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教学目的 :1 .学会本课 4个生字 ,理解“举止特别”、“境界”、“一丝不苟”等词语的意思。2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3.学习作者是怎样积累材料的。教学重点 :1 .理解鱼游到纸和游到心里的关系。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作者是怎样积累材料的。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交代学习目标1 .导入 :学习一篇新课文。2 .齐读课题。3.出示学习目标 (投影仪 ) :(1 )深入理解课文 ,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2 )初步学习作者是怎样积累材料的。二、交流预习内容 ,提出问题1 .检查生字读音 :罢 …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的要求 :1 .了解小艇的特点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方法。2 .认识小艇在威尼斯城中的作用 ,体会威尼斯的美丽和风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材重难点 :了解小艇的特点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方法。第一课时一、导入 ,揭示课题。1 .通过描述著名城市与其独特的标志引出威尼斯与小艇的密切关系。2 .看录像初步感知威尼斯城及小艇。3.作者为什么选小艇写 ?带问题初读课文。二、初读课文 ,理清脉络1.讨论 :小艇的什么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2 .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三大重点。三、学习课文第 2、3节 ,落实训练点。1 .反复朗读 …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萧红及女性作家作品。2.把握《呼兰河传》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色。3.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掌握小说的叙述视角。4.把握作品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掌握小说的叙述视角。2.把握作品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句。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写法。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教学难点】通过重点词句的感悟,体会作者感情,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5.
一、学习目标1.归纳掌握文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文言基础知识。2.梳理文章思路,学习作者运用事实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3.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铺排、夸张、对比的运用,使文章显得气势非凡,而又深刻。4.了解贾谊对秦灭亡原因的分析及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皇帝施仁政的进步意义。二、学习重难点  相似文献   

6.
[教学要求]1.自主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翠鸟外形美观、行动敏捷的特点,体会作者喜爱翠鸟的情感,激发喜爱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4.学习作者有序观察,抓住特点具体描述的方法,描写自己喜爱的事物。[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7.
孟杰  于莉 《山东教育》2003,(10):28-29
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4个生字及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福勒高尚的体育风范。3.学习作者描写精彩激烈的体育比赛场面的方法,注意积累好的词句。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难点理解福勒放弃射门所表现出来的高尚的体育风范;学习作者是如何表达的。(二)解决办法1.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课文重点词句深入领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引导学生重点学习第三自然段,通过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悟,借助电教媒体,抓重点词句,小组进行讨论、交流,体会思想,学习表达。三、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的: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结合课文理解“钟鸣鼎食、一言九鼎、鼎志昌盛”等词语,了解世纪宝鼎样子的喻义。2.学习和领悟作者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学习目的:1.学习本文说理透彻、见解独到的思维方式。2.学习本文结构简洁明了、条分缕析的手法。3.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因果论证等论证手法,体会这些论证方法在说理中的作用。教学内容:一.关于作者鲁迅(略)二.关于本文的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0.
吴迎霞 《黑河教育》2014,(11):60-60
正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词语,积累美词佳句;2.了解长江三峡秋天的美景,理解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不同特点;3.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写作能力;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及难点1.学习作者如何抓住特点描写三峡不同时段景色;2.体会修辞手法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教学设想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应设法通过多种方式的读,去引导学生感悟、理解、分析、品味文章的意境,感悟作者抒发的热  相似文献   

11.
金贤芬 《考试周刊》2015,(14):37-39
<正>教学目标:1.学习描写白鹅"步态"和"吃相"的段落,联系上下文理解并积累"局促不安、从容不迫、三眼一板……"四字词语,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2.对比《白公鹅》学习相关段落,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对比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3.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反语的妙用并尝试运用,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4.指导学生用不同语气朗读课文,抄写、背诵自己喜欢的  相似文献   

12.
杨舒曼 《新教师》2019,(6):74-75
【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鲜活的人物形象。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运用对比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并尝试在习作中进行运用。3.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感受人物描写的无限精彩。【教学重难点】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学习作者运用对比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并尝试在写作中进行运用。  相似文献   

13.
<正>[内容导航]童年冬阳下的骆驼队,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下面的这篇课文中的哪些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祖父的园子。[学习目标]1.认识"蚱"等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重、难点]1.体会作者从哪些情景表现"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  相似文献   

14.
一、温故,明确学习目的.1.齐读课题.2.初读课文的时候,我们已大致了解了图文内容,知道作者是按照“闻→看→想”的顺序来写这篇课文的.(师板书:闻、看、想)这节课我们将通过进一步学习,去欣赏荷花的美,学习作者仔细观察事物并展开合理想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读出韵味。 2.通过品读,理解并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体悟作者情感。 3.学习作者旷达的心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6.
鼎湖山听泉     
<正>一、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和变换角度表现景物的方法。2.体会作者由听泉而生悟,领会文中深含的哲理。二、学习重难点1.作者如何抓住"听"来组织材料。2.文中深含的哲理。三、基础部分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楹联()·泠泠()·淙淙()·汩汩()古·刹()怅wǎnɡ()污ɡòu()pú提树()xiá()想请你记录下文中还应注意的生字词。  相似文献   

17.
学习目标——1.语文知识:能复述故事文章的主要内容;能说出作者,例举作者的主要作品2.基本技能:运用工具书查注生字词,并解释3.高级技能:学习比较鉴赏法,能阐述语言之美4.情感态度:能感受到风俗之美、思乡情怀学习过程——预习导学快速默读课文,掌握生字词,朗读课文两遍,初步感知文章。  相似文献   

18.
孙鹏  李传芳 《山东教育》2012,(Z1):37-39
一、学习目标揣摩作者是如何写出威尼斯小艇的特点的,感受威尼斯的民族风情、异域文化。二、学习重点1.在交流批注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威尼斯独特的风情。2.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不同的表达方法描写威尼斯小艇的。三、教学过程(一)图像导入,整体感知师: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进行  相似文献   

19.
一、扣题质疑,导入新课1.(板书梅花)请学生们朗诵关于梅花的古诗。2.(板书魂)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文《梅花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文中的事都是作者的回忆。作者当时还是个孩子,虽然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学习垂直、捕获、宽敞、倾斜、适应、比较、胎生、哺乳动物等词。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学习用列举数字、举例等来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3.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