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抑扬法抑扬法,即对比法,是一种普遍使用的写作思维方法。古今中外,无以数计的名篇佳作,几乎找不到拒用对比法的例子。抑扬法的本质是充分拉开抑与扬、褒与贬、正与反的距离,使之形成强烈的反差,以收取更加明显、更加强烈的表达效果。抑扬对比法分直接间接、两种,直接的明显外露,一看便知,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等;间接的比较含蓄,有的还要经过中介物的转换,方能收取抑扬对比的效果。如“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西厢记》)。莺莺见了张生后便害起了相思病来,张生的出现,系住了…  相似文献   

2.
四、具有美化版面的作用 一张好图片,不仅是一件艺术品,反映着事物丑与美的形象,安排得当,还会起到调节版面艺术气氛,增加版面美感程度的作用。这和现代设计者把版面设计列入艺术范畴有关。报纸版面就是艺术品。在版面上,文字是“白”,是“抑”,图片是“黑”,是“扬”,合理巧妙布局之,就可形成节奏美。 节奏,就是适合人的生理需求,使人能够产生快感的和谐而有规律的运动。表现在版面布局上,要张弛结合,开合自如,有铺张收束之妙,起伏抑扬之美;在色彩对比、结构层次上和谐匀称,体现有机统一之美。  相似文献   

3.
新闻评论类节目越来越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类节目真实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丑”,与广大电视观众扬善挞恶的心理产生了共鸣。今天,越来越多的电视人靠着直觉、责任感和善的目的,通过观察、研究、分析,认识到生活中“丑”的本质,及其背后所藏匿的社会意义,从审美活动的负价值中对“丑”做一定程度的否定。其实,“否定之否定”不就是对美的肯定吗?这种从反面再现的典型,获取了一种特殊审美价值。正如俄国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所说的:“通过否定的方法来达到,有时甚至是更忠实地达到那些专门选取生活理想一面作为写作对象的诗人所能达到的同样目的。”但是,变“丑”为“美”的“魔杖”,一定要运用得当,不能是为了暴露而暴露,为丑而丑。这样,生活中的“丑”就可以变为艺术中的美。  相似文献   

4.
人们可能觉得奇怪,“丑”是“丑”,“美”就是“美”,“丑”的东西怎么可能变成“美”的东西呢?其实也不奇怪,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早就指出,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毛泽东同志也说过,在一定条件下坏事可以变成好事。我们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在观看演出时,舞台上正剧之外插上一出丑剧,“小丑”那滑稽可笑的脸谱,幽默风趣的语言,憨态可掬的形体动作,让人忍俊不禁,  相似文献   

5.
化整为零 化整为零,意思是指将某一整体分解成若干小单元。作为业余通讯员,也可将整体的事物加以细分,抓住一点积极突破,从小单元的差异和比较中获取新闻。 一次,我陪同一位省报记者采访随州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当时,我们请市里领导和主管部门座谈,他们全面地介绍了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和所做工作。当天听完介绍后,记者深深感到面面俱到,乍一看成绩很大,细一想个性不突出,从整体报道难成新闻。当晚我们对了解到的情况化整为零,进行细分,眼睛随之一亮,新街乡开展争创“十好农户”活动,闻名全乡的“八大金刚”成了“学雷锋积极分子”。第二天便奔赴该乡,通过访问、看,最后形成了一篇较有影响的“目击新闻”。 上述事例说明,化整为零法往往会使你“柳暗花明又一村”,此法操作关键在于根据社会生活或周围事物的变化,将整体社会或事物划分为若干细小单元或单个事物,并按照新闻的原则,在分析生活或事物变化的  相似文献   

6.
梁代著名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夸饰》中说:“故自天地以降,豫入声貌;文辞所被,夸饰恒存。”意思是说,自从开天辟地以来,万物的声音、形貌,纷然杂陈,它们通过语言文字表现出来,从而便可以看到夸张的手法经常都被运用。夸张手法之所以经常地在文章中加以运用,是因为它有着特殊的功能。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借助想象和联想,抓住反映对象的某些特征,故意“言过其实”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本质,增强表达效果。在文章中适当地运用夸饰法,可使所反映的事物更加  相似文献   

