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论教育行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教育行政体制的辨析从教育行政学的产生直至现在,无论是著作、教材或者是文章,在谈论教育行政体制改革时,似乎都没有在界定概念的基础上来谈论教育行政体制的改革,结果对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看法只能是隔靴搔痒。那么,教育行政体制的内涵是什么呢?笔者赞成孙绵涛...  相似文献   

2.
报告分析了我国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治学与行政学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以及对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我国现有的教育行政研究情况做了概述,指出了开展县级教育行政研究在整个教育行政研究和基层教育行政改革中的重要性并在借鉴国内学者有关教育行政学科体系建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县级教育行政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和逻辑顺序。  相似文献   

4.
威尔逊《行政学研究》一文的发表,标志着理论界自觉研究探索行政管理的开端。本文对该文中蕴含的丰富的行政学思想进行了一番梳理。威尔逊的行政学思想对于我国的行政学科建设以及行政管理实践均极具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沿着传统的学校管理学、教育行政学研究思路,经历了1978-1985年的恢复、1985-2000年的发展、2000-2018年的繁荣三个阶段。以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出台为契机,学术界开始关注教育管理学理论的系统研究和学科体系的整体建构。进入21世纪以来,学术界尤为关注教育管理学的批判与反思,研究逐步深化且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陈晨 《考试周刊》2011,(42):209-210
案例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本文从案例教学的特征出发,结合教育行政学课程的性质及其在目前教学中常见的问题,论证了在教育行政学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的意义,并提出了案例教学具体应用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7.
教育管理学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史的源头,长期以来,我国学界一直因循日本学者久下荣志郎的一家之言。认为其渊源于十九世纪后半叶的德国,德国的施泰因乃是“现代教育行政学的创始人”。依据是,其时在施氏所著的《行政学》(一译《管理学》)著作中。即已有阐述国家权力干预和介入教育的原理。云云,由此演绎出以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派的教育管理学、公法学的教育管理学、国家学的教育管理学等几说。殊不知,这是沿袭了近一个世纪的以讹传讹的错误。十九世纪后半叶。在日耳曼地区。  相似文献   

8.
我国教育评价学研究经历了翻译和引进、构建学科体系、完善学科体系三个阶段。本文阐述了我国教育评价学的发展特点与主要成就,并对我国教育评价学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作为近代教育行政学家,李建勋在其教育行政与学校管理的相关研究中,逐渐形成了一以贯之的集权化、民主化和专业化的教育行政学思想。集权化所强调的是教育行政机关的独立性、稳定性和权威性,民主化所追求的是不同层面对教育行政的积极同情与支持,专业化所要实现的是科学而高效的教育行政管理。  相似文献   

10.
1887年,美国学者威尔逊发表了《行政学研究》一文,开创了行政学研究的先河,提出了新的话语指向、理论范式和结构体系。文中的基本思想,对于我们推进行政体制改革、重构政府职能、加强行政伦理建设和提高政府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自泰勒时代,理论运动发展至今,教育管理理论科学观一直处于“涨落”的状态,科学观决定了在教育管理中研究领域的范围,并影响了研究范式的采用。走出当代教育管理领域理论范式之争的混乱局面应当从转变科学观开始。  相似文献   

12.
知识论问题是教育管理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文章在简要地介绍了西方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理论的形成及其主要观点并略作评析之后,分析了其赖以建构的知识论基础——逻辑实证主义的知识论及其相关假说。  相似文献   

13.
建国60年以来,我国在教育管理的教师队伍建设、著作与教材编撰、教学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激发了人们对教育管理学的深层思考,推动了教育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西方教育管理研究100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世纪末至20世纪末,西方的教育管理研究沿着以教育为起点的归纳与总结之路,和以管理为起点的移植与演绎之路以及多元与融合的第三条路,经过了三段旅程以及四个台阶,持续地向更高的水准发展,从而把教育管理学的研究推向新的繁荣。  相似文献   

15.
教育管理学基本范畴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独立形态的管理、教育管理和教育管理学等学科基本范畴,是现代社会的造物.管理,在汉语里,意指依据某种法则对一定的组织或事情进行管辖和治理以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进而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在英语里,则既指具体的经营管理活动,又指一般的公共事务活动.教育管理,在汉语里,既指宏观的教育行政活动,又指微观的校务管理活动;在英语里,则主要指对学校教育活动进行具体的经营和对教育的组织领导.教育管理学,在美英等国,其研究已走向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多元并置和多元融合的发展之路;在中国,则还处于经验科学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SSCI数据库中教育管理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在基于突现文献分析的学科互涉的基础上,通过回溯施引文献探寻其研究前沿并确定了产生关涉作用的24门主导学科.得出如下结论: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前沿学科互涉频繁,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增强了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张力,在未来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的建设中,应该顺应学科互涉趋势,强化"多族"意识,促进学科交流.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教育科学的产生与发展入手,对中国教育工作者科学精神的迷失,教育学风问题凸显,中国教育学风纠正与教育评论的使命,21世纪中国教育应倡导的教育学风等现实问题进行了评论。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思想解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思潮之一 ,其基本概念 ,比如权力、对话、知识等被运用到教育管理理论中 ,形成了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理论。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理论认为组织是人的社会创造物 ,是变化的、发展的 ;教育管理知识或理论也是变化的 ,不存在唯一正确的教育管理理论 ;教育管理的权力也是变化的 ,分权可以使权力扩大 ,下属参与管理能够提高管理效率 ;组织本身的动态性决定了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 ,把权力变为管理的实践需要有效的对话和沟通等等。这些基本思想对我国的教育管理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批判反思:教育管理学的当务之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教育管理学通常被认为是一门纯粹应用性和技术性的学科。这种认识遮蔽了教育管理学弥显珍贵的批判反思属性。教育管理学中的批判反思大致有两种不同的类型 :常规型批判反思与创新型批判反思。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批判反思 ,我国目前的教育管理学都亟待加强。教育管理学的批判反思属性 ,既要求理论研究者在整个探索过程中确立起教育管理的“批判观”和实践意识 ,也要求实际工作者对支配自身思想言行的内隐观念展开反思。  相似文献   

20.
西方自然连贯主义教育管理观的断想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欲求教育管理理论与自然科学相一致的自然连贯主义教育管理观,从哲学层面上摒弃了逻辑经验论和教育管理主观论,通过宣称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系统整合,试图使教育管理学成为一门整体合法的科学。然而,这种基于自然科学理论的管理理论并未给有关教育管理现象提供更合理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