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浅谈体育教师的身心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人们对体育教师有种种偏见,有人认为体育教师“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有的还认为体育教师知识粗浅,只要有了技术就能上好课,有些人甚至对体教师写出一笔好字也感到十分惊奇。因此,体育教师的身体、心理素质好不仅是工作和生活的需要,而且在改变人们的偏见方面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正>重庆是全国最年轻的直辖市,也是"二元结构"突出,大城市带大农村特点明显的城市。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学校体育改革工作,围绕"健康第一"思想和"全面育人"理念,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精神,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大课间活动,切实推进"2+2"项目试验,不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着力提升学生身心素质、增强学生身心健康,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3.
高等师范学生身心素质及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范性是高等师范学生与非师范学生的根本区别,由于师范性,其身心素质包含自我与他人共同健康的双重涵义.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在研究高等师范学生身心素质特性的基础上,对高等师范学生应具备的身心素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一、跳绳跳绳分长绳与短绳。跳长绳由两人摇一条绳或两人左右手各持一条长绳进行摇动。跳短绳为一人双手持绳跳。方法:可分为单人跳、双人跳、多人跳、花样跳、竞赛跳、唱歌谣跳等。作用:发展快速准确的判断力、机智灵活的协调能力,培养勇敢顽强、不怕困难的进取精神与集体主义精神。二、跳皮筋跳皮筋可分为跳单筋与跳双筋。可由两人间隔一定距离套于两腿上或双手持皮筋,也可以固定于两棵树上进行。方法:跳皮筋可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有时双脚踩、有时单脚勾,左右交错、上下结合(嘴里唱着歌谣)。可一人进行,也可双人或多人进行…  相似文献   

5.
体育教学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圣君  温禹  吕林 《体育学刊》2002,9(4):84-85
通过对多年教学实践的总结,以体育教学活动对学生身心素质影响的视角,审视体育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芸 《当代体育科技》2020,(8):191-191,193
现在全名健身的热潮早已深入中小城市当中,许多家长都重视对小孩子加强体育管理,目的是为了增强幼儿的体质,近些年来,幼儿基本体操在很多城市已经被给予高度重视,部分幼儿园以体操为办学模式,还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纲要》中就是把幼儿体育放在了首要位置,这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因为幼儿在3~6岁的生长过程中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智力和身体素质发育,本文是通过参与幼儿体操基本实践将文本的内容相结合、归纳、总结,幼儿基本体操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很大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目前大学生体育教育对能力培养、健全心理、教学内容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并加以分析探讨,旨在认识体育教育理念,为进一步认清体育教学的多向性功能作用和发展体育教育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谈轮滑教学对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轮滑教学,不仅因其趣味性强,而深受大学生们的喜爱,而且对于改善学生机体机能,降低发病率,更优于其它运动。它和我国北方冰上运动技术特点相似,但其器材经济,场地要求简单,不受气候限制,学生易掌握的特点,更适合于高校开展。  相似文献   

9.
试论武术教学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教学作为一种以身体活动为媒介的活动,对学生身心素质有着特殊的影响。本通过武术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武术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的探讨,旨在深入开展武术活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我国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身心素质差的问题,如何促进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是我国高校体育教育者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传统武术是我国健身文化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在帮助大学生强身健体、修身养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高校体育工作者必须充分发挥传统武术的重要价值,将传统武术精神纳入体育教育中,从而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学校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决于对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对社会做出贡献,武术运动不仅仅是身体健康的需要,也是促进心理健康,实现自我完善的需要.近年来,中国传统武术已被规定为高等学校体育必修课程,并受到了广大高校师生的欢迎和支持  相似文献   

11.
健美操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从学院到社区,从竞技性到大众性,对任何学习健美操的学者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大学校园内从早到晚都可以看到健美操的影子,学生们学习健美操的兴趣越来越高涨,学习的意图也是多种多样。不过,不论有什么样的意图,确实大大地提高了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不可否认、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 ,体育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类选修课逐渐增多,开始有一些高校开设了拳击、散打、跆拳道等格斗类选修课.拳击运动因其场地要求低、器械简单以及动作技术简单的特点,使其在高校学生中备受欢迎.它不仅能培养人敏捷的思维、沉着果断的心理、勇敢顽强的品质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而且技术动作可以随意组合,变化无穷,是促进身心发展的一种...  相似文献   

14.
冰雪运动对学生身心素质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开展冰雪运动项目教学意义和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培养的研究发现,冰雪运动教学作为体育教育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提出了关于学校开设冰雪运动项目教学的几点建议,供从事冰雪体育的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5.
艺术体操对儿童形态机能和身心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   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对其进行艺术体操训练,可以纠正孩子们形体上的某些不良发育.如驼背、歪肩、内八字脚、O型腿等,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哈体院少年业余体校班的学员与其他儿童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在艺术体操训练过程中能够培养其良好的身体形态和身心素质.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对音乐、动作的理解能力,并有利于他们的气质、风度、仪表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  相似文献   

16.
吴建伟 《体育世界》2013,(3):137-138,134
现代社会是一个对个人综合素质要求极高的社会,对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受各方面影响,我国学生的身心素质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体育教学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关键,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学生身心素质要求的分析,结合现代化体育教学对学生身心素质培养的若干情况,阐述了如何实现现代化体育教学与学生身心素质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7.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创造并发展起来的优秀文化遗产,它不仅是一种文化形态,而且具有较好的健身医疗价值和社会功能。高校的太极拳教学,能弘扬国粹文化,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身心素质,增强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以竞技体育为手段提高大学生身心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心理学角度讨论,大学生的个性倾向是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动力系统”。重视大专院校的竞技体育教学和训练,可以将这一“动力系统”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有效的实践活动,从而完善和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9.
张楠楠 《精武》2012,(33):11-11,13
深层次的教学目标一直是所有高校游泳教学一直追求的。通过实际的高较游泳教学情况,证明在游泳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大力度培养学生对水的感情,促进高校学生建立正确的体育意识,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人生观,让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增强高校游泳教学的质量,提供强有力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随机抽取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的运动员共51人作为研究对象,按性别分为3组,前4名为第1组,5~8名为第2组,未进入前8名的为对照组,分别测量他们的身体形态、身体成分、身体素质和赛前心理状态。结果:男运动员在身高、体重、脂肪比率,肌肉含量、去脂体重、WHR、BMI、肺活量、肺活量指数、握力、立定跳远、反应时和平衡性方面,第1组、第2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握力指数和坐位体前屈第1组显著性高于其他组(P<0.05);女运动员的肌肉含量、去脂体重和坐位体前屈第1组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第2组在身高、脂肪比率、去脂体重和握力方面显著性高于第1组和对照组(P<0.05~0.01),坐位体前屈和反应时显著性低于第1组(P<0.05~0.01)。第1组运动员在赛前认知状态焦虑和躯体状态焦虑显著性均低于第2组和对照组(P<0.05~0.01),而自信心第1组、第2组和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力量和柔韧性是影响男子武术运动员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肌肉含量、去脂体重和坐位体前屈是影响女子武术运动员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赛前认知状态焦虑和躯体状态焦虑也是影响武术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状态自信心对比赛成绩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