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董青莲 《山东教育》2012,(Z6):58-59
《纲要》强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在幼儿园区域活动特别是科学益智区活动中,教师越来越重视科学、有效地投放操作材料,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我在中班科学益智区材料投放的过程中,针对孩子年龄特点、主题活动目标,结合幼儿实际生活经验,适时适宜地投放材料,收到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成熟与发展的重要标志。本文以兴趣为出发点,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对语言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3.
科学小实验现象明显,操作性强,能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幼儿可通过对材料的操作、观察、比较、分析,从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中发现或推断事物的特征及其相互联系,因此,教师提供并投放实验材料的策略至关重要。以往的做法是,教师准备的实验材料仅为实验教具,只起到演示作用,即便为幼儿提供材料,通常也较为单一,基本上和教师的实验教具相同,幼儿不是争抢材料,就是模仿一遍教师的操作,幼儿缺乏兴趣,创造能力也很难得到发展。经过实践研究,我们发现,教师提供的材料如果恰当可以充分调动幼儿参加科学实验活动的兴趣,可以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可以提高幼儿的操作技能,拓展幼儿思维,有利于幼儿创新素质的培养。中班幼儿喜欢在探究、思考中学习科学,能借助个体和活动材料去解决问题,逆向思维开始萌芽。所以教师要提供他们需要的环境,适合的操作材料,让孩子们在操作中获得知识,在操作中学会交流,在操作中体验成功。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的教育。科学探究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进行科学探究,获得科学启蒙教育的过程。因此,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就是指教师采用适当措施,让幼儿主动参与探究,积累知识和经验,体验活动的乐趣,从而逐步提升科学素养。下面笔者就结合中班科学活动案例“气球变大了”,谈谈对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教学有效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材料是幼儿开展区域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幼儿建构知识的依托。幼儿就是在不断地、主动地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取信息、积累经验和发展能力的,因此材料是促进幼儿发展的载体。科学地投放各种材料,充分挖掘其教育价值,是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的孩子处于爱玩好动的年龄阶段,区域活动可以给孩子们提供轻松自由的环境,是孩子们特别喜爱的一种活动,而且引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刺激孩子们的自身潜能,让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一般四五岁左右,他们开始逐步有自我意识和探索意识,也对规则有了相关理解。所以在中班小朋友的区域活动材料投放中需要注意能迎合孩子这个阶段的身心发展,将从如何在中班区域活动进行材料投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投放丰富的材料是中班幼儿角色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它直接影响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娃娃家是中班幼儿非常喜欢的角色游戏,因此,娃娃家游戏材料的有效投放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教师》2016,(29)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会根据幼儿教育目标和幼儿认知水平,有的放矢地投放各种材料。材料承载着教育的功能,区域活动要顺利开展,操作材料的提供是关键。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积累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由单纯的倾听者变成积极主动的参与者,从而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示范性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有效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示范性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有效性进行调查和观察,本研究发现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适宜性偏低,不能适应儿童的发展需要,也较少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但呈现方式单一,幼儿主动探究的积极性较低。为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幼儿园在投放材料时应明确材料所蕴涵和可能实现的教育价值,提供组合材料,增添新的操作方式,拓展幼儿的兴趣,支持、启发和引导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者基于观察发现,当前区角活动的空间设置和材料投放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幼儿的正常活动,无法实现教育价值。教师创设区角活动环境时,应在调动幼儿的游戏经验和捕捉幼儿兴趣点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空间设置与材料投放;观察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动态后,进行空间与材料的优化,创设能满足幼儿发展需要的区角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主题下的区域活动,是教师围绕主题活动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根据幼儿的需求将主题环境与区域环境相融合,使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意愿和能力自主地选择操作材料,在操作中去感知、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不断与环境、材料的"对话"中获得积极向上的发展——自我发现、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完善。在此过程,教师则是以旁观者的身份介入活动,捕获幼儿在活动中不同凡响、异乎寻常想法和做法。活动中幼儿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将以自然、大方、愉悦的状态呈现,因此,区域活动成为幼儿最想去、最青睐的地方。如何将主题活动内容渗透到区域活动中建构和开展,现以中班主题活动《好吃的蔬菜》为例,谈谈我在主题下区域活动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13.
科学区活动材料与幼儿探索学习的质量密切相关。文章基于对广州市区四所省一级幼儿园科学区活动材料投放的研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对策:教师要及时更换废旧材料,不断增加材料的新意和吸引力;挖掘本土资源,丰富材料的种类;加大低结构材料的投入比例,为幼儿创造更多可探究的机会等。  相似文献   

14.
齐凌 《福建教育》2020,(51):31-33
<正>关键经验是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建构的对自身未来的发展有重要价值的经验。高宽课程强调以关键经验为目标创设主动学习的环境,提供能够支持幼儿获得关键经验的材料,并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幼儿通过与材料和他人的互动不断建构和发展关键经验。在科学教育的工作实践中,我们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深入地理解关键经验的内涵,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地研究科学关键经验,以关键经验为参照投放科学区活动材料。那么教师应该如何以科学关键经验为抓手有效投放科学区活动材料呢?  相似文献   

15.
随着幼儿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他们对于客观世界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借助各种实实在在的材料进行拓展延伸,深入认知世界,就必须要强化材料投放的重要性。在投放材料时,要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要满足活动的客观需求,要契合幼儿的年龄实际,要尊重儿童自身的兴趣特质,才能真正发挥材料投放这一幼儿科学活动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是主动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者。而适宜的物质材料、恰当的投放方式是幼儿获取科学经验的关键。材料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适宜的材料正是启迪幼儿智慧,打开科学探究兴趣大门的钥匙。新《纲要》强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感官、  相似文献   

17.
正好奇、好问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典型特征。由此,幼儿园科学活动总目标中也明确指出:发展幼儿的好奇心、发展其探究问题的能力。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就目前而言,集体科学活动中教师向幼儿提出问题,启发和引导幼儿自主思考、发问、探究是一条主要的途径。但是,现阶段在集体科学活动中的提问存在着缺乏层次性、问题封闭、提问主体单一以及理答不灵活等诸多问题,从而影响了幼儿对问题探究的兴趣,限制了幼儿思维的发展,使得活动效果大打折扣。笔者以典型的集体科学活动《神奇的水》为例,做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从幼儿开始人们就对教育的质量要求比较高。幼儿园教育是孩子接受规范教育的起始阶段,由于幼儿在这个阶段还没有一定的学习意识以及学习习惯,很容易导致学习注意力的不集中,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发挥其引导作用,可以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幼儿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本文以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纸板顶起来》为例,对在生活中唤醒幼儿探究兴趣的教学方式进行探索,希望为幼儿教育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20.
设计意图中班幼儿活泼好动,对动物保护色的话题非常感兴趣,经常会问:"小动物遇到敌人怎么办""小蝴蝶会保护自己吗"……但自然界中具有保护色功能的动物离幼儿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对于我们这些小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