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中有三组重要的关系:“内容理解”与“形式把握”,“语言训练”与“语言实践”,“习得”与“学得”。这三组关系深刻反映了语文教学活动背后的规律,也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这些关系处理得当,语文教学的效率就会提高,反之则会降低。认真研究、正确处理这些关系,可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2.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其思维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基础,是“审美”“文化”“思维”能力提升的关键点。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在语言建构与运用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一门闪耀着审美性、人文性、哲理性的学科。新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体现三维目标的设计和整合。有人疾呼“语文应找回自己的家园”,有人将“语文”理解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或“语言文化”。其实,教学语文。就是要让语文教学呈现出充分的语文味,感悟出语文的真善美。语文,应给学生提供一个感受语言魅力的空间。语文课离开了语言的品味,失去感悟的环节,便是丢失了语文的“阵地”。因此,语文课应立足文本,注重对文本语言的品味,  相似文献   

4.
“积累”一词在《语文课程标准》中频频出现。“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目标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没有语言量的积累,难有语文能力质的飞跃。学习语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掌握语言这个工具,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如果学生在平时阅读中没有积累下规范、精美的语言,在表达时吐出来的怎能是精品呢?因此,开辟语言积累的途径,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训练,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语言建构是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基础,有效的语言学习则是有序的逻辑思维训练。在阅读教学中,实行“语言”与“思维”训练一体化,引导学生巧用语言知识点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可以综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依托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本,通过“语言”,体悟文本逻辑艺术之美,进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6.
周兴 《阅读与鉴赏》2006,(12):26-27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到:“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的语言积累需要我们充分关注,并为广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做一点扎实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古诗文是中学语文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加强对学生古诗文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是一个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语言建构与运用”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需要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学习目标,对经典的文本进行切分与组装、理解与运用,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结合语言学理论,从“语篇”“语境”“语用”三个角度具体谈一谈“语言建构与运用”核心素养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9.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四大核心素养之一。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题无论是从选文材料还是文题设置,都注重引导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积极有效地将静态的陈述性知识转化为动态的策略性知识,进而有效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结合2023年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题,从语料、语感、语言三个方面淬炼“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要领,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重视语文积累是《语文课程标准》其中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中,先后多次提到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积累”。语文教学要把语文积累作为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环节,把抓丰富学生语文积累作为重点.让学生的语文积累由少而多.聚沙成塔,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1.
语文能力最简单的就是表现在交往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能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语文素质下降的关键,是缺少语言这“米”。虽然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反复传授,学生也铭记在心,但仍然无法把这“米”做出熟饭来。在语文的教学中,只有在不断积累语言,才能转变为自己语言能力的养料,不断提高语言素养。本文主要探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积累语言。  相似文献   

12.
“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一条传统经验。实践证明,它对学生的语言积累、语言运用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是有效的。但是,反思部分语文教师“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总觉得“读写结合”的提法容易引起认识上的偏差。且看部分语文教师“读写结合”的教学常式:  相似文献   

13.
韩志湘 《教学与管理》2006,(10):117-118
何谓“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即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的书面语言两个方面,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故合言之,称为语文。”由此看来,语文教学就是一方面教学生口头的“语”,另一方面教学生书面的“文”。 但是,语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明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科目,本身既是学习的对象,又是使用的工具,教师要利用“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跟学生交流感情,向学生传授“语”和“文”的知识,那么,教师自身的语言,尤其是语音素养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当然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语”的第一范本就是教师的口头教学语言。这就对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首要载体——语音提出了要求,本文将要讨论的也仅限于有声的语言。  相似文献   

14.
现代文阅读在中考语文试题中所占的比分是相当重的,而其中语言品味题的分数又在现代文阅读中占了一半左右。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语言品味,已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中之重。教师可以从“品味重要词语的意义和作用”和“品味重要句子的意义和作用”入手进行指导,让学生真正掌握一些鉴赏的技巧和方法,从而提高其语文素养和考试成绩。。  相似文献   

15.
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富的语言积累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基本条件.语文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开辟语言积累途径,掌握语言积累方法,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教学担负着的积累语言的任务,应包括语言材料、语言范例、语言知识三方面的积累。下面就此谈一谈我平时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目标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没有语言量的积累,难有语文能力质的飞跃。实践中。开辟语言积累的途径,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训练,我们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蔡烨 《内蒙古教育》2009,(14):42-42
“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由此可见,语文应当姓“语”,语文教学就是在言语训练中让学生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发展学生言语能力,同时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活动。  相似文献   

19.
阅读是动态思维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将学生的语言知识升级为思维过程,充分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语言知识运用是发展思维的基础,是提升审美能力的关键。以2022年全国新高考语文I卷为例,从“知识积累与认知思维”“语段理解与思辨思维”“语言迁移与创造思维”三个角度探究相应策略,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一种实践能力。语文教学的目标不是认识语言,而是运用语言;不是培养高谈阔论语言的人,而是培养运用语言的人。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这便是“教学合一”。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时间,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