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课评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我没有听两节课,我就认为今天在学校里什么事也没有做。”笔者以为,课堂上许多司空见惯的现象经过听课者细致的观察,听课后有意识地思考、总结,就可以得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其实听课也是一种创造。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听课,是教师间互相学习和切磋教育教学技艺的一种重要形式。听课者走入课堂,一切言谈举止和情绪反映都与课堂效果密切相关,理应成为课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有些教师在听课时大大咧咧,不拘“小节”,致使课堂上出现了许多不该有的尴尬。事后师生对此颇有微词。笔者认为,教学无小事,处处有学问。听课是一种学习,而且是一种更讲究艺术性的学习。 听课者应有“备”而来。课前,对于授课内容、教师情况和学生情况应有个大概的了解与把握,设想一下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心中有数,听课时方能有针对性地思考、比较与学习。听课者衣着色彩不可艳丽,款式不可新奇,否则会牵引学生的注意力。备齐各种应用材料,力避在课堂上东挪西借,以致于扰教与学的正常进行。 听课者走入课堂,就是课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首先,要注意选定合适的听课位置,尽量坐在教室左边或右边的中间位置。这样便于观察学生学习时的表现,较客观地测知学生的学习情况、听课时坐姿要端正,不宜两腿交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都是要求“教课者”提高教学效益,却很少提及“听课者”也要讲究听课效益。笔者从教物理多载,听教研课颇多,以为提高物理听课效益应该成为物理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4.
如今,学校里时兴“推门听课”,即听课者事前不用打招呼,课前几分钟直接走进教室,往备用的座位上一坐,就可以听课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我听过的课中,有一堂《米洛斯的维纳斯》语文阅读教学课给我印象最深。  相似文献   

5.
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听课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了,因为在每个学期里面,每位教师经常需要开设一次或几次公开课,也需要到其他教师的课堂上听课。从授课者到听课者,我们的角色变了,但我们往往并没有对听课者的角色进行认真的思考,而习惯于作一个评价者、欣赏者。但当我们把听课看成授课者和听课者互相促进、共同学习的过程时,听课者就应该思考自己的角色让自己在听课过程中成为一个“共同遭遇者”是个很好的选择。什么是“共同遭遇者”呢?所谓的“共同遭遇者”就是两个人或多个人相互之间的角色置换,是对某个人所处的情境的感觉、认同和理解,具…  相似文献   

6.
小学低年级“听课”中的“看课”□甘谷县城关区南关小学宋生无论是公开课、观摩课、实验课或其它教学课,凡参加者,在“听课”的同时,还应兼顾“看课”。听课是了解某个教师在教学上的一项重要手段。听课者应在听完课后归纳、总结别人在教学上的一技之长为我所用。这能...  相似文献   

7.
接到教导处的听课短信后,就拿着听课笔记匆匆而去,许多教师都会有这样的印象。听课伊始姗姗来迟,匆忙拿起学生的课本浏览一下教学内容。显然,听课前,听课教师连教学内容都不知晓,这样的听课,效果一定大打折扣。这并非个别现象,听课已经成了这些教师不得不完成的学校布置的任务,而不是作为一个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的学习途径,重“量”而非重“质”。要让听课不再如此“走马观花”,那就让听课者“有备而来”。  相似文献   

8.
听课,也是教师同行学习观摩、切磋教学的重要途径;听课,是学校领导了解教学情况,实施教学过程管理的重要手段,当属“例行公事”。闯堂听课(也叫推门听课),是听课形式中的一种,其特点是事前不通知上课的老师,听课者或是课间秘密“潜”入教室,或是上课铃响随学生一同进入教室。有时甚至是在老师进入课堂开始上课的时候“公然”进入教室,给老师一个意外的“惊喜”。这种“闯堂听课”的做法,曾被人多次当经验做过介绍。分析其效果至少有如下两点:第一,事先不通知,老师没有防范,备课和上课情况能完全真实地展示出来,预防了作秀,有利于领导掌握教师工作的第一手资料。第二,这样“突然的光临”.给老师一种“防不胜防”的压力,从而鞭策他们常备不懈,  相似文献   

9.
听课、评课是研究教材教法,检查教学工作,交流教学经验的重要手段,是教研员、领导干部、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如何听课、评课呢?下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听课(一)牢记一个信念;人人可为我师。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对“科学”的把握,“艺术”的修炼,主要靠课堂实践。自己带班上课是实践,坐入他人课堂听课也是一种实践,别人上课,你去“旁观”,从执教者对课堂的驾驭,到学生对提问的回答,各种各样的现象都会呈现于听课者面前。成功,有其前提;失败,必有原因。听课者在课堂上接收很多教学信息,加以解剖,…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教师,自踏上教育岗位那天起,参加最多的教研活动恐怕就是听课、评课了。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以“新课程、新理念”为主题的各类上课、听课和评课活动已使校本教研生机盎然,然而,究竟该怎样评课,却让不少教师感到茫然。笔者就此不揣浅陋,谈点见解。一、评课要把握科学的标准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在走进教室开始听课之前,活动的组织者会把一张“评价表”发给你,表上对评价要素、评价细则、评分标准、评价等级都作了规定,并且每一个项目的内容都十分具体。面对十几个项目中的上百个加权分值,听课者已是眼花缭乱,专心听课也就大打…  相似文献   

