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实施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过程中,导师自主权增大带来的风险,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双向匿名评价模型。用PaaS平台和数据驱动思想开发了双向匿名评价信息系统。实践表明:使用双向匿名评价系统在扩大学术共同体自主权的同时合理制约了个体导师的权力,更有利于选拔科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考生,保障了招生的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2.
博士研究生“申请—审核”制已成为我国博士生培养的重要招生制度,如何解决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评价标准单一、唯论文论等问题,是博士研究生招生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根据笔者申请并攻读国外博士研究生实际经历以及招生并培养国内博士生的工作实践,以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为例,从招生主体、遴选条件、考核程序、信息公开四个方面分析哥廷根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的具体做法及特点,为我国“申请—审核”制发展提出注重学科融合、多元化审核标准、扩大导师招生自主权、畅通招生信息发布等启示。  相似文献   

3.
调查部分高校发现,“申请–考核”制的考核内容、方式及标准尚待完善;保障申请人机会公平、过程公平的举措仍显不足;监督机制、激励机制、信息公开以及申诉救济等配套制度滞后;师生匹配满意度有待提升。据此提出了改进对策,包括:优化“申请–考核”制实施方案,健全监督制约、质量反馈、问责与容错以及申诉与补偿等配套机制,发挥导师和专家组等不同主体的协同作用,重视规范引导、政策培训以及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一批高校相继试点探索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并已成为我国博士生招生的重要制度形式。实践研究表明: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与自治两者间存在一定逻辑自洽,自治有助于落实招生自主权,孕育良好的博士生教育生态,契合了博士生教育特点。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需围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一共性目标,构建符合国情校情的规范化制度体系,并充分融入非智力因素的考察,以达至“自治”。基于学理分析、比较、调研访谈等方式,认为自治是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必然选择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多所高校率先全面实施了博士研究生的招生"申请—考核"制,逐步构建了招生全流程的制度,逐步建立完善了分级负责、尊重学术的高效、科学、公平治理体系和综合考核、侧重志趣的人才选拔指标体系,充分发挥专业自主性,选拔最具培养潜力的优秀生源。  相似文献   

6.
祝明建  尚媛  肖畅  陈风名  王雨晨 《大学教育》2023,(3):140-143+148
随着2013年《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的发布,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作为研究生招生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走入了大众视野。文章选取6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对其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的准入、考核、监督与申诉、保障4个阶段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国内现状提出具有较强借鉴性的建议,以期切实提高国内研究生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7.
从多样化的学科选拔和高层次创新人才选拔需要出发,阐述了博士生招生改革缘由,分析了“申请–审核”制的优势,并在实践基础上提出应从人才选拔标准、材料审查、综合考核和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制度设计,以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博士生选拔途径。  相似文献   

8.
基于某“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研究生学习经历调查数据,从公平性和效率性视角出发,使用实证研究方法对“申请–考核”制的实施成效进行评价。研究发现:“申请–考核”制所录取的博士研究生在本科和硕士毕业院校上并不占优势,但他们却有着更高的学术志向;“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读博期间的科研产出高于其他招生方式博士研究生,且这种差异在理工科博士研究生群体中更显著。建议高校继续推行“申请–考核”制改革,弱化对申请者院校背景的考察;关注学科差异,探索多样化的人文社科专业博士研究生选拔方式。  相似文献   

9.
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是对中国传统的博士普通招考制度的变革。在实践与完善的过程中,该制度表现出了渐进式改革的特征。在"申请-考核"制实践中,各高校在维护招考公平的前提下,更加重视考察学生的学术能力与综合素养,力图招收学术能力与综合素养并优的博士生,提高"申请-考核"制招生的效益,实现公平与效益的平衡。招生只是博士生培养的初始环节,各高校应以招生制度改革为契机,在确保招生过程有效益的公平前提下深化培养制度变革,注重发挥导师在博士生培养中的关键性作用,切实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申请‐考核”制是国际上博士生招生的通用方式,也是我国博士生招生改革的明确要求。本文从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的国内外现状、基本模式的思考与构建和实际工作中的探索实践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阐释,以期能为有关高校建立符合自身特色的“申请‐考核”制度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大局出发,分析博士生选拔申请审核制改革的现实背景、基本模式、可能进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要通过完善配套制度确保改革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2.
在阐明优秀博士生候选人应当具有的素质基础上,借助信号理论分析“入学考试制”功能失范的原因及“入学申请制”的适切性,并就当下博士生招考方式的改革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博士生招考方式改革:特征、论争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梳理博士生招考方式改革之流变,指出历次改革所呈现的特征.在总结博士生招考方式改革论争的基础上,提出扩大招生单位及导师招考自主权、加强新闻舆论和法律监督、健全淘汰机制可能是博士生招考方式未来改革之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国家对高层次高质量创新人才的需求,介绍了南京大学以促进博士研究生成长成才、全面提高培养质量为主旨,以配置优质资源为抓手,通过顶层设计、系统谋划、突出核心环节、激发内生动力,建立了切实可行、特色鲜明的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资格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15.
以论文评阅工作为切入点,从明评与盲评两方面对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至2008年的博士学位论文评阅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同时对评阅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认真梳理,并结合国内其他高校的经验和问卷调查结果,认为现阶段还需坚持盲评,并对改进盲评工作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6.
从教育面临的挑战出发,提出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三个观点:第一,看得见的分数不一定能够保证公平,因为家庭教育投入存在巨大差异;第二,包括分数在内的综合评价不一定不能保证公平,因为顶尖大学有选拔适合培养的学生的标准;第三,一个不完全依赖于分数的招生录取制度并非一定会引发大面积的腐败。  相似文献   

17.
考试对教育的积极影响不容忽视,实施素质教育应以改革招生考试制度为先导。改革考试制度的几点思考;改革考试功能,引入多种考试形式,采取分层次考试等,以此带动学校多种教学活动的开展,从而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8.
对目前我国的硕士生招生制度的基本状况及其研究生招生制度存在的弊端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与关、加等国研究生招生制度的对比分析,对深化我国研究生缺席的改革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高考改革取向影响着高考改革的预期目标和改革政策的制定。在理念层面,高考改革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目标取向、公平至上的价值取向和稳中求进的过程取向;在制度设计层面,高考模式的改革应坚持统分结合的原则取向,招录制度的改革应采取刚柔相济的策略取向。高考改革五个方面的取向之间是彼此关联、相互影响、互相促进、不可分离的有机整体,其中公平至上是前提,以人为本是目的,稳中求进是方法,统分结合是手段,刚柔相济是策略。五个方面必须同时兼顾,才能相得益彰,最终将高考改革导入正确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