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陕北文化是由居住在陕北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具有地区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同时,它也是受北部草原文化、东部三晋文化、南部秦文化、西部河套文化包围并受其深刻影响而形成的文化。这些年来,陕北文化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足见其在民族文化史上所占的重要地位。陕北文化博大丰富,其中属于怡乐性情的精神文化如陕北秧歌、陕北民歌、陕北剪纸等特色鲜明,闻名遐迩,影响广  相似文献   

2.
采诗 《寻根》2009,(5):114-115
2003年我在拙著《起名有学问》(中国盲文出版社,2003年版)中谈到国人取名习俗中的“以姓为名”时,曾写过这样一段话: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的文化本性直接体现于纷繁杂多的节日礼俗之中,而文化的本性是贯穿着人文关怀的理念,体现着一个民族善良灵魂的依守。恰由于有了这个善良灵魂的主导,传统节日礼俗必然赢得充实的生命内容,与进步的文化生活相辉相映,展现出无与伦比的生命魅力,为世人所瞩目。  相似文献   

4.
高城 《寻根》2010,(2):41-47
<正>居住在僻远高寒的青藏高原上的藏民族,不仅有抗高寒严酷自然条件的超常力,而且有着独特而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其与宗教的渗透融合,显示出独有的文化魅力。那些极具民族特征和宗教色彩的文化现象,成为这个民族内心深层智慧和善良的表征,令人惊异而敬服!  相似文献   

5.
陈友义 《寻根》2012,(3):49-52
人名是人的标志性符号,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定的研究价值。它大体上分为乳名和学名两类。就民间而论,一般人都拥有乳名和学名。乳名,也叫小名,是小孩出生后至长大成人之前,家人和亲戚、邻里、友人对其爱称。马来西亚潮籍学者萧遥天先生认为:“人名是人类的意识形态之一。眼前如果有一部完备的中华人名词典,它反映整个中华文化与历史,比什么都更切实具体。”(萧遥天:《中国人名的研究》)与其他地区的居民一样,潮汕人也有各种各样的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乳名习俗。  相似文献   

6.
蔡丰明 《寻根》2009,(4):39-45
中国的七夕节是一个伴随着牛郎织女的传说一同发展起来的传统节日,其滥觞大概是在汉代,晋代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的记载,说明当时七夕穿针习俗已经开始流行。随着时代的推移,七夕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普遍奉行的一个重要节日,并且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从文化诠释现象心理学的观点,重新解读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巫宗教中的"牵亡"田野的基本取向,主要关注如何从因死亡而使关系失落的现象,来说明人类的心理处境,以及在各种失落或关系断裂之后,人是如何行使再接续或再遭逢的行动,而得以在裂隙之间进行修补。主要选择两个现场:一是人在亲人死亡之后,参加团体的修复过程;二是失落者在牵亡魂的仪式里的再遭逢。透过诠释现象学的田野研究,回忆的时光,以神话、象征、诗意思维为基础,揭示巫宗教的心理层次。  相似文献   

8.
石小生 《寻根》2013,(1):36-41
“花朝”,即花朝节,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纪念百花生日的民间传统节日,又称“花神节”。因古时有“花王掌管人间生育”之说,故“花朝”又寓意“开枝散叶”、祈求人丁兴旺的意思。“花朝”起源于古代的中原地区,后随中原移民的不断外迁逐渐流行于全国各地,尤其是东南沿海的福建、浙江以及台湾地区。据史料记载:“二月十五为花朝节,盖花朝月夕,世俗恒言,二八两月为春秋之中,故以二月半为花朝,  相似文献   

9.
吃粥的习俗     
粥是我们的祖先特别喜爱的一种食物,也是一种主食。其中最受欢迎的要数荞麦粥。人的一生都离不开粥。在举行洗礼、婚礼、重大聚会以及葬礼等一切仪式宴会上,粥是必不可少的。它的这种作用与它曾被异教徒用作祭神的供品有关。19世纪在乌克兰,人们有用粥祭祀大地神灵的习俗:大斋期(复活节前40天)的第一个星期,姑娘们在粥内添加罂粟种子,然后把粥在地下埋一段时间。选粥作祭品是因为粥最早由谷类(谷粒或谷粉)制作而成,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食物。古老的仪式上用谷物做的粥  相似文献   

