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辉 《科技风》2014,(13):48-48
随着矿井开采逐渐趋于煤柱化,煤柱内运输大巷受骑跨采动影响,应力重新分布,导致巷道变形;顾其围岩稳定性支护的难题,通过科学合理的矿压监控手段来准确评价受采动影响运输大巷的围岩加固是否合理,并及时完善支护以保证巷道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2.
急倾斜煤层开采的地质构造复杂,煤层赋存不稳定,储量较少;采落的煤和垮落的矸石可沿底板下滑,这对工作面的煤炭运输有利;不仅顶板下沉破坏,底板也可能产生滑动;回采工作面行人、运料、落煤、支护、采空区处玛筹各项工序操作都比较困难,增加了采煤机械化的难度;采区主要巷道一般采用一组上山眼布置;采煤工程图一般采用立面投影图、倾斜剖面图及水平切面图。主要阐述了急倾斜煤层开采主要特点、采区巷道布置特点、采区巷道布置、围岩移动破坏特点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郭路 《中国科技纵横》2014,(14):208-208
在煤矿开采的生产过程中,由于采掘工作面的接替频繁,再加上矿井的集中生产等因素,使得很多矿井的采区内区段回采多数采用调采布置的方式,这就在使得采掘工作面形成了很多的“孤岛”工作面,这就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和正常运行带来很多的困难。本文重点论述了孤岛工作面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孤岛工作面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强化支护巷道顶板、对顶板压力的压力进行控制,强化两帮技术,卸压槽的开挖,以及加速推进。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化采矿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使得的矿产资源的生产质量和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就将许多新型的采矿方法应用到其中。其中近距离跨采工艺,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满足矿产工程开采的相关要求,还使其开采工作的安全性大幅度的提升。文章主要是对巷道围岩结构的采矿工程进行分析,对近距离跨采施工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从而分析了近距离跨采对围岩结构稳定性操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针对东保卫煤矿煤层厚度小,倾角大的特点,特别是36煤层-500运输巷掘进施工支护一段时间后,上帮煤体破碎严重,锚杆支护大部分失去应有支护作用,为36层回采埋下了安全隐患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适合于36层半煤岩巷道的合理支护方案,有效解决了煤体破碎不易支护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刘东煤矿穿煤层下山巷道破碎围岩支护困难的问题,采用UDEC数值计算和现场试验的方法,对刘东煤矿下山穿煤层巷道围岩变形破坏规律及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数值模拟分析表明,超前注浆+锚网喷、锚索、U型棚联合支护可有效提高围岩自身的完整性和承载能力,减小围岩塑性区的范围,控制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现场工程实践及实测表明,采用联合支护后,主下山穿7煤段巷道围岩控制效果良好,为类似条件穿煤层巷道围岩的控制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东海煤矿深部巷道原有的支护措施无法控制围岩的稳定,而导致巷道变形严重,甚至破坏报废的现状,制定实施了新的支护方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针对深部回采巷道围岩破碎严重、支护困难等技术难题,以双鸭山矿区某煤矿为例,采用现场调查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巷道围岩破碎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巷道顶帮锚注支护+锚网索补强支护+及时喷浆+巷道支护实时质量监控"的巷道围岩控制对策,工程实践表明:采用该方案的巷道变形得到明显好转,巷道变形量不大,顶底板相对收敛量最大值为181mm,两帮相对收敛量最大值为195mm,应用效果显著,方案可行,该研究结果对深部回采巷道围岩控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具有广泛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淮北矿业特厚煤层综放采动下-590大巷为背景,首先分析芦岭煤矿-590运输大巷失稳破坏原因,确定了以锚注为核心的锚喷、索梁、锚注联合支护方案,然后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对综放工作面下采动巷道支护技术的合理性进行验证,从而实现特厚煤层综放采动下矿压控制的科学化、系统化和定量化。  相似文献   

10.
工作面矩形巷道是应用数量最多的巷道,其合理支护设计对安全使用、经济成本等都有重要意义,总结晋华宫矿近十多年的巷道变形破坏原因,发现造成该类巷道变形破坏的原因主要为:1)围岩应力突增;2)围岩岩性突变;3)支护存在“弱面”;可以通过:1)采动应力释放;2)底板合理支护;3)全断面一体化支护三个方面的技术措施来增加巷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技术评价偏差及其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技术评价偏差产生的根源、偏差的类型及如何对偏差进行控制的问题。评价偏差的根源主要是来自于评价主体、评价客体及外界因素,偏差类型则根据偏差产生的不同时点分成评价前偏差和评价过程偏差两类。本文提出的评价偏差的控制方法主要针对评价主体。  相似文献   

