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小城镇不同社会阶层居民体育消费特征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分层结构的角度透视小城镇不同社会阶层居民体育消费特征。结果显示:社会各阶层的体育消费均倾向于不消费。消费类型趋向于实物性消费;绝大部分居民的年体育消费随着阶层的降低呈现下降趋势;“花钱买健康”的观念在不同社会阶层的差异明显。提出了扩大社会上层体育消费的影响,提高社会中上层和中层体育消费水平和引导社会中下层和下层体育消费理念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崔云霞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22(1):36-38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苏州市外资企业职工体育消费行为进行现状调查,结果显示:苏州外资企业职工的体育消费水平与职工的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相关。即年龄越低、学历越高职工的体育消费水平越高,相反则越低;同样,管理和技术人员体育消费水平明显高于生产工人。在消费内容方面,苏州外资企业职工主要以物质消费为主,用于享受消费的水平明显低于经济发达的上海、北京和广州市民的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小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法等对城镇化下河南省小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发现:河南省小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水平普遍较低;小城镇居民体育消费以实物性消费为主,观赏性体育消费比例过低;强身健体、娱乐享受、朋友或邻居影响等因素是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动机;经济条件、缺乏组织与指导和缺乏体育设施是影响居民参与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就提高河南省小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提出相应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王耀东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6):100-101,104
主要运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以及消费者行为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对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动机、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大学生体育消费特征,从而更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策略方针,最终促进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采用调查研究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我校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内容、项目和水平等进行调查与分析.消费能力仍然是阻碍大学生向更高层次体育消费转变的主要因素,我们应倡导大学生科学合理的进行体育消费,促进体育消费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飒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2,21(1):15-17
由于地域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化教育发达程度、地方风俗习惯等方面影响,银川城市居民在体育消费意识、观念、价值取向、消费方式、行为等方面必然反映地域特征和地方特色。对银川市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特征及规律的研究对于整个宁夏地区的体育消费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并有利于开发西部战略的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7.
郭荣娟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1):28-33
本文在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背景下,利用有别于传统线性平稳性的检验方法,采用Chortareas&Kapetanios(2009)所提出的SPSM结合KSS傅立叶单位根检验对1978-2012年期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城乡体育消费差距的稳定性进行了检验. 由于非线性傅立叶函数具有能够检验带有各种未知平滑结构突变点的非线性稳定的功能,因此在检验含有结构突变的非线性时间序列比传统线性的检验方法具有更高的检验"势". 实证结果表明上海、海南、新疆、青海和贵州地区的城乡体育消费差距的变动状态呈现稳定的趋势,表明这些收敛地区的城乡二元结构模式逐渐消失,而其他地区的城乡体育消费差距呈非线性发散趋势,意味着这些发散地区的发展模式仍具有较为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发展特点,表明仅仅依靠市场调节作用尚不能控制这些发散区域的城乡体育消费差距. 相似文献
8.
陈华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22(1):29-31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强烈,花钱买健康的消费观念逐渐树立,体育消费正在我国悄然兴起,在大中城市和部分富裕农村地区相继成为消费热点。了解体育消费的主要特征,有助于企业创造消费时尚,抓住体育消费的商机,开发潜在的体育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9.
曾一兵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2,21(2):28-30
体育消费作为需求对经济增长起着拉动作用,体育产业的发展与壮大有赖于体育消费市场的培养与开发。大学生有着不同于一般居民的体育消费特征,研究其体育消费水平和结构现状,有利于湖南省体育产业的开发。 相似文献
10.
略论体育消费 总被引:45,自引:2,他引:45
张岩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3,19(4):19-24
本文从消费经济学的角度系统地论述了体育消费的一些基本问题:体育消费的概念,体育消费及体育消费资料的分类,体育消费的特点,体育消费方式,体育消费的社会功能,体育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11.
对小城镇体育与社会分层和社会保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志民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9(3):10-13
合理的社会分层和社会保障是影响小城镇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这篇文章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东中西三地区的16个小城镇体育与社会分层和社会保障关系进行了探讨。小城镇体育使部分居民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流动使小城镇各阶层对体育的认知和行为有了相应的变化和发展;体育是个人凭借"获致性因素"向上层流动的捷径之一;小城镇"反哺式"依靠子女养老的比例仍不小,"反哺式"方式使被养者坚持力所能及的锻炼。 相似文献
12.
试论新时期我国职工体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任海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4,(1)
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旧的职工体育模式已不能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而且与企业的经济行为发生严重冲突,已无法适应新时期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正在经历一次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出现了运行机制非指令化,活动内容多样化,活动形式小型化和经常化,组织体系网络化以及经费来源多元化的趋势。这些发展趋势向旧有的职工体育模式提出了全面挑战,同时,也为提高体育人口的质量、构建网络化的体育新格局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手段提供了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3.
南昌市小型体育健身俱乐部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南昌市10家小型体育健身俱乐部的体育健身消费者300人、健身指导员50人以及经营管理者10人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小型体育俱乐部的优势,提出了发展小型俱乐部的对策,为我国小型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经营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周晓农 《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4):9-13
小城镇发展呈现的新局面,为小城镇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小城镇建设大有可为。在加快城镇开发与建设时,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指导小城镇建设实践,坚持开发建设和环境保护并举的原则,在资源、环境和生态能承受的条件下,建设小城镇。要深刻领会生态城镇的内涵,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小城镇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清醒地认识当前小城镇发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生态能城镇为目标,推进小城镇建设。 相似文献
15.
社会分层是一种决定人们在社会位置中的群体等级和类属的一种持久模式.从社会分层结构的角度透视小城镇不同社会阶层居民的体育行为特征.结果显示:不同社会阶层居民的体育行为在项目选择上,中层以上略显现代型、中下层以下呈传统型特征外,在空闲时间的安排、组织形式和体育消费水平上不具备反映阶层品味的特质.提出以下三种影响途径:扩大社会上层居民体育行为的号召力;增强中上层和中层居民体育行为的渗透诱导作用;加强对社会中下层和底层居民体育行为的社会动员. 相似文献
16.
万德权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2):24-26
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资料法和个案研究法对我国小城镇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我国小城镇体育文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发展特色,具有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从自发性走向群体性、有组织性;小城镇体育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加,品味不断提高.但是存在资金匮乏、缺少专业的社会体育辅导员和居民体育锻炼意识低下的问题.建议:用市场手段缓解资金问题、实现社会体育辅导员本土化、提高小城镇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最后对我国小城镇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以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小城镇政府与小城镇体育发展公共政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志民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1):1-6
以问卷、面访和政府访问调查等社会学研究方法对苏、沪、赣、桂、陕 5省 16个小城镇进行了经济、社会和体育关系的研究。主要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城镇体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平衡、提高小城镇生活质量和健全小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体系政策等 ,旨在为小城镇政府制订公共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对我国小城镇体育管理体制和管理组织的变迁进行了回顾,并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小城镇体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包括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构建管理模式、增加投入、开展活动、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完善成人体质测试体系以及建立专项资金等在内的发展对策,希望能为我国小城镇体育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