剥削性,对清政府财政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7.
中日甲午战争受到欧洲列强远东政策的支配。英俄矛盾是当时远东国际关系中最主要的矛盾。决定了远东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对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进程和结局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英国和俄国在调停中日矛盾过程中所采取的政策.体现着各自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8.
廖宗麟 《天中学刊》2002,17(6):80-85
我国甲午战争史研究的传统观点认为:在战争爆发前夕和初期,清政府的最高统治集团内部在对日开战问题上,分裂成主战和主和的对立两派,主战派是爱国的,主和派是卖国的。这种区分其实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当时只有主战派,并无主和派。但这种主战派不待充分备战即仓促对日开战,以致中国惨败,因而是误国的,不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9.
千山龙泉寺"屏藩独峙"摩崖记录了清光绪年间辽阳知州徐庆璋为防守辽阳而抗击日军的史实。本文从徐庆璋及民团在辽阳保卫战中的表现、时人对徐庆璋及民团的评价、徐庆璋对清廷将领及清军的评价等几个方面考述了徐庆璋在对日作战中的相关事迹。  相似文献   

20.
《申报》是中国近代创办最早的报刊,对甲午中日战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报道,为我们今天研究甲午中日战争提供了重要的史料。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申报》的资料分析,来透视甲午中日战争前国民的主要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