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尚贤”是中国墨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墨家认为“尚贤”乃“为政之本”,倡导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的用人标准,主张选用贤人要量能而用等等.墨家这些睿智的思想虽时代久远,却历久弥新,至今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墨家选贤举能、任人唯贤的思想对今天治国理政的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启迪.  相似文献   

2.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门徒有一个任务,就是他们必须记载老师的言行事迹。这个风气是孔子弟子开创的,后来的诸子百家都继承了这一风气。《公输》就是墨翟弟子记载的墨子止楚攻宋的事迹。中学语文课堂上讲《公输》,一般都认为这篇文章体现墨家“非攻”思想。这是不错的,但仅仅讲这一点还不够,应该通过《公输》这篇课文,将墨家学派的特点讲出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首先,《公输》不仅讲“非攻”,而且体表现了墨家“兼爱”的精神。墨家思想有十大纲领,《墨子·鲁问》载墨子说:“凡入国,必择务(选择要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告诉)之尚贤、尚…  相似文献   

3.
墨子     
《语文教学之友》2014,(6):F0002-F0002
墨子(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名翟,春秋末战国初期鲁国(今山东滕州)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他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其中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在当时百家有“非儒即墨”之称。后来,其弟子收集其语录,撰成《墨子》一书传世。  相似文献   

4.
《墨子》的军事思想由墨家后学总结,集中体现在“城诸篇”中,是墨学整个思想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后期墨家正是在所谓墨家“十论”的思想体系的指导下,发展完备了墨家的军事思想。因此,理顺墨家军事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的理解墨学最为深邃的内在精神。本主要从军事后勤和军事人才两个方面详细地论述了墨家的军事思想。  相似文献   

5.
墨子     
《语文天地》2014,(5):1
墨子,约公元前468年~前376年,名翟,鲁人。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子思想主要内容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等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  相似文献   

6.
墨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它对我国社会的诸多领域都有一定的影响,而兼爱、非攻、尚贤是墨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墨家兼爱、非攻、尚贤的视角,探析了墨家思想对传统武术的影响;分析了传统武术之所以经久不衰、成为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奇葩的墨家思想根源。这对从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新视角来弘扬民族传统武术有重要意义,对民族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学术界,把中国逻辑学奠基者的荣誉归之于墨家。墨家逻辑可以说是集先秦逻辑思想的大成,是中国古代一家比较完备的逻辑。在墨家逻辑中,思维的基本形式被称为“名”,“辞”,“说”,相当于今天讲的概念,判断,推理。本文仅就墨家关于“说”的理论,作一概略的叙述。一、“说”的本质墨家在《小取》篇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逻辑命题:“以说出故”。墨家所谓的“说”是“说知”。《经上》云:“知:闻,说,亲。”《经说上》云:“知:传授之,闻也;方不 ,说也;身观焉,亲也。”墨家认为,人的知识的获得,分为闻知,说知,亲知三种。说  相似文献   

8.
春秋战国是一个尊贤重士蔚然成风的时代。适应着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社会变革,各家各派都很重视人才,都在讲揀选贤才的问题。比如孔子讲:“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论语·子路》)墨子也主张尚贤,他说:“夫尚贤者为政之本也。”(《尚贤上》)孟子也说:“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孟子·公孙丑上》)但由于他们的政治主张不同,各自所代表的阶级、阶层和集团的利益的差异,因而各家有各家的贤才标准。孔子举贤才,是在不违背亲亲的原则下,对奴隶制的用人制度多少作些改良,其目的是在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墨子尚贤不是改良而是革新。他主张‘农与工肆之人”也能参与政治,也能参与国家管理。他反映了小生产者迫切要求改善经济地位的愿望。孟子尚贤是为新兴地主阶级统治的巩固广罗人才。生在战国后期的屈原也主张举贤,他的举贤是服从他的美政理想的,是受他的美政理想支配和制约的。可以说美政理想决定着举贤的方向,举贤的方向又体现着美政理想。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作用。  相似文献   

9.
墨子是代表劳动者、小工业者利益的思想家。墨家学派主张依据特殊矛盾治天下,主张“天罚”,用具体行动兑现“非攻”,出于斗争需要而“尊天”、“事鬼”,“尚贤”、“尚同”吻合了民意。其衰落是因为后继无人,脱离群众,不切合君主们急功近利的心态等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详细分析了墨子“重贤”、“众贤”、“进贤”和“使能”等“尚贤”思想,并结合我国现阶段的人才强国战略,着重阐释墨子“尚贤”思想对今天选拔任用人才的借鉴意义,强调对其“尚贤”思想精华的创新和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论《墨辩》之辩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辩》博大精深,既有丰富的辩术,又有系统的辩略,仅仅从辩术方面来认识《墨辩》是片面的。《墨辩》有关“誉”、“诽”、“服”、“执”等内容构成了墨家的辩略体系,这个体系是科学的,是墨家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12.
《墨辩》逻辑是围绕“名”问题展开研究的,它是墨家论辩的基础.如果说《小取》是墨家逻辑总纲的话,那么《小取》的逻辑体系无不涉及“名实”关系,而《经上》、《经说上》、《经下》、《经说下》、《大取》则是对名实关系的全面论述.这种“名”不同于西方传统逻辑的“词项”(概念)理论.  相似文献   

