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和官制相辅相成的品级和封爵,在秦代就已大致成型。秦代官制有“官”、“爵”、“秩”,以“官”定职掌,以“爵”赏功劳,以“秩”定等级、计俸禄。这种制度在封建社会里一直沿用(“秩”演化为“品”、“阶”,“爵”曾演化为“勋”、“爵”)。品、阶、勋、爵是封建等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学习古代历史时,也需要对它有概括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鸡鸣即起古代的上班下班时间,和现代相似,也是晨聚昏散,但具体时辰上又比现代一般机关之朝九晚五的通例要提前,与农业社会中大多数人的作息习惯相适应。《诗经·齐风·鸡鸣》中,妻子催丈夫起  相似文献   

3.
正古代有些昏庸的官员,或尸位素餐,毫无建树;或行为猥琐,为人不齿;或贪赃枉法,身败名裂。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百姓们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还就一些官员的行为起了绰号。现择其要者,既博诸君一笑,也发人深省。八砖学士:我爱迟到我怕谁唐文宗时,有个翰林学士名叫裴颜祺。当时翰林院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官员退休,有一个非常文雅的称谓:致仕。从字面上看,是去当官,走仕途。其实本义是把官职还给君王,也就是不当官,退休了。此外,还有致事、致政等雅称。  相似文献   

5.
为政廉洁,是古今中外一切政治文化对政府官员的基本要求,尽管不同国家、不同政体,在目的性与手段上可能存在着差异,但在反腐倡廉、对官员实行监察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那么中国古代是如何监察官员以防止并惩治腐败的呢?这就是依靠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整套监察制度。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即有了带监察性质的“御史”之职。秦始皇一统天下,置御史大夫。汉设御史台,归属办理宫中内务的少府,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专门的监察机构。汉武帝时期将天下分为十三部监察区,由刺史代表皇帝对地方实行监察。京师长安附近七郡为司隶校尉部,…  相似文献   

6.
早期的人才选拔夏商时期,在君主左右任职的巫吏和宗室贵族,大都是世袭的,不过当时也有一些开明的统治者从下层社会中选拔人才,并破格委以重任。如:商汤任用伊尹,最终确立了商王朝的统治;武丁任用傅说,实现了殷商的中兴。伊尹、傅说两人原本都是奴隶,不属贵族。西周时期,大夫以上的高级官员依然是世袭,而大夫以下的低级职务则开始实行  相似文献   

7.
古时春节一到,官员们都纷纷忙碌起来。如在清朝,春节前后皇帝要设宴招待他们及其夫人,要赐给?福”字,赐给“岁岁平安”荷包及其他物品,还要请他们看大戏,以示皇帝的恩德。  相似文献   

8.
段建民 《教师博览》2002,(12):52-52
祭酒封建王朝专门教育公卿大夫和三品以上官僚子弟的学校称国子监或国学、太学。国子监的最高长官称祭酒(祭酒原非官名,古代人宴会或祭祀时,推一年高望重的人先举杯以祭,称祭酒。隋唐以后始称国子监的主管官为祭酒),官多为从四品。司业隋后至清末,国子监设有司业官,为国子监的副长官,协佐祭酒掌国学诸生训导之政令,官为正五、六品。博士国子监的助手,官位多在正七品到正六品。为培养各类专门实用人才,从东汉到隋末,在当时的京城还建有各类专科学校,依据其专业,分别设立了律学博士、医学博士、武学博士、算学博士、书学博士等…  相似文献   

9.
身份证是现代人出行的必备之物,无论做什么都需要一个身份证明.当然,除了身份证之外,各种验证技术也是非常先进的,比如指纹、血液、DNA等.那么,在古代,科技不发达,各种技术也没有这么先进,那些新上任的官员怎样验明身份呢?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职官制度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份宝贵的文化财富。其中官员的升迁、降黜就形成了一套完整、严密的制度,职官的变动都有一些专门用语深深地刻印在语言中,我们对这些用语进行一番较系统的训释,可以从一个侧面窥视到我国古代灿烂的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古代,历代君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都在建立并逐步完善自己的官吏铨选和管理制度,对于官员的任免、考绩、品秩、假退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同时,也形成了许多关于官吏任免调动的专用名词。积累并掌握必  相似文献   

12.
五等封爵作为中国古代封爵制度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经历了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并最终成为中国古代封爵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金熙宗天眷元年“定封国制”,五等封爵作为封爵制度的重要内容得以确立,《金史·百官志》对金代的封爵制度有较清晰的记载,但并不准确,其中关于金代五等爵爵称的记载就有阚失,未能真实反映出金代五等封爵体系的全貌《金史》除了对国公封爵有较多记载,其他五等爵封史料较少,有的爵封甚至根本无载。查阅碑刻资料,发现了较多关于金代五等爵封的信息,由此得出金代五等封爵先后共有十一个爵称,六个等级。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每个朝代都有爱国诗人,都有爱国诗篇。关心国家命运,关心人民疾苦,是历代爱国诗人自始至终不变的壮美情怀。爱国主义传统在诗歌中一脉相承,世代相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官员选任制度是古代人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千多年来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历程,形成了特有的发展轨迹。研究分析其发展规律将有利于把握历史,并为完善现有的公务员选聘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官员致仕制度的法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官员退休在古代称致仕,是指官员因老、病、孝养等原因交还官职,退休养老的行为。致仕制度源于礼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向法制化转变,但是在专制政府的权力运作中,政治权力作为一种主要的力量支配着法律的实施,以礼入法的致仕制度始终只是一个过程,最终也未能实现彻底的法制化。  相似文献   

16.
王安石直面危机 北宋熙宁四年,免役法在开封府试行。东明县在试行过程中,因执行官员欺软怕强,搞权钱交易,在确认群众“免役权”时严重不公,于是群众结伙向知县告状,可县长贾蕃拒不接受呈诉,于是事态开始升级。群众见县长不理,就聚集到开封府上访,可开封府也不受理,上访群众掉头涌入王安石私宅,直接向宰相申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画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国画教学中,通过"三品"法——品趣、品技、品意,能更好地让学生认识到点、线、面、黑白、色彩、形象、抽象等诸多基本概念,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不仅能学到一定的基础知识,拓宽知识面,还能正确把握国画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培养创新能力,同时也能提升学生对美的判断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十四岁的红领巾刘文学,为保卫公社生产、维护集体利益而奋不顾身地坚决同阶级敌人进行斗争,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情。刘文学立场坚定,觉悟很高,爱憎分明,不但对敌斗争毫不妥协,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处处表现出热爱祖国、热爱公社集体事业、既好劳动又勤于学习,成为一个众人爱护的模范少先队员。这表明无产阶级坚强的意志、力求上进的优秀品质和事事带头、勇于自觉地帮助别人的崇高的共产主义风格,已经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论述古代摘引诗句、品评诗歌的方法。涉及其由来和发展 ,尤其是魏晋至唐代广泛应用的情况 ,以及对后人论诗产生的多方面影响。通过本文也可了解中国古代诗歌对于秀句、佳句的追求 ,以及古代诗论注重感悟和印象 ,往往采用形象化、比喻性语言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旅顺博物馆藏印度古代佛教造像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顺博物馆收藏着日本大谷光瑞于 1 90 2年 1 1月到次年 1月在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地收集的佛教石雕作品 1 0 0多件。本文介绍了佛、菩萨、佛传故事、建筑装饰等雕像 43件 ,是公元 1~ 1 2世纪期间犍陀罗风格和波罗风格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