12.
赵偲宇  李中付  丁猛 《大众科技》2014,(3):73-74,84
舰艇噪声是舰艇舱室环境主要有害因素之一。文章对目前舰艇舱室噪声现状进行了介绍,对主要噪声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对舰艇舱室噪声控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电子驱灭蚊蝇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钧  陈明媛 《大众科技》2013,(4):89-91,225
蚊蝇等害虫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危害。蚊香、灭蚊剂等传统的驱灭蚊子方法不仅使它们产生了抗药性,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1]。本文通过分析蚊子的生活特性,利用现代电子技术、仿生学和物理技术等非化学方法实现了绿色驱灭蚊子。经实验研究,该方法比传统的方法更加环保、高效。  相似文献   

14.
陈骏凯  靳晓雄 《中国科技信息》2006,(16):107-109,166
基于国内对汽车车内噪声控制标准的提升,运用目前国内外对噪声主动控制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汽车自身特点,阐述了利用压电陶瓷对车内噪声进行主动控制的研究;并根据车内声学模态对压电陶瓷优化配置方法和基于智能模糊的控制策略进行探讨,最后通过对轿车车内噪声控制试验验证这种主动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科技发展投资对于一次能源消费控制的驱动作用,首先构建一次能源消费的IPAT模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C-D生产函数模型,运用Johansen-Juselius协整检验方法确定IPAT模型和C-D生产函数模型的参数,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最优控制理论的一次能源消费最优控制模型,使用该模型获得一次能源消费的最优化路径和科技发展投资的最优控制路径,分析科技发展投资对于一次能源消费的驱动效果。在我国"十三五"期间经济发展约束下,运用该模型研究我国"十三五"期间科技发展投资驱动下的一次能源消费的优化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在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前提下,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在理论上可以呈现不断降低的理想发展趋势,2020年下降到330 940万t标准煤,同时我国科技发展投资应保持年均26.6%的高速增长,在科技发展的驱动下,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GDP占比也可以呈现不断降低的趋势,从而实现科技发展驱动下的集约式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远程监控技术应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红  王兴虎 《大众科技》2012,(2):68-69,71
随着网络通信、传感技术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一种新兴的监控技术—远程监控技术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在研究的不断深入下,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了工业生产、自动化控制、军事等各个领域。文章结合作者的工作实践,对远程监控技术的应用及远程监控系统的构建设计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蓝威 《大众科技》2013,(6):346-348,341
企业战略变革要有紧迫感,有周密的战略变革策划,积极的目标,较为详细的计划,可行的策略和步骤,严密的组织,充分的舆论和思想支持,保持核心理念的稳定,以成果为中心,争取步步取得成果,不断实现企业增值,最终实现战略变革总目标。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多代理技术的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电网的重要特征是"自愈",多代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自愈等诸多领域都有很多成功的应用案例。文章介绍了多代理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征,总结了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的特点及其关键环节,针对多代理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构建了基于多代理技术的电网自愈框架结构,阐述了各个代理的功能及其协作关系,最后对自愈控制流程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综合干预的健康处方对提高全人群高血压的控制率的影响,寻找适宜的干预处方与健康生活模式。方法:选取35岁及以上社区居民(约4万人)作为重点目标人群,通过三年时间,设计量化的饮食、运动、限盐、限酒及药物等综合干预健康处方,使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知、信、行向健康的方向转变,提高高血压的管理率和控制率。结果:目标人群通过三年时间,设计量化的饮食、运动、限盐、限酒及药物等综合干预健康处方,对高血压知、信、行向健康的方向转变,提高高血压的管理率和控制率。结论:量化的饮食、运动、限盐、限酒及药物等综合干预健康处方,提高了高血压的管理率和控制率,使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知、信、行向健康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20.
随着茶叶产业在农业经济中的地位提升,制茶行业正在经历由传统加工方式到现代化加工方式的逐步转型。文章以广西红茶生产加工自动控制为研究对象,根据红茶加工工艺特点,紧密结合自动化生产线的控制需求,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控制技术和成功经验,通过对广西红茶加工关键工序应用自动化关键技术的研究,设计基于PLC的数据采集、监控系统与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关键工序进行过程控制和信息化管理。促进广西红茶实现自动化、清洁化生产,提升广西红茶的品质与卫生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