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文言文中,有这样一些十分有趣的词,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却能表现出两个完全相反的意义来。在解释这类词的意义时,就不能顺着原来词义的近似方面去引申,只能从原有词义的反面去解释。这种现象,就是训沽学上所说的“反训”,这类词就叫“反训词”。下面举30个这种反训词的例子。  相似文献   

2.
学习词语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对词的意义的理解和把握,而要解释好一个词的词义就必须注意词的时代内容,词义的演变,词的应用范围、词的感情色彩,词所属的词类及词性,词与其它词的搭配关系等等。这里着重介绍几种常用的、中学生易于把握的解词方法: 1.反义否定法。这种方法又称之为“反说法”,  相似文献   

3.
“词汇是语言诸体系中结构最为松懈的部分,因而最容易起变化。”在词汇变化中,词义变化是一个重要的部分。英语“一词多义”的现象,就是在词义变化的过程中产生的。所谓“一词多义”,从共时性观点来解释,就是“一个词可以有不止一个意义”;从历时性观点来说,就意味着“一个词可以保存其原有的一个或几个意义,同时又取得一个或几个新的意义。”只有一个意义的单义词,数量是极少的,大量的是多义词。词义变化给学生的  相似文献   

4.
训诂是解释古代文献的语言的。“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词的意义是被社会所制约的”,因此,在确定词义或对词义阐释时,必须遵循语言社会性原则,注意词义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切忌脱离词义的社会性去主观臆断。  相似文献   

5.
由于词的多义性 ,几乎每个词都可以和其它的词在不同的关系上对应起来 ,而处在相互联系之中 ,从而使语言的词汇形成一个有机统一体。正是因为这样 ,就有可能从其中任何一种对应关系着手来观察词义的现象。你可以从同义方面的对应关系来了解词义的“异、同、反” ,而本文也可以从反义方面的对应关系来阐述词义的“反、异、同”。1、“反”与“同”的关系一个词的反义词有多有少。如果若干个反义词之间在意义上是同义关系 ,那么这些同义词群就从相反的关系表明那个反义词在意义上是单一性的。如 :come来  go去 leave离  com…  相似文献   

6.
赵苇杭 《学语文》2008,(1):44-44
反训是个训诂学术语,就是用反义词来解释词义。有些词在古代含有正反两义,如“乱”字有“治理”“紊乱”两义,后世只通行“紊乱”一义.以“治”解释“乱”。就是反训。古代诗文中有些词语需要反训,即从相反的方面去理解,否则就会导致对整句话乃至整首诗理解的偏差甚至错误,诗歌的意境、情感和旨趣也会变得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7.
论古代汉语词义的反向引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义引申是汉语词义发展演变的重要途径。词义可以通过相似、相关、相因等多种方式进行引申。反向引申是汉语词义引申系统中一种常见现象,也是一个被学们忽视的问题。这种引申与传统字学上所说的“反训”不是一回事。词义引申取决于词本义中是否具有可供人们充分发挥联想的意义因子。如果一个词的本义能分析出意义相反的因子,那么词义就极易发生反向引申,孳生出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反训是一个训诂术语,就是用反义词来解释词义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的“臭”应该解释为“香”。古代诗词中有极少数词语要反训,即从相反的方面去理解,否则就会与作者的原意相悖。如高中语  相似文献   

9.
符号学与词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义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符号学的诞生为词义问题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提供了观察词义的新角度.符号学一位很重要的学者Ch. Morris把符号学分成三个部分,符号意义学、符号关系学、符号实用学,这样,词作为一种语言符号,我们就用符号为理论来解释一个词的词义,把一个词放到不同的关系中去观察,在这些关系中词就表现出不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旧词新义”是指词语在原有词形和词义的基础上产生新的意义.且这一意义已经比较普遍地在语言中使用。如:当前普遍流行的“下课”“阳光”“抢滩”“垃圾”等词.都由最初的单义发展出一系列的新义.这是当代汉语词义发展演变的规律之一。  相似文献   

11.
词的意义是随着社会的前进而发展变化的,因此,任阿一个词的意义都是存在于一定的历史范畴内,具有明确的时代性。一个词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和用法,是当时使用语言的社会约定俗成的,任何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当时社会的这种规范。我们必项按照语言的时代性和社会性去认识了解词义,才能真正把握词义,准确地解释词义。这个问题对我们注释词浯,阅读古书,编纂词典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词语训练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不少教师采用的词语教学方式是让学生查字典,并将字典上的解释抄下来,或是用抽象的语言给词语下定义。如“辛勤”就说是辛勤劳苦;“严肃”就是神情、气氛等使人敬畏。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对理解词语能力还不强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不适用的。学生即使把词义背得滚瓜烂熟,也不一定就真正理解了。词属于第二信号,只有当它与第一信号(即它所代表的客观事物)联系起来才有意义。基于这种认识,我在学法指导中把词所代表的“客观事物”作为中介来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当学生学习某个词语时,我就尽量把这个…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死记硬背词语解释的现象还不少。考试时,有的教师对词语解释的要求也过死。这种情况值得研究。我们知道,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词语教学是讲读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中词义教学又是重要的一环。学生不能正确理解词义,就无法深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而掌握词义又是一件很细致的事情。解释词语要力求简明而确切,不要用学生不懂的词语去解释词语。有的老师习惯于把需  相似文献   