7.
“勾推法”来源于一个民间典故。相传唐朝有位太守,很善于问案。他问案的方法奇特,先不问原告,也不问被告,而是先去问原告和被告周围的人,了解了基本情况后,再回过头来审问原告和被告本人。他的这种方法,后人称之为“勾推法”。在长期的新闻实践活动中,许多新闻工作者为了在采访时不为假象所掩,不为片面所惑,增强对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的把握和理解,采用了“太守问案”的“勾推法”。一般说来,在采访活动遇到下列情况时,大都采用此法:  相似文献   

8.
一日闲暇,几位报道同事聚到一起,不约而同地集中到了“怎样才能多上稿”这个永恒的话题上,其中一位感慨而言:每天都想写许多稿件,但一拿起笔又总觉得没啥写头。在笔者看来,“没啥写头”本身就有可写之处,因为“没啥写头”背后折射出的是观察不够细,思考不深入。要知道,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总是会发现生活中有取之不竭的素材,不善于观察与思考就只会痛失良机,使“活鱼”变为“鱼干”。在实践中能感悟到,角度引出深度,思路决定出路。看待事物的参照物不同、站立点不同,思考问题的深度就不一样,所写文章阐述问题的力度也会有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9.
三是与常理对比寻找落差。就是将新闻事实整体或新闻事实的某一方面,同一般常识、通常道理作对比,从中发现新闻事实与常理之间的反差,拟作标题。1993年8月27日新民晚报制作了这样的标题:“输挨骂,胜挨骂(肩)巴西足球队总是挨骂(主)”。如果说“输挨骂”还在常理之中的话,那么,“胜挨骂”就在意料之外了。正是这强烈的反差,紧紧把读者的目光吸引了过去。该报9月17日还用此法制作了另一则标题:“幼童被卡车碾伤,求医时费尽周折(肩)唉,急煞人的急诊室!(主)”。不应该让人着急的地方却让人觉得“急煞人”,怎不叫人感到意外! 四是与全局对比寻找落差。就是把此事物放在其发生的大环境中加以考察,让此事物的特点由大  相似文献   

10.
在1987年5期《图书馆》上,我发表了《“目录”商释·附称谓辨》一文。该文主要部分提出了对“目录”一词中的“录”字的不同解释。认为“录”,不是指传统所说的“叙录”,而应当是“次第”的意思。当时,我只就三部著名的目录学著作本身所依据的引文作解,没有全面展开。为了使这一立论能够站住脚,本文拟进一步再加阐述。一、试释杨仆《兵录》的“录”字义据《汉书·艺文志·兵书略》序说:“汉兴,张良、韩信序次兵法,凡百八十二家,定住三十五家,诸吕用事而盗取之。武帝时,军政杨仆捃摭遗逸,纪奏兵录,犹未能备真”。关于张良、韩信序次兵法,先见于《史记·太史公自序》。汉在建国之初,高祖刘邦即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兵法,张苍为章  相似文献   

11.
企业报报道常涉及到事物的大小、长短、多少、高低、宽窄、轻重、快慢等的变化,而光靠这些形容词不可能反映好事物的真实状况。因为任何事物的“质”都表现为一定的“量”,事物是一定“量”的“质”。因此“量化”是精确表达事物的基本要求。按照这一要求做了,其报道就给人真实、可信的印象;忽略了这一要求,其报道就让人感到虚渺、不实、模糊不清,疑惑难信。效果孰优孰劣泾渭分明,试举两例加以比较:例一:《酒钢报》2000年10月30日载《降低采购成本加快资金周转供应处大做省钱文章》本报讯在自己的库房里放着供应商的大批材料,自己随用随取,不但方便快捷,而且节省了大笔的储备资金。这就  相似文献   

12.
毛主席经常教导我们要开动脑筋,要善于思索,特别指导们要学会思考的方法。《实践论》中说: 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读。(《毛泽东选集》) “思考作用”不但能把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系统的意见;而且,更能使经验上升到理论。学习毛主席的《实践论》,对于我们理解从感性认识到抽象思惟,从抽象思惟到实践的全部认识过程,对于我们探索作家进行创作时的构思,有极高的指导意义。清人吕璜记述吴德旋《初月楼古文绪论》说:“古人文章,似不经意;而来落笔之先,必经营惨淡。”这是深知写作甘苦的话。一篇文章可以有深浅、繁简、  相似文献   