10.
袁津琥 《寻根》2003,(1):42-45
古人有将饲养的家禽相互争斗以作娱乐的习俗。其中出现时间最早、流行区域最广同时也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斗鸡,《庄子·外篇·达生》中就有关于斗鸡的记载。但除此之外,在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期里,家禽中的鸭、鹅等也曾充当过争斗的角色。和斗鸡相比,斗鸭迟至西汉才见之于典籍记载。《西京杂记》卷二:“鲁恭王好斗鸡、鸭及鹅、雁。养孔雀、,俸谷一年费二千石。”清雍正年间纂修的《江南通志》卷三三也有“斗鸭池,在江都县。汉江都易王故姬李阳华尝畜斗鸭于池上”的记载。不过,《江南通志》的史料当来源于后人伪托的《赵飞燕外传》,所…  相似文献   

11.
动物王国的习俗李凤霞野生动物有它们自己的生活习俗和规则。有时一些习俗规则与人类很相似。它们常常表现的温和有礼,而且同类之间总是互相信任。动物王国里也有法律,它们的法律就是生与死的准则。不守法的动物往往会给自己和同伴带来危险。几乎每群野生动物都有自己的...  相似文献   

12.
13.
复活节彩蛋的习俗正华译在复活节,孩子们到花园里寻找复活节彩蛋,或者欣喜地品尝摆放在节日餐桌上的彩蛋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从古时候起,人们就在春分开始的节气互相赠送染成红色的鸡蛋。因为蛋历来被视为生命的起源和大自然复苏的象征,所以人们(尤其是古代...  相似文献   

14.
王熹 《寻根》2011,(5):29-36
澳门在晚清已是华洋杂居的开埠城市,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枢纽之一。在中西多元宗教文化信仰的融合碰撞中,占人口绝对优势的华人的传统文化和节日习俗仍然处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5.
正少女集市在罗马尼亚的特兰斯瓦尼亚高原地区,未婚男子作为家庭的主要劳动力,每年都要花6个月在崇山峻岭中放牧羊群。他们过着与世隔绝的游牧生活,几乎没有时间和机会去寻找自己未来的伴侣。为此,人们约定俗成,每年7月下旬的一天,在格伊纳山一个指定地点举办少女集市。这一天,集市上熙熙攘攘,姑娘们身着美丽的服装,在亲人的陪伴下,静候着意中人的到来。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姑娘便带着全部嫁妆(行李和牲畜)去男方家里成亲,结为伉俪。这一风俗习惯已经流传了几百年,  相似文献   

16.
河北崇槐习俗张亚杰河北人对槐树情有独钟,在燕赵大地形成了崇槐的习俗:一、视槐树为福树广为种植且种植位置有规律可循。河北有一句古老的民谣:“院里栽槐,有福就来。”缘于此,从古至今,河北境内广植槐树。遍查各个时代各种版本的府州县志,在“物产木类”篇中,均...  相似文献   

17.
转山习俗考     
正转山习俗的起源转山就是绕着某一座山转圈。这一习俗在青藏高原十分普遍。这里高山纵横、自然灾害频发,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受到极大威胁,这使得藏民族对高山、冰川充满了敬畏。由于古时候生产力低下、文化落后,很多藏族同胞认为青藏高原的大山里都住着神仙。这里的每一座山和湖都是有灵性  相似文献   

18.
正一重阳登高重阳节登高的习俗源于桓景避祸一事,出自南朝梁吴均撰《续齐谐记》。虽然桓景登高带有迷信色彩,但这却是对重阳习俗保留最完整的记录。从地理环境方面看,上蔡是平原地带,经常会有洪涝灾害,而芦岗是全县地势最高的地方,因此流传这种传说也在情理之中。关于登高这一习俗,民间还流传这样的说法:汝河两岸因为瘟魔释放瘟疫肆虐当地百姓,桓景决心去寻访仙人为民除害,他拜费长房为师学习本领,学成之后,  相似文献   

19.
每个人都有生日。一般来说,那天当然都要欢宴庆贺一番。有些国家的孩子们庆贺自己的生日很象我们美国人那样,是用礼物即生日蛋糕来庆贺的,有时还要邀请朋友们举行一个生日宴会。然而,少数几个国家仍然保持他们自己独特的习俗。在西班牙,据说人们若忘记庆贺自己的生日就会从不变老。因而,人们代之以庆宴,即过“命笛”日;在祭祀保护神的日子,为过生日的孩子起个保护神的名字。在日本,许多家庭以庆祝元旦来代替庆贺个人的生日。据说,家庭的每个成员在新年的第一天都  相似文献   

20.
马登,位于云南省剑川县西北部。是一个四面环山,地势较为平坦的小乡镇。镇辖区居民除了一个汉族村、一傈僳族村和部分散居山内的彝族。都为白族。马登白族有很多传统的风俗习惯.除了认真隆重地过中国传统的各个农历节日。对坐月子、婚嫁和丧葬习俗也尤为讲究和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