14.
在解释词的引申义时。笔者及许多同行都碰到了如下三个麻烦:一是教科书上对引申义的解释,几乎千篇一律地只停留在“从本义发展(或曰“派生”、或曰“引申”)出来的意义”的定义上,至于如何“发展”或“派生”,有些什么原理,却付之阙如,这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解释,当然不会使人满意。二是清代朱骏声、现代王力等语言学泰斗都将词义系统分为本义、引申义(朱名之为“转注”)和假借义三种,这种分类应是符合词义发展实际的,因而当是正确的。而中学语文教材又添个“比喻义”。其实,比喻义也是从本义“派生”出来的,也当属于一种…  相似文献   

15.
综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掌握文言实词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和文言虚词相比,文言实词数量多,变化大,是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学习中要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学习文言实词主要靠积累,但也不是单纯的机械式记忆,而是能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用反训去解释文言实词是一种好的方法。反训是训诂学上的一个名词,它是指用反义词来解释词义。在古汉语中有些词含有相反的意义。如“乱”字有“治理”“紊乱”两义,后世只通行“紊乱”一义,而《尚书·皋陶谟》“乱而散”,《…  相似文献   

16.
汉语,是世界上最丰富、最优美的语言之一,词汇非常丰富。一个中学生毕业时应该掌握两万左右的词语,但达到这个要求的很少。其原因就在于广大中学生没有学到释词的方法,不具备释词的能力,只知道抄词典,背词义。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认为:在给学生讲解词义知识的同时,应给学生传授一点释词的方法。这样,既可以节省抄词典、背词义的时间,更可以培养理解词义、解释词义的能力。为此,我试用“词不离句,一语破的,顺藤摸瓜,校验词义”的办法来教学生,收到了  相似文献   

17.
此文论及的非理性色彩仅限于词的范围。就词的非理性色彩的一般性质而言,属于核心词义的携带信息,在词义系统中位居第二。然而,当我们换几个角度审视时,就会发现,非理性色彩在语言生活中不总是扮演配角,它的某些“越级行为”引起了我们的特别注意。以下我们从七个方面谈谈有关这方面的问题。1、非理性色彩对理性意义的排挤在词的平面,“理性意义”(Conceptualmeaning)近似于“概念”和“指称义”(denotatlvemeaning),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核心内容,在词义中一般占主导地位。而词的“非理性色彩”,指词的“感性意义”(em…  相似文献   

18.
“同字为训”,前人主要从形式入手,解释为声调不同引起的词性、词义不同,即“如字”和“破读”,忽略了其词义方面。本文认为,《释名》的“同字为训”,实际上直接或间接地涉及了词义引申问题,即一个意义由另一个意义发展而来,“同字为训”蕴涵着词义引申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同义重用词,有的称为“重言”,有的称为“同义连用”。其特点是把作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两个或几个单音词放在一起使用。它们分别使用时,往往各自保留其原来的词义,但连在一起使用时,它们又着眼于共同之处。取其整体意义, 教这种语言现象时,切勿搞字字落实,把一些按整体意义解释的词释得支离破碎,造成读通句子的障碍, 现结合教材,简作例释。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殂死亡;崩,古时也指皇帝(?)死亡,崩殂重用,只能看作一个词,解作一个词,解作“逝世”、“去世”。  相似文献   

20.
关于反训,目前没有公认的定义。有的学者认为“反训就是用反义词解释词义”,有的认为“反训是用反义词相互训释的释词方式”,而有的则认为是“反训,即用反义词来作训释”。无论哪种解释,都包含了这样一个基本的内容:同一个词形包括了两个互相对立的词义。如《尚书·臬陶谟》:“乱而敬”,《史记·夏本纪》作“治而敬”,以治训乱,训诂学上就称反训,反训是训诂学史上产生得比较早也使用得比较多的一个训诂术语,这种现象在现代汉语中仍可寻觅其使用的踪迹。一千多年来,人们在这个问题上引起了不少的纷争,至今仍在进行,因此很有必要对它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