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韵味"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范畴,涉猎范围包括文学、美学、绘画、书法、音乐、建筑、戏曲、影视等诸多领域。历经千载,从先秦到魏晋、从唐宋至明清,"韵味"已成为评判艺术作品价值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灵韵",作为本雅明提出的一个代表传统艺术特征的概念,主要建立在感性基础上,是区别西方机械复制艺术与传统艺术的集中体现。作为传统艺术的灵魂,"灵韵"与"韵味"与心理学、美学、哲学、绘画、书法等领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笔者试就"韵味"与"灵韵"的相关材料进行综述,同时对其加以总结和阐释。  相似文献   

2.
内容突现,没有书写效果是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致命的缺点。通过挖掘PowerPoint软件功能制作出粉笔板书效果的多媒体板书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文本框、公式编辑器、基本图形等命令独立编辑文字、公式、图形等板书元素是板书制作的基础。表格元素及图形阴影的编辑扩大了板书元素的应用范围。自定义动画命令中的进入、强调、退出及动作路径是实现多媒体板书书写功能的有效工具。目录式板书的编制是使单个板书具有连贯性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多媒体投影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它能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能调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但是相比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它在课堂交互活动的丰富性上有所欠缺。如何来弥补这一不足,笔者就“电子粉笔”在多媒体课堂中的促进性应用,进行了一点尝试。  相似文献   

4.
"粉笔"代表权威,象征知识;"粉笔"代表渐显、渐变、渐进的知识;"粉笔"是书写的规范和楷模;"粉笔"呈现风格。自上而下,形成重视;板书要有条理,系统化;提高"粉笔"修养,形成风格。  相似文献   

5.
多媒体投影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它能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能调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但是相比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它在课堂交互活动的丰富性上有所欠缺。如何来弥补这一不足,笔者就"电子粉笔"在多媒体课堂中的促进性应用,进行了一点尝试。  相似文献   

6.
夏海云 《班主任》2012,(7):70-70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每每拿起粉笔在黑板上板书时,我都不免想起当年数学老师对我的谆谆教诲。不知从何时起,班里流行起了打粉笔仗。起先大家是拣老师用剩下的粉笔头,时间长了,  相似文献   

7.
“灵韵”是由德国文艺理论家瓦尔特·本雅明提出的一个原创性的美学概念。在其美学论域中,“灵韵”是与传统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相关的,是指传统艺术中所具有的本原性、膜拜感和距离感等美学特征。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在存在方式、物质载体与传播媒介、艺术功能和接受方式等方面发生重大的变革,最终导致了“灵韵”艺术的消逝和终结。  相似文献   

8.
听优质课和示范课多了。倒听出一些忧虑来。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优质课或示范课都使用了先进的多媒体,现代技术对课堂教学的支持达到了较高的程度,课堂显露出鲜活与生机,但粉笔却似乎悄悄地下岗了。  相似文献   

9.
本雅明是一个极具诗人气质和时代敏感性的文人,他原创性地提出了技术因素对艺术本质的影响,揭示出现代艺术不同于传统艺术的本质性变化:以图像为媒介的电影艺术诞生在新的艺术创作技术基础上,代表了可机械复制的艺术类型,它促成了传统艺术中灵韵的消散,对以文字为媒介的传统文学艺术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星期三课最多,放学以后还要学奥数。够忙了吧。可我的运气偏偏很差.要在这最忙的日子里值日.真是“惨”啊!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个男教师,在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由于自己血气方刚,写字很用力,写起字来经常折粉笔。每次折粉笔我都手腕轻轻一抖,让它们四处飘落。一会儿.一枝粉笔就只剩下一小节了。一节课下来讲台上到处都是粉笔头儿。不过,我一直也没意识到,直到发生了那场风波。  相似文献   

12.
"灵韵"是德国文学批评家本雅明文艺理论的核心概念。它具有"独一无二性"、"距离"感、经验的"真确性"、对象的"权威性",以及神秘的"永久性"等特性。从文学人类学的视野阐释这一概念,它具有神话信仰渊源与文学的仪式功能、自然人化的审美经验与生态审美的文学体验、讲故事的口传文学传统与对话性叙事等人类学维度。本雅明灵韵理论凸显了文艺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的关联性,能为传统文艺作品的"袪魅"走向数码时代文艺作品的"复魅"提供新的解释,具有重要的诗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的"分数崇拜"表现为过度关注教育质量的可计算性,过度关注教育结果的可预测性,过度关注教育过程的控制性。"分数崇拜"最直接的危害就是生产了大量的"教育废品",此外它还催生了社会中的"利益崇拜",并使得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呈现非人化的特征。现代制度的"合理化"进程所引发的过度追求量化以及现代人"身份焦虑"的凸显,是导致病态教育竞争及"分数崇拜"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4.
贵刊2014年第1期刊登的“护手粉笔套”,我认为有一定实用性,但使用前要先旋转粉笔套,还不够便利。我参考圆珠笔的结构,改成如右图所示的设计,并加上了一个保护装置,防止有人直接把粉笔从粉笔套顶端插入而造成粉笔断折。  相似文献   

15.
16.
徐捷 《班主任》2012,(7):58-58
在教室巡视,发现地上到处都是粉笔头,我生气的同时也有几分诧异:班里学生向来文明懂理,怎么会出现这类情况?我询问了几名班干部,原来是几名男生所为,他们只是觉得好玩。我细细想来,这也难怪学生,马上就要中考了,学业很重,不免烦躁,找一些"乐子"也属正常。  相似文献   

17.
粉笔,作为传统的课堂教学资源是教育发展的缩影,其优点在于有利于课堂知识生成,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资源走进课堂,但一根粉笔、一堂课仍然是课程教学资源中教学工具的主体。在新课程理念下应重新审视粉笔作为教学资源的优势,为教育服务:与教师基本功结合,挖掘"一根粉笔"形式上的优势;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挖掘"一根粉笔"生成性上的优势;与师生关系融合,挖掘"一根粉笔"情感上的优势;与现代科技结合,与时俱进,发挥"一根粉笔"生命上的力量;与新课程理念相结合,挖掘"一根粉笔"本质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家常课",是没有经过过多多媒体的修饰,是在自然常态下执教的课,没有听课者,真实是其本色,朴实是特征,扎实是目标,丰实是境界。在教学实践中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以精心预设"教与学整合设计",夯实"家常课"为前提,力求加大课容量、突破"家常课"教学重难点为目标,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创造的数学生活情境,打造以"真实、朴实、扎实、丰实"为基本特征的高效家常课堂。  相似文献   

19.
苗连贵 《师道》2008,(10):36-36
夫子者,某一老教书匠之谓也,正榜师范科班出身。称其夫子,既有敬重,亦含调侃。 夫子为人仁厚,这从他眼镜片后的目光就可看出:略显呆滞,没有丝毫机敏和狡黠;夫子与世无争,甚至也“不求上进”,下课后做完自己的事,翻翻书,看看报,实在无所事事,便臂弯撑着头,闭目养养神,他总像有点睡不醒。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教学工具不外乎是粉笔、黑板、教材。小学时代,我已经把粉笔和教师这个职业划上了等号。中学时代,我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化学课上的瓶瓶罐罐实验,也总遗憾那些危险系数极大的实验因为安全原因而不能演示,只能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那些抽象的公式,总在心中空想那究竟是怎样的情形,或许会摄人心魄吧。上大学了,依然是身上满是粉尘的教师,站在讲台上,沐在粉尘中,在黑板上激扬文字、指点江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