11.
听课评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我没有听两节课,我就认为今天在学校里什么事也没有做。”笔者以为,课堂上许多司空见惯的现象经过听课者细致的观察,听课后有意识地思考、总结,就可以得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其实听课也是一种创造。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合理使用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有的教师把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全部制作到课件中,连解析过程都详细打上去,整堂课“一鼠走天下”,不再用粉笔和黑板,课堂容量很大。教学变成了多媒体功能的展示,一张张…  相似文献   

12.
近日,阳新县教育局干部纷纷走进中小学校,听各科教师授课。该局发文规定教育局局级领导每年听课30节,科室干部、县直学校校长、乡镇教育组长听课40节,教育局一般干部听课50节,要求听课要有记录,由县教研室统一检查;听课后要对授课者进行信息反馈。教育局胡文局长是制订听课制度后第一个走进教室的听课者。  相似文献   

13.
有这样一所农村小学,校长要求凡外出听课的教师回来后都必须“仿课”——模仿 “听来的”课,把外出听到的一堂堂精品课“搬回家”,让全体教师分享。我为这样的管理方法叫好!▲改外出听课之制,砸“听课专业户”之碗已往,“听课专业户”听得轻松,听得发腻,“饱汉不知饿汉饥”。现在,外出听课者有学习的机会,也有汇报上课的义务,权责并重,责任在身,不敢懈怠。“听课券”不再是“人情券”,外出听课也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听完课再上课,既是听课者的再提高,也是再辐射,好课共赏,真是“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招教学思路之“财”,进…  相似文献   

14.
听课笔记是听课者对所听课堂教学过程真实的记录和反思,写好听课笔记有利于客观地评价所听课之感受,认真反思所听课之效果,有助于提高自己评课的能力和教学业务水平。因此,我们应认真写好听课笔记。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写听课笔记,如记流水账一般,只记录课堂教学过程,没有实实在在地记录师生活动中的优劣得失,没有听课“评析”或“建议”、“反思”,所以,无法实现听课之本意。在实践中,我们认为写听课笔记应做到“三要三勿”。  相似文献   

15.
听课之我见     
听课是教学过程中听者与讲者相互学习、互相促进、取长补短的一个过程。它是讲课者与听课者双方均受益的活动。通过听课 ,能发现讲课者在讲授本节课时的不足与长处 ,以使他发扬长处 ,弥补不足。经过听课 ,经常地调整教学过程 ,这样教学效果就可得到提高与升华。而对于听课的人来说在发现别人的缺点时 ,还可以增长自己的业务知识 ,同时可向听课者汲取长处 ,这样听课者从各方面可得到提高和发展。听课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要经常听 ,要听各科教学。一、听课先要备课听课也要“备课” ,这种说法听起来令人难以接受。听课就听课 ,…  相似文献   

16.
听课是教师学习他人教学经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最直接的形式。听课教师听课前不做必要的准备,那么听课时就有可能无法理解上课者的教学意图;如果听课教师没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底蕴,就很难提炼执教者的教育理念;如果听课者不能敏锐地感受到教师的教育机制与学生的思维火花,就无法通过听课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无怪乎,当有些教师外出听课活动后,问其收获如何?只会说“差不多”、“很好”这样的评价。这样没有产生效益的听课,既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也给学校的其他教师增加了工作量,更枉费了主办者的各种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17.
钱正权在《小学语文教师》2010年第7—8期中撰文阐述了教师应如何听课这一问题。一、听课要有认真的态度不要以为听课只是“听”和“看”,其实你一旦坐进教室,就不是一个旁观者了,而是一个参与者,你是在与上课老师进行“对话”,  相似文献   

18.
新的教育理念认为 ,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在课堂评价中 ,也应体现这样的教育思想。过去听课时 ,我们习惯于坐在学生的背后 ,与执教者面对面地观摩。这样听课对评价“教”与“学”会有一些缺陷 :一是更注重对上课教师的评价 ,执教者关注的也是自己的“表演”是否成功 ;二是听课者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课堂教学 ;三是不利于评价学生 ,听课者不能观察到学生的学习过程。  基于以上原因 ,我建议 :尝试换个位置来听课 ,听课者从与教师的面对面改变成与学生的面对面。  改变听课者的位置 ,选一个能与学生面对面 (或侧面 )交…  相似文献   

19.
听课、评课过程,是教师在互动中获取经验、自我提高的过程:听课过程中,不能为了记录而记录,听课教师不是“摄像机”,不可能也没必要对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作一翻录;也不可能像专业速记那样,一字不漏地记录。听课者应讲究听课技巧,记录时做到有所选择,要学会“去粗存精”,让自己真正从听课中受益。  相似文献   

20.
一声叹息     
严丽红 《福建教育》2006,(12A):57-57
纵时间飞逝,那一声长长的充满倦怠的叹息一直沉重地压在我的心头。那日,教学观摩课上,教学步骤完整紧凑,课件设计新颖引人,画面直观形象:我沉着自若,妙语如珠:学生小手如林,回答问题思路清晰.观点明确;听课者如沐春风,余意未尽……我示意要下课时,寂静的多媒体教室里突然传来一声很响的呵欠声,随之又是一声长长的叹息:“嗨一终于下课了!”刹那间,听课教师面面相觑,全场愕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