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藏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小气候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色季拉山暗针叶林林内和采伐迹地(林外)的小气候要素对比分析,从能量和水分状况比较出:林内总体热量水平稍高于林外,但变化幅度不大。在生长季,林外地表温度的日较差大于林内。水分状况,林外虽然承接的降水量大于林内,但其降水多以地表径流方式流失,且蒸发量大,总体水平上林外较林内差。  相似文献   

2.
在江西九连山常绿阔叶林区海拔约610m高度的林外气象观测场连续进行了15a(1982-1996年)的观测。年平均值气温16.7℃,降水量1954.6mm,相对湿度85%,水面蒸发(小型)836.9mm。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为1502.1-2469.3mm。月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也较大。观测结果表明,这里四季分明,气温极端最高37℃,极端最低-7.4℃。La中相对湿度平均较高,最低月平均降水量最高为70.7mm。与林外比较,林内气温稍低,特别是春、夏季。气温日较差小,年较差少小。地温也低于林外,特别是夏季,相对湿度则显著高于林外。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北坡D105点土壤温度的时间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位于唐古拉山北坡的D105点不同尝试土壤温度时间序列的分析,表明各层日平均土壤温度的时间变化具有很好的年周期,其变化曲线为-正弦曲线。浅层土壤温度的波动比其较深层土壤温度的波动大,但对同一层而言,其波动程度尽管在夏半年略大于冬半年,但差别不大。地表、0.05m和0.2m深处,土壤日最高温度的变化幅度要明显大于最低温的变化幅度;同时,日最高温与日最低温的变化趋势并不完全一致。积雪可能对土壤日最高温、日最低温和日温差有较大影响。地表1a中的最大日温差可达60.4℃(1998年3月27日),1a中极端日最高温度可达39.7℃,最低湿达-16.5℃。夏半年日温差明显大于冬半年,且日温差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到80cm深处已基本上看不到明显的日温差。  相似文献   

4.
江西九连山常绿阔叶林区气候资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江西九连山常绿阔叶林区海拔约610m高度的林外气象观测场连续进行了15a(l982~1996)的观测.年平均值气温16.7C,降水量l954.6mm,相对湿度85%,水面蒸发(小型)836.9mm.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为1502.1~2469.3mm.月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也较大.观测结果表明,这里四季分明,气温极端最高37℃,极端最低一7.4C.1a中相对湿度均较高,最低月平均77%.雨季旱季明显,2月~9月为雨季,月平均降水量最低l47.9mm;10月~1月为旱季,月平均降水量最高为70.7mm.与林外比较,林内气温稍低,特别是春、夏季.气温日较差小,年较差稍小.地温也低于林外,特别是夏季,相对湿度则显著高于林外.  相似文献   

5.
由热量平衡的特点所决定、森林内的空气温度变化总的是趋于缓和,林地表层土壤又具有较高的湿度,林内也具有较高的湿度。本文主要对森林的调节温度和湿度的效应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邓世宗 《资源科学》1992,14(2):67-73
广西森林水文研究是在广西中亚热带的桂东北龙胜里骆林区、南亚热带的桂东南岑溪七坪林场、桂中的宜山庆远林场、桂西的田林老山林场进行的。研究的林型有:杉木人工林、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林、柠檬桉与马尾松混交林。其地貌有中山、低山、丘陵和台地。每一种林型都在林内、林外建起400m~2的径流场,用三角溢流堰和水位计测定地面径流量。同时,在林内、外设置气象观测场,观测林内、外降雨量和林冠截留雨量、树干茎流  相似文献   

7.
王兆荣  支霞臣 《科技通报》1996,12(5):257-261
用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古温度测定方法,对浙江省临安县瑞晶洞穴石笋进行了古温度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在距今5万年-1万年间古温度有三次较明显的周期变化,最高温度为14.9℃,最低温度为6.6℃,最大温差为8℃左右,平均温差为3-5℃。用该方法测定的古研究结果与其它方法的古气候研究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砼结构的温度效应有两类:结构构件的内外表面温差在结构中产生的温度应力和季节温差产生的温度效应。对于后者,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已经采取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例如限制房屋总长度、设置变形缝等。而对于一般多层框架结构由于局部构件表面温差产生的温度应力,并未引起足够重视。事实上,在某些隔热措施不力的一般框架结构中,由于室内外温差而产生的温度应力,给结构物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本文作者结合一工程实例,就框架结构局部构件温差度效应作以下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
深圳冬季多层地温日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深圳冬季不同天气影响下地温日变化,结果表明,没有冷空气影响的晴天,地面温度和浅层地温呈现正弦曲线日变化,白天高,夜间低. 各层地温振幅、位相不同,地面温度振幅最大,越往深层,振幅越小,位相越后,周期越长. 地温垂直结构也有日变化,正午时段从地面到40cm 土壤,温度随深度降低,40cm 以下地温随深度升高. 凌晨从地面至320cm 土壤,地温依次升高. 冷空气影响下的阴天,地面温度和浅层地温也呈现正弦曲线日变化,但日变化幅度远小于晴天;地温垂直结构,除了正午前后几个小时地面温度要高于5cm 地温外,其他时间从地面到320cm 土壤,温度依次升高. 冷空气影响下的阴雨天,地面温度和浅层地温随时间逐步降低,地温从地面到320cm 土壤依次升高. 无论是晴天、阴天,还是阴雨天,160cm 以下深层地温,其日变化幅度均小于0.2℃.  相似文献   

10.
冬季气温下降,不少地区温度在0℃之下(即负温),土壤、混凝土、砂浆等所含的水分冻结,建筑材料容易脆裂,给建筑施工带来许多困难。为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一般都要求混凝土有较高的浇筑温度。混凝土浇筑以后其表面温度虽然较低,内部温度却因水泥水化热而上升,为了减少内外温差和基础温差,浇筑温度越低越有利。黑龙江每年都有较长的冬期施工时间,采用合理的冬季施工方法,不但可以保证工期,降低成本,而且还能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