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时代,我国也正处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时期,社会的变迁,竞争的加剧,增加了人们适应上的困难。优胜劣汰,心理不健康者比过去更容易被社会所淘汰。面对如此严峻的现象,高度重视和加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素质,成为了每个教育工作者(包括家长)刻不容缓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教学观念中,体育教学是被单纯的定义为对学生身体健康训练的学科,这也是基于20世纪我国的国情而定的。自鸦片战争以后,国民身体素质亟待提高,故此,孙中山先生提出了"尚武精神"的概念,以及梁启超先生的"少年强则中国强"理念的提出,体育教学便自然而然的秉承了这一理念。然而,随着近年来国情的改变,新课程改革之后素质教育的提出,教育界又重新为初中体育的教学赋予了更加多元的内涵,其中,利用体育教学干预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定义是最符合当下时代背景和精神的。本文的写作便以此为核心,以初中阶段的教学为例,浅述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体育课堂。  相似文献   

3.
<正>体育课作为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有效形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对学生的意志、勇于竞争、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的形成和培养有举足轻重的正能量。因此,有必要从心理健康教育学角度分析和研究如何才能更有效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最终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素质教育发展。1.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应符合学生心理和身体发展的特征教材内容的选择要依据新课程标准及省教材内容设置体育课的主教材。在根据学校特色设定自身的主教材及体育课  相似文献   

4.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越发受到教育界所重视。所以,对教师来说,应重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不断挖掘良好的渗透方式,使高中学生都能够因此而受到裨益,从而推动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及进步。本文以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为出发点,着重探讨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健康是人之根本,也是体育教育追求的目标。让每个学生同在一片蓝天下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而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往往片面追求身体的健康,忽视或者遗忘了心理的健康。课堂是促进小学生心灵健康成长的重要战略阵地,本文结合自己在体育课堂的一些经验,探讨在小学体育课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人的精神、情绪和意识方面的良好状态。心理健康同生理健康同样重要。道德健康也是健康新概念中的一项内容。  相似文献   

7.
罗铁华 《华章》2008,(15):109-110
体育教育和心理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运用体育教育的特殊手段使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得到改善,为社会培养出真正的合格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我们的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具备较全面丰富的知识技能,更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学校应正确把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抓住契机,在体育教学中不断发现中学生不良心理的成因及表现,探寻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促进学生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为将来成才打好坚实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学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又是青春叛逆期.由于外界的影响和个人自身的特殊性,孩子很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表现为:思想落后、意志薄弱、不服管教、自我封闭、暴力倾向、缺乏同情心和消极对抗,沉迷网吧等等.怎样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本人长期研究和探索的一个课题.躯体的健康是外在的表现,而心灵的健康与否,用眼睛是看不见的,这就要求我们应更加重视.  相似文献   

10.
曹荣武 《考试周刊》2008,(3):125-126
本文从分析大学生心理的现状出发,对心理健康的标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途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认为体育运动是发展学生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和动力,体育运动能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培养意志品质.并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11.
据北京师范大学先后在北京、河北、河南、重庆、浙江、新疆等地区400多所中小学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小学、初中、高中学生有中度心理行为问题的分别占16.4%、14.2%、14.8%;另据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提供的资料表明,36.7%的中学生存在着学习压力的心理问题。这些数据引出一个话题:现代教育必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13.
<正>思想品德新课标出现了一个新的亮点: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品德形成(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作用。即在教学中,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建立以学生人格和谐发展为本的德育课程价值观,从而真正体现为学生道德与精神成长服务的教学理念。自新课改以来,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吸收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理念、方法和技巧,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于教学理念中渗透思想品德新教材降低了政治性教育,注重人性化教育,  相似文献   

14.
正心理健康教育是国家推广全面素质教育的有效保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身心健康的教育,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途径。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既能学到知识,身心健康又能得到发展,是一线数学教师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高中数学学科是一个主要科目,具有其独特性,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下面就高中数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15.
曹斌 《中学教学参考》2010,(35):108-108
课堂是学生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如果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适合心理教育的教学内容,无疑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和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那么,该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中融人心理健康教育呢?  相似文献   

16.
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 ,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 ,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使学生通过有计划的课内外教学 ,掌握身体保健的技能和方法 ,同时 ,还要通过实施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 ,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从而保障学生的身心素质能全面地得到健康发展。一、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充分地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 ,使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有一正确的认识 ,从而能针对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调整。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其心理健康的标…  相似文献   

17.
18.
心理健康教育是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出发,通过有关心理健康经验的传递而确立的一种人际交往系统,是人们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在不断获得社会适应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主体的构建活动,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心理调节机制而实现的。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又将健康解释为“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等四个方面都健全,才能是完全健康的人。”由此可见,作为增进健康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内容、途径的体育教学的地位作用更加突出。过去那种重身体、轻心理的传统体育教学观念是不全面的,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和社会的发展,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具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有较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体育教学应树立“健康第  相似文献   

19.
石军安 《湖南教育》2004,(13):39-39
随着教育的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了体育的健身和健美功能,却忽略了其健心功能。体育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现代人格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它蕴涵了丰富而又积极的教育功能,只有把心理教育融于体育教育中,才更符合我国现代教育的要求。1.提高自身心理素养水平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阶段,除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打好学习基础之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非常重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能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教学目标.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优良的环境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为其心理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