13.
(一)“舜耕历山”的历史传说,始见于《墨子·尚贤中》①。其文云: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濒,渔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墨子认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以不’原作‘不以’,据一本校改)尚贤”(《墨子·尚贤上》)...  相似文献   

14.
《墨子·尚贤》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墨翟的一篇重要论文,也是他阐述自己政治主张的主要论著之一。长期以来,许多学者从政治思想史角度研究这篇论文,发表了很好的意见。本文则试图从人才学上进行一些探讨。人才学,是近几年兴起的一门学科。但是它的一些范畴,古人曾经进行过一些探讨和研究,《墨子·尚贤》就是其中最早的一篇专论。我们常用的“人才”一词,虽然早在汉代就已出现,如《淮南子·齐俗训》有“夫先知  相似文献   

15.
就尚贤理论而言,在先秦诸子中,儒家与墨家是最积极拥护任用贤才的两派,而儒家的尚贤理论,从孔、孟一直到荀子,才得以彻底完成。在荀子思想体系中,"人"的思想占据一定的地位。本论文试图以荀子尚贤使能为中心,来探讨其治人思想。  相似文献   

16.
已故史学家郭沫若先生的《奴隶制时代》一书,对先秦社会的研究多有精辟见解。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读了此书中“墨家节葬不非殉”一文,觉得有不妥之处;现将自己的看法提出来,请大家讨论指正。 墨家主张“节葬”而又“非殉”,这是我读了《墨子》和《奴隶制时代》后新的体会。郭沫若提出墨家“把物殉看得比较重,而把人殉却看得比较轻”;进而导出了他的“墨家  相似文献   

17.
“杀盗非杀人”的命题记载于《墨经》的《小取》篇。研究墨学的大多数学者认为,《小取》为墨家后学所作,并且不是出于一人之手。根据侯外庐等人的研究,《小取》“大体可断定为写成于荀子《正名篇》之后。”(《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第483页)如果这个断定是正确的,那么从荀子在《正名篇》中对“杀盗非杀人”命题的非难可以看出,此命题早已在《小取》成书以前就已存在并引起了人们的注目。由于荀子对“杀盗非杀人”命题的来由没有明确交代,我们不能绝对肯定荀子所批判的命题就是墨家的命题,但是,从《小取》对这个命题的阐述可以看出,这个命题就是墨家的命题。后期墨家就这个命题遭到的责难在《小取》中回答说:“盗,人也;多盗,非多人也;无盗,非无人也。奚以明之?恶多盗,非恶多  相似文献   

18.
《墨辩》的核心范畴是“辩”,近、现代学者就“辩”的范畴的研究有成就,也有不足;墨家之“辩”是指对同一对象观点相矛盾的双方所进行的争论,这种争论是有结论的,观点正确、论证与反驳恰当的一方为胜;墨家在对“辩”的定义和说明的过程中所提出的“辩”的基本原则是逻辑学的基本规律,“辩”是探求真理的科学方法,认识“辩”是理解墨家、儒家、道家对辩论所持不同态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自《墨子》。《墨子》一书,为墨翟、墨家弟子及其后学所作。它记载了墨家学派的思想和言行,是我们现在研究墨子及其学派的主要著作。墨子(约公元前480—420年),姓墨名翟(dí),鲁国人(一说宋国人),春秋战国之际的哲学家、政治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针对当时各国诸侯相互兼并残害人民的现实,倡导“兼爱”、“非攻”,主张爱无等差,反对进攻性的战争。这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但他不区分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一律加以反对,不分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主张“兼爱”,也是不对的。《墨子》文词质朴,不重文采,但说理逻辑性很强。  相似文献   

20.
墨子     
墨家在先秦时期与儒家并称“为显学”《。韩非子·显学》中曾经谈到“: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吕氏春秋》中也曾说当时“:孔、墨之后学显荣于天下者众矣,不可胜数。”从这些记载当中,我们可以想象出墨家学说流布天下的盛况。但到后来特别汉代以来,墨家悄悄地退出了思想与历史的领域,以至于绝迹。一荣一枯,对照如此明显,其原因何在呢?这个原因恐怕要先从墨家学说的自身找起。墨子,名翟,战国时鲁国人(或说宋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据学者孙诒让考证,墨子生卒年在公元前468至公元前376年左右。墨子可能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