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杨晓霖 《现代语文》2006,(8):109-110
从旧词的核心意义出发引出新意义即旧词新义.在信息化文化浪潮的席卷下,汉语言文字的本体功能被不断发掘和延伸,一些词条被注入新义并在大众间传播使用.旧词产生新义是经济原则在语言中的体现,是由于词汇系统内部自我调整而产生的,它与社会生活的变化密切相关,同时也和语用因素密不可分.(宋培杰,2004)旧词被赋予新义的过程往往是不容易被观察到的.本文主要叙述笔者观察到的"搞不好"一词的词义泛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新词语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对象。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新词语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对“旧词新义”现象却谈得不多。很多学者在“什么是‘旧词新义’”这一问题上有不同看法。“概念认识深化”“旧词复活”是否属于“旧词新义”?“旧词新义”与“旧瓶装新酒”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它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形式?本文试就以上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3.
李玲 《英语辅导》2011,(3):155-158
本文以英汉流行语中的旧词赋新义语言现象为研究对象,从英汉旧词新义语的形成方式、修辞手段、形成方式的共性与差异等角度对其进行理论探讨,并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了认知分析。  相似文献   

4.
汉语新词语指新造或有新义,且具有交际功能和普遍性的词语.新词语的特点表现在科技、信息、经济类的居多,音节趋向多音节化,词语可以"望文生义",新的词缀大量产生,字母词增多,网络新词大增等方面;新造词语、旧词新义、旧词新用、缩略词、外来词语、方言词语是其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一词多义、旧词新义、创新词语等现象产生的理据分析,阐述了隐喻的扩展语言和再生语义的认知功能,认为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是一关于语言习得的新视角,隐喻能帮助学习者从根本上扫除目标语阅读中的词汇理解障碍,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新词的不断出现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在各种各样的新词中,旧词新义这种"旧瓶装新酒"的现象占有一定比例,在旧词新义产生的过程中,无论从新义与旧义之间的关系来看,还是从旧词的跨域使用来看,隐喻思维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旧词新义”是指词语在原有词形和词义的基础上产生新的意义.且这一意义已经比较普遍地在语言中使用。如:当前普遍流行的“下课”“阳光”“抢滩”“垃圾”等词.都由最初的单义发展出一系列的新义.这是当代汉语词义发展演变的规律之一。  相似文献   

8.
吴亮 《文教资料》2008,(9):37-39
本文对<现代汉语词典>不同版本比较分析,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汉语旧词新义有以下特点:1.词义变化具有时代性.2.词语新义对行业语的吸收呈增长趋势,吸收数量比较分散.其中来自金融方面、科技信息方面、建筑方面、医学方面的词语吸收比例增长较快.3.词语新义多以双音节词为主.  相似文献   

9.
说“上位”     
现代社会传媒发展迅速,特别是网络媒体互动性很强,也因此新的词语不断出现。与此同时,有些旧的词汇也在产生着新义,这些新词或旧词新义由于媒体的传播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上位”就是一个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新的用法而被广泛使用的词语。  相似文献   

10.
旧词新义这一现象深刻反映着社会的变化与发展,从认知语言学有关的隐喻理论来看,它的产生、表现及其社会原因既有系统的内因,也有社会的外因。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旧词新义丰富了我们的语言,使得我们的语言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完善和更新,从而保持了社会和语言的同步。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现代汉语中旧词新义产生的原因、方式及其发展前景值得探讨。新事物、新现象的涌现及社会心理的变化是新时期旧词新义产生的根本原因。旧词新义的出现并非音义任意结合的结果,而是以意义的相关性或读音的相似性作为依据产生的。在新时期,只有那些规范的旧词新义才能及时地进入静态的、规范的词汇系统,与已有的一般词或基本词结合成新同音同形词或成为已有的一般词或基本词的新义项。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新出现的词语"粉丝"、"玉米"争"作秀"等词汇来探讨挖掘汉语词义发展的规律,及这种旧词新义的词义演变现象的原因,同时涉及词义演变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形成了词语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旧词语的“交脸”已成了语言新陈代谢的一种常见方式。在大脑的类推和重新分析的思维机制下,人们用隐喻、转喻、仿词、别解、委婉、超常搭配或起用方言词、古语词等方式赋予旧词以新义,或者改变一个旧词的用法,从而弥补了语言表达的空位,满足了受众的求异心理,在经济省力的前提下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4.
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新词语,本文试对现代汉语的新词语的来源进行了探索,新词语主要来自新造词,赋予旧词新义和从外部吸引新词等.  相似文献   

15.
"旧词新义"是用旧的词汇形式承载新的词义,是词义演变中一种很重要的现象。近年来,汉语流行语中出现很多旧词新义,这不但丰富了人们的语言生活,也给词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新视角。从产生方式、原因及特点等方面对这类词进行论述,肯定其存在的积极意义,指出其产生的消极影响。通过考察《现代汉语词典》对这类词的收录情况,发现了一些值得商榷之处,并对其能否入典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新词新语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新词新语的界定问题,旧词产生新义算不算新词语的问题,字母构成、数字构成算不算词的问题,新词新语应用中的特殊语法现象问题,多音节词和缩略词的同步滋生以及缩略词与原词语结构的不等同性问题以及新词新语的规范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旧词新义是现代汉语新词语的一种类型。旧词新义的产生属于现代汉语词义系统内部变化,它有很强的规律性,同时也体现了语言的经济原则。它的规律可以归纳为新义与旧义之间多种意义关系。认识旧词新义的规律,有助于我们认识现代汉语,尤其是认识现代汉语词汇发展的一些特点,有助于我们预测词汇发展的某些方向  相似文献   

18.
钟梓强 《红领巾》2005,(1):8-10,15
旧词新义是现代汉语新词语的一种类型.旧词新义的产生属于现代汉语词义系统内部变化,它有很强的规律性,同时也体现了语言的经济原则.它的规律可以归纳为新义与旧义之间多种意义关系.认识旧词新义的规律,有助于我们认识现代汉语,尤其是认识现代汉语词汇发展的一些特点,有助于我们预测词汇发展的某些方向.  相似文献   

19.
《水经注》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一部重要的地理学著作,书中记载了大量的地名词语。这些地名词语,反映了汉语词汇由单音节词向双音节词、由单纯词向复合词发展的趋势,反映了南北方言的差异与融合。其中,有一些是中古出现的新词,一些旧词还增添了新义。这些,都为古代汉语词汇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20.
贾平凹小说语言个性鲜明,表现力强,除了讲究常见的语言修辞手段以外,在方言熟语的运用以及挖掘旧词新义、词类活用、词语重叠、词语简省、有意繁复等体现汉语特点的语言修辞上,取得了很高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