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性教学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实施研究性教学可以有效地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数学教学中研究性教学实施的主要途径1.数学教学中穿插专题研究单元目前教学中尝试开展研究性学习较多的一种形式,是在不破坏数学知识逻辑性和系统性的同时,在数学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与数学教学内容有关的专题研究活动。这是目前数学教学中开展研…  相似文献   

2.
将研究性教学理念引入教学实践是培养学生研究性能力和创新观念的一种有效途径。针对目前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在研究性教学方面的不足,探索研究性教学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文章将科学问题和课程知识单元结合,实现教学内容重构,将研究性教学理念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合,提出研究性教学视域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知识考核和研究性能力考核相结合,设计体现研究性教学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实践表明,该课程教学实践不仅提升了教学效果,而且增强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论研究性学习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研究性学习课程在本质上是以知识与经验并重的生成性课程,它具有广延性、问题性、亲历性、差异性、教师影响的指导性与学生参与的主体性等特点。在价值取向上,它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整体素质发展与个性发展、主体性发展与社会性发展的统一。研究性学习理念下课程体系的构建包括:进行研究性学习理论学习,构建研究性学习理论课程;进行专题研究,构建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课程;在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理念与方法,构建研究性学习的学科教学课程。  相似文献   

4.
论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在教学内容上实现确定性知识与非确定性知识的有机结合,可以改变教学与课程分离的状况,使它们走向融合,研究性学习实现了学科教学知识的整合,可以使教学超越传统的时空界线,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必将缩短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相似文献   

5.
杨百陵 《红领巾》2004,(3):50-52
思想政治课研究性教学的基本类型有理论-实践模式、问题探讨模式、专题研究模式等三种.思想政治课实施研究性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可以使学生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徐晓楠 《教师》2012,(32):44-45
研究生教学具有研究性,教师应研究教学内容、讲授方法,因材施教。教学内容要关注工作实际,不断更新知识,拓展教学内容的研究范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知识量和授课效果,而教师的责任意识,是研究生研究式课程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姜鸿 《继续教育》2010,(11):24-26
研究性教学具有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师生之间的平等性、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性、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等特征。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研究性教学存在教学观念落后、部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轻视研究性实践教学等问题。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积极推行案例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等研究性课堂教学方法,大力采用课题研究、研究性实践教学等研究性非课堂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从工科基础课程的特点出发开展研究性教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基础力学课程为例,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工科基础课程的特点,从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论述了在开展工科基础课程的研究性教学实践中,如何正确处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经典教学内容与研究性教学内容以及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一、人文地理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索 1.研究性教学的内涵与外延 研究性教学,也称研讨式教学,是指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讨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开发思维的新型教学模式.泛义的理解,研究性教学实际上是一种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是利用来自实践或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案例或问题进行类似研究的训练.是将课内讲授与课外实践、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教材与文献阅读有机结合并达到完整、和谐、统一的教学.研究性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是让学生独立地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吸收知识、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0.
历史研究性教学是在历史基础性教学和历史拓展性教学的基础上,着重在专题性与综合性的研究或探究中实现知识迁移,并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逐步形成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历史研究性教学在教学内容上体现专题性和综合性,在教学方式上体现开放性、自主性和实践性,在教学效果上体现科学性和长期性.它可以结合历史学科知识的理论性研究,也可以围绕一个领域的一个或几个专题进行研究性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更可以选择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课题或项目进行实践与研究,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设计、自行修习,达到培养学生的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因此,历史研究性教学的评价也应根据以上的特点而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