13.
四、叠扬法这种方法特点是,对所写事物先扬起,或褒奖,或提升。而后,引出某事物,与前事物相比,后者更优于前者,达到更高层赞扬的目的。比如古典小说《水浒》中“智取生辰纲”一节,前半部分尽情写出青面兽扬志在押送生辰纲时,机智、警惕——不大张旗鼓地推车明送,而是乔装担担暗送;不走凉爽的夜道,而走炎热白天的明道。这  相似文献   

14.
化虚为实     
上篇文章着重谈了“避实击虚”,这篇文章讲讲与此相关的另一种表现手法:化虚为实。生活中存在着无形的、抽象的事物,它们没有形态和色彩,视觉和触觉是不能感知它们的,如思想、感情、声音、气味等就是。如果我们把这些称为“虚”的事物,要把它们表现出来,使它成为可以感知的,就必须把它们化为有形的、具体的形象。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这就是化虚为实。下面分別就思想、感情、声音、气味举例说明: 例一:先说思想,如果说一个人思想陈腐,这是抽象的说法。怎样使之具体化呢?鲁迅在《祝福》中要表现鲁四老爷的思想陈腐,他不是用概念,而是用可以感知的事物来描写:  相似文献   

15.
张亚红 《大观周刊》2013,(6):208-208
对于好多学生来说,数学是枯燥无味的,不像语文等学科,可以理解。这样的感觉常常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前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形象、生动、有趣的问题,或者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游戏中、实践中学到知识。例如:教学“轴对称”这一节课时,书本上定义为:某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后。  相似文献   

16.
写文章如果老是正面直写,那就成了直布口袋;使人一览无余。有经验的作者总是善于运用转折的笔法。在新闻导语中,恰当地运用转折艺术,可以使平常的事实变得富有情趣,增强导语的生动性,有助于使表述对象富有吸引力。下面列举一些常用的手法: 一、运用抑扬法,在褒贬中求变化。如《一方是国家需要高层次人才一方是博士研究生报名者少》一文的导语: “博士帽”曾一度被人们珍视为“金冕玉冠”,象征着一座难以  相似文献   

17.
父亲的气势     
一古人写文章,很讲究文章的气势。例如宋朝朱熹认为“行文要稳健,有气势,锋刃快利,忌软弱宽缓”。清代方东树认为“诗文以豪宕奇伟有气势为上”。后来的林纾则更认为:“文之雄健,全在气势。”文章的气势,指的究竟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古代文人往往说得很玄妙,似乎不可捉摸。有的人又故神其说,更使读者如堕五里雾中。其实,从语言表达方面来考察,是不难得到回答的。当我们用口头语言表达某种思想感情的时候,往往要借助动作、手势和面部表情来提高表达效果。在语言本身,就是抑扬  相似文献   

18.
平日读报,常见文章后编辑附言:请告作者地址姓名。一句简单明了的话语,使人感触颇多。作者给报刊写稿,没有不希望文章变为铅字的。一篇稿件,从谋篇布局、写作修改到誊抄寄出,“文章满纸书生累”,按说不应忘记署上自己的名字,但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是怕文贵自负吗?不完全是。运与作者对编辑的不信任有关。当今报刊上发表的文章中,不乏文笔拙劣的关  相似文献   

19.
谁是将兵法运用于经营管理的第一人? 对这个问题,目前国内外一般都回答为日本的《用兵法经营》一书的作者大桥武夫。殊不知,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有一位名叫白圭的商人,就已经将兵法运用于经营管理了。有汉代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中的引言为证:“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白圭是周地(今河南洛阳)人,他善于观测市场行  相似文献   

20.
“加以”“进行”之类动词的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以”是从文言的“加”字发展出来的。“加”字单用,在现代文章里也可以遇到。例如: (1)国民党反动政府军政人员,凡不持枪抵抗、不阴谋破坏者,人民政府一律不加俘虏,不加逮捕,不加侮辱。“不加俘虏,不加逮捕,不加侮辱”就是“不俘虏,不逮捕,不侮辱”,“加”字的意思相当“虚”,去掉之后,原句的意义不变。“加以”的情形也一样,“这种情况必须加以改变”,去掉“加以”,说“这种情况必须改变”,意思也一样。跟“加以”用法类似的动词很多,常见的有“作、进行、给以、予以”等等。例如: (2) 跟敌人作斗争。 (3) 到现场去进行调查。 (4) 对于一切反动的作品必须给以严格的批判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